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问题在于现在新闻报导都加入很明显的立场字眼,新闻报导理论上应该
是要中性的,让阅读者自行判断。
以前的新闻报导就算要带风向也至少会让报导表面看起来像是中立的,不会
有很明显的评价字眼。
随便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政治人物A酒驾,记者访问同党政治人物B对于A政治
人物酒驾的看法,B因为本身与A不熟,加上也还不清楚事情的缘由,所以跟记者说:
这个我要再了解,现在不方便评价。
一、 理论上中性的新闻报导标题应该是这样:
A酒驾事件,B:未了解前不便评价
二、但立场偏颇的报导可能会长这样:
1.A醉驾狂飙!他冷回:不清楚
2.A醉驾狂飙!他酸回:不清楚
3.A醉驾狂飙!他冷切割:不了解
4.A酒驾猛飙!B回应了!
5.A酒后飙车!他这么说
6.A酒后飙驾!他三个字回应
诸如此类的,大家比较常看到对于被访问者的回应加上的形容词应该是
霸气回应、酸回、呛、辣回、暖回、冷回、讽、嘲之类的,还有御用的惊叹号
以及把人名换成他/她,或者去算回应的字数写在标题,把上面的凑一凑应该就
可以组成常见的标题,或者还可以加上网呼、网喊、网回、网泪推~
※ 引述《Jin63916 (抠帮瓦)》之铭言:
: 学英文时看到外媒新闻
: 很明显都有固定格式和写作方法
: 看个几篇就知道重点在哪,流畅看完没压力
: 反观台湾新闻,不提标题的惊!吓!
: 还有万年不变的 他说了这句话、XXX澄清了
: 内文也常常杂乱无章
: 抄新闻时很爱在最后一段加网友留言
: 艺人新闻很爱放歌词
: 例如“蔡依林:都呸 都Play 都呸 都Play 都呸 都Play”
: 这难得是台湾价值吗
: 为什么从来没想过要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