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交通的问题不会没有解
首先要正确分类问题,竹科不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
他和硅谷的交通问题比较像
他有几项特性:
1. 工业区公司工厂占地大,分布散,人口密度低
和大城市中心商业区里,小小一块地盖100楼,人口密度状况并不相同
2. 几乎都不是公务员正常上下班型的公司,拥有轮班工厂,
上班公司员工时间高度不固定
因此先用消去法,不可能用公共交通来解
1. 密度这么低,分布这么散,线路永远铺不满
2. 密度这么低,分布这么散,班次永远不可能密集到你觉得够方便
3. 密度这么低,分布这么散,公共交通注定亏钱到爆
公共交通会变成一个更不理性的选择
我就算塞车在路上,总效用还是比搭公共交通大
就算塞车,交通时间还是比搭公交短,不用换来换去等来等去,幸福感更高
所以不搭公交是理性的正常选择
竹科的核心问题,其实就专是道路的供给和需求
而供给和需求是动态的
你铺更多更广的道路,有时会引起更多车辆上路,反而更糟
这个加州已经用亲身教训实证过了
而道路的供给和需求是有时间属性的
也就是说
A路段08:00-08:30的需求
A路段08:30-09:00的需求
....
...
..
每个细分时间段,都是一个不同的市场
唯一解就是动态计价制
某路段愈拥堵的时间段,过路费价格会愈高
只有价格才是调节市场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同样的交通体验,对每个人的价值是不同的
有的人觉得钱远比交通体验重要
有的人觉得他钱很多,交通体验比较重要
在价值观不同的市场里就需要竞价的市场
当拥堵时段/路段的过路费上涨的时候
就会逼迫很抠的人,去共乘、或是提早/晚点出门用路
这时这些很抠的人,让出了道路使用权,反而变成了"供给者"
钱很多的人在此付费,等于是补贴供给者
他付更多的钱,买更好的交通体验
在价值观不同的市场里,竞价是唯一的解
而不是现在想付多一点钱的人,连想付钱的管道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