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abox (盒盒)》之铭言:
: 因为我小时候住乡下 没看过蛋塔工场
: 听说那时候市区开一堆蛋塔工场的店
: 这是真的吗
: 有八卦吗
: 2000年以前是不是也有一波蛋塔店
: 那时候又是怎样阿
没八卦,08年做商标时,电访过蒋老板
蛋塔工场跟90年代的蛋塔热,是不同一波热潮
当年聊天,感觉蒋老板就是充满创业的熊熊热火
一般商家是你打去问,还要补打好几通电话
但老板是主动叫家人回拨电话给我,询问商标相关的事
后来也跟老板聊到天
他的蛋塔起源,是家人遇到学校园游会,不知卖啥
于是他照着食谱、一般人买得到的材料,自制蛋塔去卖
没想到大受欢迎,几百个全卖光;
接着,他就试着在士林菜市场小店面卖蛋塔
没想到婆婆妈妈都很爱
记得他全家人,当时每日的白天几乎都很忙
于是,勾起老板的创业热火 : 想展店、做连锁
(补充) 记得他上一份工作是驾训班教练
就是典型原本想创业,终于抓到一个卖蛋塔的机会
全盛时期大概是2010-2013
在市区上乱晃都能看到他门市的典型大看板
之后还试吃过他开发的冰淇淋口味
(其实是冻蛋塔,但口感像冰淇淋)
蛋塔工场展店太多(哪那么多人每天都想吃蛋塔)
而每间门市的租金等成本负担高
蛋塔绑整盒卖也赚不够本,还发明了蛋塔卷
加上后期劳工欠薪
又是一波蛋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