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ujos (lks)
2020-11-22 17:42:21实际上所谓东西(食衣住行)...的好/坏
是被教育出来的
红酒的酸、威士忌的霉味....
你随便拿给没喝过的
通通只有一句话,难喝
这里的品味是在接触后
被“教育”的结果
优势方后天灌进你脑子里的东西
再辅以稀有性、价金做区隔
塑造出一种我们跟你不一样的区隔
简而言之
门槛只有一个,$
权势人家看中才不是这东西好不好
而是话语权
而一般人要的却是
跟谁谁谁一样,有“品味”
其实...就是个傻X
※ 引述《pikoto (Lines on my hand)》之铭言:
: 首先讲 酸甜苦辣(痛)咸鲜涩(触)
: 这几味对大众来说就很难分
: 平常我们被接收到的是五味:酸甜苦辣咸
: 后来加入了日式的鲜 与 印式的涩
: 鲜跟涩 对台湾来说比较难以分辨
: 鲜:鱼、海产、鱼露、发酵、菇、姜蒜 等
: 涩:青芒果、单宁酸、皮革、茶碱 等
: 几乎所有的食物都离不开这些口腔的味觉
: 好的,那一杯咖啡值五百是值3小
: 答案是:“香味”与“味觉”平衡
: 花香果香洨香(石楠)木质樟脑木醋柑橘胡椒辣椒果皮焦糖太妃烟燻泥煤消毒水硫磺葫芦巴
: 细分还会有梨果 莓果 榴莲 葡萄 甚至奇异果 桧木 松木 玫瑰 橙花 铃兰 绍兴 旨等等不
: 胜枚举。
: 为何有人觉得普通?啊,像柯师傅那种吃东西的样子,他觉得可以吞下去就好了。再好的食
: 物气味都没用。吃饱就好了
: 下次花钱吃喝东西可以把食物放在嘴巴里久一点,你就会觉得你花500很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