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近年来的行政区、立委选区政策
说难听点,完全失败
再说难听点就是除了县市合并升格,挂直辖市门牌以外全部没做
都合并多久了,结果台中、台南、高雄、新北完全没有行政区整并或分割动作
例如所谓大台南市就真的只是台南市And台南县,根本没有整合成一个大台南
不说县市级,很多乡镇市区等级甚至是村里行政区根本是停留在30-40年前
这三十年人口聚落、交通难道会完全没变吗?
结果地方不敢真的请人研究重划
为什么?因为怕引起地方反弹
整并了乡镇市区长名额会变少
然后很多重视传统的人也会不满家乡被整并掉
这时可能就会跟合并升格时吵说不当二等公民一样,有想选议员立委的就炒作说
“咱XX乡有一百年历史,现在就要被粗暴整并成AA区,市长哩出来!是不是把咱XX人当二等
公民,看咱没有?”
然后就会有一波民粹起来了,这跟在地住了几十年,剩没几年好活的老人都会反对拆迁一样
因为人家已经在这一辈子了,青春到老都在这边,他只想在熟悉的地方过完人生的黄昏时分
同样,假设今天要把雾峰并入大里,在雾峰渡过了这么久时间的耆老、地方势力绝对会骂个
没完
这件事地方重划的难处
但地方政府却不勇于背负,怕得罪选民票仓喷掉,所以只要有人靠北,行政区重划永远一延
再延,市长只会天天期待反对言论随时间消失
不敢展现魄力去做(实际上行政区重划不需要民意同意)
议员、立委选区和县市界调整更不用说
最夸张还是新北,完全是没主题的直辖市
2/3不是走台北就是基隆,但从来没有跟台北基隆整合或重划的计画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