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一路跳到死 曾风靡全美的“跳舞马拉松”

楼主: amoebaba719 (阿米巴巴)   2020-11-05 19:09:42
1.媒体来源:
地球图辑队
2.记者署名:
徽徽
3.完整新闻标题:
一路跳到死 曾经风靡全美的“跳舞马拉松”
4.完整新闻内文:
在人们生活越痛苦的时候,越会追求残忍的娱乐。其中,发源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的“
跳舞马拉松”就是......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011/08/bb/5fa2796f208bb.jpg
△1930年,在美国芝加哥市举办的一场跳舞马拉松活动上,舞者拉瓦尼克(Ann Lawanick)
费力地支撑她精疲力尽的舞伴里托夫(Jack Ritof)。 Newscom/达志影像
连跳3,780个小时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莱恩斯伯勒市(Lanesboro),糖果店老板德维利耶(Callum
DeVillier)的墓志铭上写着“跳舞马拉松世界冠军,连跳 3,780个小时”,唤起了人们对
“跳舞马拉松”(Dance Marathons)的记忆,也让人好奇为什么德维利耶要花这么多时间
跳舞。
破纪录、拿奖金、活下来
原因其实很简单,德维利耶除了想破纪录,更想要抱回钜额奖金,就像每场跳舞马拉松承
诺参赛者的那样,有的参赛者更是借此维生,因为在参赛期间有得吃、有得住,不失为一
种生存策略,尤其在经济大萧条时代(1929-1933),要填饱肚子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https://youtu.be/iw1afR4mLvw
△在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许多在跳舞马拉松舞池中倒下的选手。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前仆
后继地参加跳舞马拉松。
疯狂追逐破纪录
回到跳舞马拉松开始风行的 1920年代,纽约大学戏剧学者、著有《真实的剧院和舞蹈马
拉松:表演1920和1930年代的美国文化》(Theatre of the Real and Dance Marathons:
Performing American Culture of the 1920s and 1930s)一书的马丁(Carol Martin)表
示,随着奥运的成熟,人们开始疯狂追逐破纪录,像是跳舞马拉松这种考验身心耐力的比
赛广受欢迎,而且也很有看头,人们普遍把这种比赛当作一种娱乐消遣。
27小时的华尔滋
1923年,纽约舞蹈老师卡明斯(Alma Cummings)让全国看到跳舞马拉松的魅力,也让商人
看到有利可图的商机。当时,卡明斯和男伴在曼哈顿上城的舞厅连跳 27小时的华尔滋,
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出现跃跃欲试想要打败他们的舞者。
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卡明斯的纪录至少被超越了九次,从巴尔的摩(Baltimore)、克里夫
兰(Cleveland)再到休士顿(Houston)都有人挑战卡明斯的纪录,正式拉开跳舞马拉松的时
代序幕。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011/2b/7d/5fa27ab572b7d.jpg
△1928年,位于美国加州的卡尔弗城(Culver City)举办了一场露天的跳舞马拉松。
美联社/达志影像
商机无限 奖金好诱人
看到这么多人关注卡明斯,脑筋动得快的商人开始将跳舞马拉松制度化,他们祭出高额奖
金吸引参赛者,在比赛期间还包吃包住,让当时受到经济大萧条影响、生活无以为继的人
们前仆后继地参加。毕竟,如果幸运成为舞池中最后一对站着的舞者,抱回的奖金相当于
一名农夫一年的薪水。
痛苦生活的甜美消遣 观众找到优越感
对于观众来说,他们进入舞厅欣赏跳舞马拉松的门票并不贵,且选手们华丽的舞姿搭配美
妙的音乐可以说是面临痛苦生活的甜美消遣。
专门研究跳舞马拉松的纽约大学学者马丁提到,就算选手们的舞姿不迷人(毕竟许多参赛
者都是业余舞者),能够待在现场看选手挑战身心极限也能给观众一种优越感,心想自己
至少不需要参加这样的比赛来赚钱。马丁说:“对某些观众而言,看到比自己状况更糟的
人能让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感觉好过一点。”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011/ec/33/5fa27979dec33.jpg
△1949年11月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一名护士正在喂食参加跳舞马拉松的女舞者。
美联社/达志影像
铁律:身体有在动、膝盖不要碰到地板
参加跳舞马拉松虽然累人,但至少选手们不用烦恼饥饿和无家可归,对某些人来说这比累
人更可怕。选手们只要遵守一项铁律──身体有在动,膝盖不要碰到地板就可以。
选手轮流休息 连跳好几个月没问题
在比赛期间,主办单位会替场上的选手安排放风时间,让舞伴们轮流吃饭、补眠,只要确
保有一人在场上跳舞就好。遇到睡神来袭,可以看到选手抱着正在打瞌睡的舞伴,想办法
一边维持小幅摆动,一边不要让舞伴的膝盖碰到地板。这样的比赛规则,可以让比赛持续
好几个小时、好几天、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都没有问题。
跳到最后体力耗尽、精神错乱
与此同时,观众可以亲眼目睹选手们体力丧失、精神崩溃,拖着快要见底的舞鞋死撑著在
舞池内不离开。《纽约世界》报纸是这么形容跳舞马拉松的:“谁知道跳舞马拉松最终会
对这些舞伴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很有可能精神衰弱、精力耗尽、双脚严重受伤,精神
错乱也不无可能。”
跳到生命最后一刻
举例来说,年仅 27岁的舞者莫尔豪斯(Homer Morehouse)在波士顿连跳了 87个小时,最
后精疲力尽在舞池当场死亡。此外,有的选手因为连跳好几天后仍无法抱回大奖企图自杀
,西雅图就有一名女子连跳 19天后只获得第 5名,因而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http://www.gettyimages.hk/detail/514876800
△1931年1月19日,米乔洛夫斯基(Frank Micholowsky)和他的姊妹兼舞伴玛莉(Marie
Micholowsky)已经在芝加哥的一座舞池内跳了好几个星期,米乔洛夫斯基使劲撑著玛莉,
好让她的膝盖不要碰到地板。
从12月跳到隔年6月
有鉴于此,越来越多城市开始禁止人们举办跳舞马拉松这样危险的活动,自称是跳舞马拉
松世界冠军的德维利耶,恰巧赶在跳舞马拉松式微前抱回大奖。
1932年,当时没工作的德维利耶找上房东的女儿库钦斯基(Vonnie Kuchinski),两人前往
波士顿郊区萨默维尔(Somerville)参赛,他们在当地一间剧院改装的舞池从 12月一路跳
到隔年 6月,且在比赛结束前两周,他们的休息时间从每个小时 15分钟被缩减成每个小
时 3分钟。
看谁撑不下去
当时,来自美国各地的民众蜂拥而至萨默维尔,为的就是亲眼看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会由
谁夺冠。在比赛的最后 52个小时内,选手们不间断地跳舞,但舞池中可以看到一对对撑
不下去的舞者退场。总算在 1933年6月3日,舞池上只剩下德维利耶和库钦斯基,他们也
如愿抱回了 1,000美元的大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这场比赛过后,德维利耶再也没参加过任何跳舞马拉松,跳舞马拉松也因为过于危险而
式微,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有娱乐消遣转往替战争作准备,跳舞马拉松也逐
渐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专门研究跳舞马拉松的纽约大学学者马丁说:“随着另一场世界大赛近在眼前...工业开
始复兴,人们也回到工作岗位上工作,谁还有时间呆坐好几个小时就为了看人们在舞池转
圈圈?”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011/6c/b9/5fa27aad66cb9.jpg
△时至今日,跳舞马拉松变成了一种慈善募款活动,而不是一种残酷的比赛。图为 2006年
,一场为了伊莉莎白格拉瑟小儿爱滋基金会(Elizabeth Glaser Pediatric AIDS
Foundation)在加州洛杉矶举办的慈善跳舞马拉松。 Newscom/达志影像
现在为慈善募款而跳
一直到 1969年,由美国演员珍芳达(Jane Fonda)主演的电影《射马记》(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 )上映,世人才又想起当年跳舞马拉松的盛况,因为这部电影说的
就是跳舞马拉松选手的故事。
1973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学生举办了“纯真版”的跳舞马拉松,他们为比赛设下 30
个小时的上限,并且募得了 2,000美元给身心障碍的孩童。
到了 1990年代,跳舞马拉松成了慈善募款活动的主力,时至今日,有的中学和大学仍会
举办 12-24个小时的跳舞马拉松,替慈善单位募款。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dq.yam.com/post.php?id=13185
6.备注:
太猛了八 美国居然还有这段跳到死的历史OAO
影片里每个人都像丧尸...............
作者: takechance (dfs)   2020-11-05 19:10:00
想看做爱马拉松
作者: KadourZiani (地球上最会灌篮的人之一)   2020-11-05 19:11:00
大不了不笑不走路
作者: a27588679 (飞云)   2020-11-05 19:11:00
仲夏魇
作者: ArSaBuLu (阿萨不鲁)   2020-11-05 19:12:00
超毒的农药不是?
作者: numax (numax)   2020-11-05 19:12:00
根本是安徒生童话里的《红舞鞋》真实版 = =
作者: pureman (pureman)   2020-11-05 19:17:00
原来有这种活动
作者: lkrichard (天空)   2020-11-05 19:20:00
有钱人看着穷人残忍的游戏 悲哀穷人
作者: jjjjjjs (6js)   2020-11-05 19:23:00
现在也是啊 用基本月薪让你勉强活着
作者: dixieland999 (迪西兰)   2020-11-05 19:26:00
这篇不算新闻吧...比较像专栏,是从许多外文网站翻译来的...这种冷知识是不错但分类还是要顾吧
作者: yeangigi (吉吉)   2020-11-05 19:40:00
狗官:死的都是自己本来就有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