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ucorn (MU)》之铭言:
: 现在说中国共产多么的不好
: 无知小粉红也只会无知的护航
: 不如说说如果中国是民主国家会有多富强
: 如果是民主国家+广大领土+丰富资源+强大内需
: 这样的中国会怎样?
: 有没有八卦?
大国跟小国的情况很不同﹐比如14亿人口的印度
也号称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
现在印度的GDP相当于2007年左右的中国
但财富及各项指标比如道路﹐铁路﹐发电量﹐粮食产量﹐钢铁﹐煤炭等等
都还在2002年左右的中国。单看数据你会觉得印度的GDP都是假的。
因为能反映工业能力的数字﹐都滞后好几年。
同样的另外一条路径是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是积极拥抱欧洲的。
制度也是跟着欧美走。
但下场很惨。车臣战争打了几次﹐前面还铩羽而归﹐国家完整不保。
经济更是惨不忍睹﹐不但轻工业没有﹐重工业基础也完全毁于一旦。
现在俄罗斯就是个大型加油站+军工复合体﹐甚至因为重工业的缺失
军事工业都难以维系。
第三个大国﹐可以再看看巴西。巴西一度有能力制造自己的飞机。
现在会有人觉得巴西是大国么﹖在国际上有所作为么﹖
治安很差﹐管理混乱﹐社会非常不稳定﹐经济就别提了。
还有第四个﹐菲律宾。菲律宾作为民主国家很多年了。
但看看现在的菲律宾还剩下什么﹖菲佣么﹖
无论是人口﹐英语﹐各方面菲律宾都比台湾韩国强很多﹐
但为什么韩国台湾能发展起来﹐菲律宾还是贫穷落后﹖
所以现代化并不是因为你有民主制度就是万能的。
何清涟曾经写了一本书叫《现代化的陷阱》其实很值得阅读
这位是我旦经济系校友﹐当年其实很受追捧
与王小波一起﹐都属于20年前后大学生的精神偶像
这本书写成于1998年﹐主要是讲的“权力的市场化”
在“机会的平等”和“规则的平等”尚未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
“权力”往往被滥用于谋求经济利益。所以她认为
应该考虑政治体制改革的非均衡型改革﹐也就是推进民主化。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非常有借鉴意义。我也认为大陆应该在合适的
时机启动政治改革。很多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是半途夭折。
繁荣与现代化很可贵﹐通过制度把成就加以维持稳定下来更可贵。
只不过改革需要走一条适合自己传统和未来的道路
但这本书并不是没有问题。因为上述四个国家﹐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何清涟这本书并不能解释﹐为什么韩国台湾成功了但上述四国并没有
甚至如果放在百年的历史里看﹐人口过亿的大国﹐除了日本无一成功。
印度靠松散的地方自治来维持统一﹐俄罗斯靠石油﹐巴西靠农业和
远离世界政治经济舞台来实现。那中国呢。推倒既有制度很容易。
但重建则非常困难﹐俄罗斯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回到这本书上﹐这本书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解释大国如何崛起这个答案
后进的国家﹐为什么百年来﹐很少有成功跻身发达世界的。
现在的中国﹐过去的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等。
都是依赖于美国提供的世界秩序﹐产业链﹐欧美提供的市场来崛起的
包括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现在的越南等等都参与了产业链分工。
但问题在哪里呢。这些国家在独裁与专制的时代﹐经济都突飞猛进。
然后又因为发展中的矛盾﹐政治垮台﹐转向民主政治﹐开放市场与金融管制
代工产业因为地租和物价飞涨﹐竞争不过更落后的地区﹐然后产业转移
金融市场的不设防﹐导致本国财富很容易被洗劫一空﹐比如泰国。
金融资本十年一轮回﹐所到之处﹐无一幸免。
看看泰国﹐现在就剩下撒瓦迪卡卡彭卡﹐这种服务业能赚多少钱﹖
所以问题要回到这里。第一韩国和台湾是如何跨过现代化的陷阱。
第二大国应该跟日本学习哪些经验和教训。
还有第三个问题﹐对于中国这种体量的国家﹐如何才能崛起。
我并不觉得对抗是崛起的办法。融入才是。因为中国本身是既有制度的受益者。
开放与融入才会吸纳资金和技术﹐以及最优秀的人才。
但我也不觉得过分开放就是对的。因为过分开放的那些国家都死了。
反而是日韩台在某些历史时期并不开放。这个问题有心人可以想想。
然后再回到中国问题上。假如中国很早就民主化﹐能发展起来么﹖未必。
美国人的人均能耗是中国的2倍﹐而且还是经由转移过的能耗。
世界有那么多资源能容纳中美欧么﹖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刚刚接近世界平均数
作为产业链上的一环﹐美国日本欧洲会放任中国产业走到上游么﹖
印度为什么会被追捧﹐因为印度对欧美世界来说﹐属于无害。
印度有野心但没有组织能力﹐俄罗斯为什么会被打击﹐因为俄罗斯
融入欧洲﹐美国就得退出欧洲。日本为什么能被幅值﹐因为有美军驻军。
那假如把这些因素都加在中国身上﹐美国这样的世界霸主会怎么选﹖
当然是维持一个松散﹐统一(或部分分裂)﹐孱弱的民主国啊。
谁会希望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更不会扶植一个对手﹐哪怕是盟友也不成。
看看IC产业40年来的变迁。等ARM收入囊中﹐IC产业就完全在
美国的控制之下﹐美国在IC产业的统治力比40年前还要强大
当年辉煌的日本欧洲企业哪里去了。
至于中国产业链停留在代工就好了。能发展一个富士康式的工厂就好了。
然后工业么﹐做做纺织就好了﹐其他都不用发展。
各种工业设备都是进口的﹐基建设备是进口的﹐列车是进口的﹐汽车也是进口的
至于GDP和收入﹐看看现在的印度就好了。沿海会比现在的产业链更低端。
内陆会比现在更差﹐因为内陆的铁路高速公路都是国家财政出钱。
你也不会在贵州﹐四川﹐三峡﹐甘肃看到长达数万公里的高铁和高速公路
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做不同的事情。问题一步步解决。政治精英跟普通人的思维很不一样
普通人一张选票一块钱﹐在很多国家都不是新鲜事情。因为民主政治需要比较高的
国民素质﹐也需要有财富积累。不然能被轻易收买的选票﹐背后还是资本的力量
资本吃人甚至比国家机器更没有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