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rant790110 (历史的过客)》之铭
: 有人说 民歌是外省人在唱的
: 我个人认为这是很严重的偏误
: 因为民歌的范围实在是很大
: 难道有人会认为罗大祐的《童年》是外省歌??
虽然是很久以前的文,但是看到这一段觉得好感动......
很多人在评价一件事物的时候,根本就不曾认识事物的本身
只是凭借著一些印象而已
有人说校园民歌没有“校园”也没有“民歌”
但校园民歌真正的起源确实是带有传唱的性质
甚至也有作者不明、集体创作的情形
比如说:《萍聚》、《偶然》......等
这些是真正在学生活动之中传唱的歌曲
根据早期校园民歌《盼》的作者周兴立的回忆
会写歌是因为大家唱到没歌唱,写好玩的,本来从没有想过会录成唱片
虽然不知道代表性如何,但是也不能否认有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就是存在过
只要翻过爸妈社团的“小歌本”,就知道校园真的有民歌
校园真的有民歌
只是后来渐渐被政治化、商业化
而书写历史的人正好是政治化、商业化之获益者
所以他们也忘记把真正的历史写进他们的历史里
比如,现在都说“民歌45”
是因为定1975年杨弦发表《中国现代民歌集》为民歌元年
但去年,周兴立在台中就办过一场:
“风华五十:校园民歌传奇”免费演唱会
这代表确实有人认为校园民歌应该要远早于杨弦
回到罗大佑的《童年》
当然罗大佑是客家人,《童年》似乎不应该是外省歌
但可能代表的是本省医师世家那种阶层的童年......
某些小孩可能就没看过什么“诸葛四郎”漫画
他可能只能《赤足走在田埂上》
——这是另一个客家人叶佳修所创作的歌曲
但叶佳修家里也是公务员,没有在务农的,他只是喜欢外婆家的田园而已
校园民歌确实是有局限......
我认为正是因为那是在校园里发生、目标是校园
所以每个人不会去强调他们的差异性,而是共同性
只是那个共同性在不同的时空与局势下会产生变化......
我认为可能是这样子的。
: 民歌的背景是这样的
: 原本民国60年代以前
: 年轻人的喜好主要为西洋流行乐
: 然而进入民国60年代后
: 我国面临一连串事件
: 如退出联合国 尼克森访陆 中美断交等
: 虽然一时风雨飘渺
: 然而民心却也凝聚了起来 激发了民族求生的意志
: 当时校园内的年轻人 也就是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
: 决心不再唱西洋的歌
: “用自己的语言,创作自己的歌曲”
: 于是又富具才华的年轻学子们
: 就以中文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 内容广泛 咏物 抒情 励志 怀古
: 有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爱情回忆(让我们看云去/恰似你的温柔/微风往事/童年)
: 有咏唱高尚美德或年少轻狂的潇洒流浪(今山古道/小草/橄榄树/浮云游子)
: 有惋惜未曾踏上过的中华大地(梦驼铃/龙的传人/变色的长城/中华民国颂/中华之爱)
: 有歌咏家乡美好的风土民情(外婆的澎湖湾/庙会/酒干倘卖无/乡间的小路/送你一把泥
土)
: 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势 经济蓬勃发展
: 民众开始有了娱乐
: 让唱片业及歌曲创作比赛的出现
: 使校园民歌的发展有了肥沃的土壤
: 如同《诗经・国风》的形成
: 以观风的角度 即以歌做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侧影
: 当时无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全面的时候
: 然而 民国80年代前后
: 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 以及高度商业化的行销手法包装下
: 使得西洋及日本流行歌曲再次流入国内
: 一消一长之下 朴素的民歌相形见绌
: 于是新生幼苗再也无法于校园内萌芽
: 然后...就变成你看到的这个样子
: 台语歌曲在解严后民国80年代 曾有一段发展
: 然而造成民歌势微的大局势并没有改变
: 来自海外的流行音乐终究淹没了市场
: 这是父母那一代的青春 是我们的文化
: 无法承接而造成文化断层的我们
: 应该要深思为什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