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苹果
2.记者署名: 许维宁/台北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教授级乡民】取法1450颠覆古文 祁立峰教课曝圣贤阿宅鲁蛇貌爆红
4.完整新闻内文:
2017年新课纲大删文言文比例,学界论战存废,学生不满直指文言文耽误青春,毕业后古
圣先贤遗训留不住,徒留“好睡”的印象。身兼网红、资深乡民的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副
教授祁立峰却以颠覆古文闯出名号,将脸书、PTT上的次文化拿到国文课堂开讲,“次文
化是年轻人的符码,就像长辈爱唱夜袭,大家唱了就high啊!”
如何用乡民语言抓学生眼球,祁立峰亲自向《苹果新闻网》示范教学说:宋玉《登徒子好
色赋》里拗口的一句:“体貌娴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
无有也”,祁式翻译简单易懂,“人帅是天生的、祖师爷赏饭吃,有才是从小功课好棒棒
、考试都考100分,至于好色则泄泄指教。”
●坦承有“偶包”怕学生不甩 用乡民语言讲课更有趣
今年39岁的祁立峰,2009年前后执教鞭,在政大兼课后来转到科大任教,那时智慧型手机
崛起,台上教师如临大敌。他回忆,课堂上会听的学生只有4、5人,另外1/2在玩手机、
梦周公。那一年,他什么学生都见过,在课堂上打牌、吃零食、抽菸,“越教越慌,其他
人都在吵,学生在看你管不了他们,有一种被看笑话的感觉。”
祁立峰感慨,不想读大学的学生,生命都在课堂上虚耗。课堂上师生彼此折磨,于是开始
思考,“如果国文课是古人的全部,为什么学生会对别人的人生没兴趣?”。他自承有“
偶包”,“我在讲话,但有50%的人不看我,我会玻璃心、觉得难过。所以让讲课内容更
有趣,把学生拉进来。”
他回忆起读建中那年头,BBS是主要社交论坛,每天约两万人在线,后来改名PTT成为各种
次文化用语发源地,嘴砲、酸民、鲁蛇的源头。祁立峰悠游其中被启发,要让学生吸收,
必先让学生有感,有感的事物往往来自于生活经验,于是开启他颠覆古文的乡民教学风格
。
●古圣先贤不再有距离 现代陶渊明发IG、司马相如类1450
祁立峰钻研六朝专家诗,逐字翻译真的很无聊,所以课堂上替陶渊明诗翻案,过去中学课
堂多称陶渊明不慕荣利,但根据轶文和宋代史料,都指出陶渊明有个农耕团队、且团员还
比别人多,“他还是个前代的贵族,就像前总统跑去longstay还是有随扈跟着。”
“陶诗其实有几分表演性”,祁立峰颠覆学生既有想像,形容陶诗是挑选后的图像,如果
陶渊明活在当代,会是一个发IG、写写文青文再拍照:“哇你看我田这么大块。”
又如他带学生读《世说新语》,谈西晋文人陆机与北方士族的矛盾,双方常常“引战”辩
论,乡民俗称“战南北”。
武子拿出北方的羊酪,问陆机南方有什么美食可与之匹敌,“在现代就像天龙人拿胡X张
鲁肉饭逼问台南人,南部有比这好吃的美食吗?” 陆机不以为然,称羊酪就像没加盐的
野菜羹,其实跟现代乡民一样爱乡爱土,两人因地域之分有了好恶之别,但跟现代人一样
都是人之常情。
学生读不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看不懂背后的文化脉络,祁立峰用乡民语言阐述“司
马相如任‘言语侍从’之臣为皇帝擦脂抹粉,其实就是古代的大外宣,硬要说,司马相如
倒像现在的1450(网军)。”
课堂上嘻笑怒骂,祁立峰从古书讲到乡民战南北粽,再到借用1450语汇讲课,他说,因为
喜欢文学读书时处在兴趣中,但课堂中多的是没兴趣的学生,还得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学生
喜欢,浅碟化也许是必要之恶,先求不伤身体再讲求效果。
●念建中玩BBS猛约女网友 被打枪收场成鲁蛇
然而“教授级乡民”不是一天造成的,祁立峰父亲出身情治单位,从小在打骂教育中长大
,中学时读私立国中成绩不错,考上建中成绩却吊车尾,“讲到这实在很丢脸齁。”第一
学府里不少天之骄子,有人社团、恋爱、读书全包办,但他认真读书成绩却很差,“这世
界上很多天才,但我不是。”
读书读不过人,祁立峰改玩BBS(PTT的前身),当年建中BBS专板取自土色制服意象取名
“大漠驼窟”,北一女专板则是绿洲“呼和浩特”,骆驼往绿洲跑,跑到北一女板注册找
女生聊天、努力约女网友见面。只要身边朋友顺利约到北一女同学,一群男生还会到场助
阵。
至于玩BBS交到几个女朋友?“都是被打枪收场,真的过得很鲁(loser)。”让他自嘲,
人生前半段是泡在温拿圈(winner、人生胜利组)中的鲁蛇。
那年刚吹起文青风,除了谈恋爱还要读世界名著。祁立峰说,建中班上人气王读《动物农
庄》,恍然大悟,“原来文青都要看这种书啊!”他依样画葫芦跟着看卡谬、村上春树,
后来看出点心得改写文章,造就当年每科都烂,唯独作文写得好。
他回忆,高中时坐台下是等老师拿他的作文朗诵,“原来我的创作比天才同学好一些。”
在国文课上找到成就感,从靠BBS找女朋友改逛文学奖板。90年代中“科技新贵”正夯,
名校男生抢读电机系当工程师、赚百万年薪,但他的第一志愿是读中文系、当作家。
●大学到博士吸乡民语言逻辑 追youtuber和国中生队友打手游
但祁立峰话锋一转,父亲对儿子的想法是读法、商学院,“我爸说作家是会饿死的职业。
”但他假用缓兵之计,说是以拖待变其实是不变应万变,佯称先上政大中文再转系,未料
就直接读到毕业、将了爸爸一军。
后来,倒是爸爸自己中年转换跑道,跑去读了法律学士,他说“在我身上没完成的梦想他
自己跑去完成。”某方面也是默许了儿子的梦想。
一路从政大学士读到博士,祁立峰从文艺青年转变成研究文学的学者,从政大、科大到目
前的中兴大学任教,他形容,研究就像写作的后台,了解作者在思考什么,也从文青变成
研究文青的人,兴趣不变只是转换了形式。
不变的是,祁立峰继续玩PTT、脸书,吸取乡民的语言和逻辑,PTT帐号累积登录次数6000
多,20年来几乎天天上线,也追youtuber看“反骨男孩”、“反正我很闲”,但一天还是
要花4、5个小时处理论文和书稿,上脸书看youtube就当生活调剂,晚上偶尔打打手游。
他说:队友都是些国中生,偶尔还要被小朋友call去围城、打团战。
●阿伯内心住了稚龄人格 用脸书、PTT次文化拉近年轻人距离
他形容,自己内心住了一个比较“稚龄”的人格、是老婆眼中的老儿子,“我自己比较幼
稚啦,很多人说我一个阿伯还要追这种东西。”
但脸书、PTT上的次文化拿到课堂上学生往往最有感,祁立峰形容,“次文化是年轻人的
符码,就像长辈爱唱夜袭,大家唱了就high啊。”
他直言,教书这档事,混是一小时、好好教也是一小时,“50%的学生都不看我,我还是
有点玻璃心,如果我可以拉他们进来,那也是一件好事。”稚龄的人格能跟做良心事业,
多好。
祁立峰说,以前的老师多会告诉学生读古书可以得到先民的智慧,“我觉得不用这样啦!
”,他选择克服古今的语言限制、呈现圣贤的世俗面,于是圣人某个层面可能也是阿宅、
鲁蛇,古圣先贤没有这么伟大,但也不平凡,“跟我们做差不多的事,也很激励人心。”
祁立峰说,古典要跟现代符合、找到可对应的地方,学生自然就会进入知识中,研究六朝
文学数年,那个时代有很深的“亡国感”,进而有股厌世而出世的精神,情况其实有点像
现在的台湾,大家不介意被知道“我就烂”,于是国文课不会只有经世济民、为往圣继绝
学的教条,也有活灵活现的人性,“至少让学生知到,在这个历史中我不孤单。”
祁立峰小档案:
年龄:39
现职: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
经历:行政院国科会人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政治大学中文系兼任讲师
家庭:已婚
资料来源:祁立峰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902/T4EVYYUFL5B43LSXMNL3M2ELCE/
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