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台湾醒报
2.记者署名:台湾醒报记者臧品安
3.完整新闻标题:
公民素养调查公布 国人国家认同感高
4.完整新闻内文:
【台湾醒报记者臧品安台北报导】“‘具有国家认同感’的表现水准,为8大项公民素养指
标中最高!”黄昆辉教授教育基金会15日发表成熟民主社会的公民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受
访民众认为国人在“具有国家认同感”一项的表现最好,但在“关心社会公共议题”一项中
“分辨讯息真伪,不散播假消息”最需加强。
媒体识读需加强
本次民调的8大公民素养指标为:“关心社会公共议题”、“表现人文关怀”、“落实民主
法治精神”、“具有国家认同感”、“珍惜生态环境”、“展现生活美感”、“表现团体合
作精神”及“具备科学素养”,每项素养又分为4个细项,来调查民众认为的“重要程度”
,以及调查民众认为目前国人的实际“表现水准”,并计算两者间的落差,以显示哪些公民
素养需特别加强。
基金会董事长黄昆辉点出,“关心社会公共议题”中的“分辨讯息真伪、不散播假消息”,
受访民众认为此公民素养很重要,百分数达96.27,但认为国人该项表现最差,百分数仅52.
38,两者差距高达43.89,反应民众对假讯息充斥的厌恶,也是学校与社会教育中需大力提
升者。
国家认同感高
“‘具有国家认同感’的表现水准,为8大项公民素养指标中最高。”民调小组召集人郭生
玉指出,其细项指标“以身为台湾国民为荣”,受访者认为重要,且国人表现最好,两者落
差最小,差距为13.85,这题受访者又以18至24岁大学生居多;但在另一细项“善尽国民责
任,维护台湾安全与利益”,受访者认为很重要,但国人表现评分却落后,差距达20.84,
值得关注。
台湾师大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教授李琪明指出,虽然8大项公民素养指标的重要程度都有8
2分以上,但国人认为表现最好的“具有国家认同感”的百分数为72.68,其余分数都为60几
分,显示关于实践层面仍有待努力。
李琪明建议,公民素养在教育方面须兼顾认知、情意与行动三个层面,认知层面,要具有深
度与广度的知识与多元视野、高层次的思考批判;情意层面,与人理性沟通、换位思考与同
情理解他人处境;行动层面,秉持正义与关怀的原则、主动积极且有勇气地参与社会活动等
。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01115-ETrS
6.备注: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