[新闻] 泛滥不输绿鬣蜥 沙氏变色蜥入侵10余年仍

楼主: ganymede0204 (岚月银牙)   2020-12-23 23:27:10
1.媒体来源:
中央社
2.记者署名:
最新更新:2020/12/23 12:22 (中央社记者张祈花莲县23日电)
3.完整新闻标题:
泛滥不输绿鬣蜥 沙氏变色蜥入侵10余年仍难控制
4.完整新闻内文:
绿鬣蜥泛滥问题受重视,同样也是外来种的“沙氏变色蜥”,在嘉义、新竹及花莲等县市
都有踪迹,10多年来累积移除量超过百万只,仍无法完全控制泛滥数量,对生态持续造成
威胁。
监测沙氏变色蜥10年的花莲野鸟学会计画助理龚文斌表示,沙氏变色蜥体型约15至20公分
,与壁虎差不多大,特征是下巴有红色的喉囊,因跑得快、不易捕捉且不影响民众生活,
关注度并不高,甚至到社区调查时,住户并不知道家里院子里的蜥蜴就是沙氏变色蜥。
https://i.imgur.com/2okNWGq.jpg
▲外来种“沙氏变色蜥”入侵花莲七星潭风景区多年,威胁原生种蜥蜴数量,林务局花莲林
区管理处、花莲县政府联手监测、移除,虽仍有小部分扩散情形,但各个分布点都有掌握
。(龚文斌提供)中央社记者张祈传真 109年12月23日
沙氏变色蜥和最近受到关注的绿鬣蜥,都是外来物种在野外泛滥成长,龚文斌说,绿鬣蜥
可长到约1、2公尺,会吃农作物,造成经济上损失,体型较大、外型较吓人,民众比较有
感,会主动通报处理;相对“温驯”的沙氏变色蜥因不被注意,移除难度提高,著名的七
星潭风景区就是花莲出现密度最高的区域。
龚文斌强调,沙氏变色蜥数量增多,会和台湾原生种蜥蜴竞争栖地、食物,造成原生种数
量减少,生态危害程度不输绿鬣蜥,尤其入侵时间已久,不太可能完全移除,因此扩散范
围的控制尤其重要。
龚文斌说,遇到繁殖期间,每名除蜥志工平均1小时可抓到逾200只沙氏变色蜥,近年来改
为夜间出动,趁沙氏变色蜥休息时进行,移除数量也增加,10年来移除量约11万只,其中
超过一半是近3年捕捉的量。
龚文斌指出,移除数量不能当作控制成效的指标,还需搭配原生种蜥蜴数量有无回升来综
合评估成效,不过,在花莲七星潭进行10年的监测、移除工作,总算在这几年感觉到沙氏
变色蜥数量少一点点,消失多年的原生种攀木蜥蜴出现了。
林务局花莲林区管理处和花莲县政府联手进行花莲沙氏变色蜥监测、推广及移除,虽然仍
有小部分扩散情形,但各个分布点都有掌握,花莲林管处呼吁,民众若在家中发现可疑物
种,可透过通报相关单位,将由专业人员前往监测,若确认为外来种,就会进行移除。
(编辑:黄世雅)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12230086.aspx
6.备注:
外来种移除之后,原生种就跑出来了
所有外来种都应该一视同仁尽可能的移除,不应该两套标准。
作者: syldsk (Iluvia)   2020-12-23 23:28:00
毛茸茸又大眼睛:
作者: showdoggy (土司包)   2020-12-23 23:29:00
所以可不可以壮阳
作者: a240daniel (GAGA HSU)   2020-12-23 23:29:00
其实也没人在care什么原生种单纯就是大众觉得绿鬣蜥长得恐怖不讨喜想要牠死而已
作者: mono5566 (曼娜)   2020-12-23 23:31:00
疑 这长的好像大丁麻
作者: webster1112 (webster)   2020-12-23 23:32:00
都落地生根 生态平衡了 用人力螳螂挡车 不浪费资源?
作者: koreawargod (高丽战神金正恩)   2020-12-23 23:32:00
这一般人也分辨不出来吧
作者: purplebfly (紫翔)   2020-12-23 23:32:00
过个几十年就是本土种了啦,像跟老蒋过来的外省人一样
作者: yadogdog (叶豆豆)   2020-12-23 23:33:00
作者: tchialen (艾妈 挖爱哩)   2020-12-23 23:34:00
哪里两套标准?外省人跟闽客人?
作者: SigmundFreud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2020-12-23 23:34:00
对啊,跟现在自称本省人的支那闽南人一样
作者: patentshit (patentshit)   2020-12-23 23:34:00
没有造成农损的外来种,官方大多不会重视,权责机关就“农”委会
作者: rockocean (大膽刁民)   2020-12-23 23:38:00
台湾原生牛科灭绝到只剩长鬃山羊 水牛跟黄牛都是引进的
作者: Stupidog5566 (笨狗56)   2020-12-23 23:38:00
这外来种?
作者: iampig951753 (姆沙咪猪)   2020-12-23 23:39:00
看完了 结论:跟开放外劳一样
作者: rane (Frost)   2020-12-23 23:56:00
因为猫狗有可爱动物保护法呗。喜欢战族群跟泛政治化的人怎不先想想,在移除掉国共内战而迁台的外省人、自称本省人的闽南人、杀光真原住民矮黑人才取而代之的现代原住民后,台湾还会剩下什么?这几个族群本就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好人坏人之分比族群之分重要何止百倍
作者: kinmengon (小牛牛)   2020-12-24 00:02:00
原来这只叫沙氏哦!看了好几次在老家 不过蛇也爱吃它亲眼看过2次蛇追跟着进家里乱窜的
作者: patentshit (patentshit)   2020-12-24 00:30:00
楼上你看到的有可能还是原生种攀木蜥,这没特地翻下巴确认一般人大概分不出差别
作者: vwpassat   2020-12-24 00:36:00
政府、媒体都没宣导,蜥蜴身上又没刻字,谁知道哪只是本土种?哪只是外来种啊?
作者: patentshit (patentshit)   2020-12-24 00:49:00
新闻照片有全身照那只怎么看都是原生种攀木蜥,另一张秀下巴的感觉身上花纹不一样
作者: petrograd (彼得格勒)   2020-12-24 00:55:00
第一张照片感觉像攀木蜥
作者: kinmengon (小牛牛)   2020-12-24 00:56:00
会不会两种杂交后代已经一堆了啊
作者: patentshit (patentshit)   2020-12-24 01:29:00
不同属甚至不同科,很难产生有繁殖能力的下一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