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身心障碍者其实不是少数,偶尔可以在行脚类节目看到一些企业与机构互相帮忙,
帮助身心障碍者回归社会,EX:麦当劳、全家,不过回归社会之路感觉要花很多时间,在
适应的过程也要花费很多费用培训。
是不是除了一些大型企业的基金会外,感觉其他的社福团体经营都蛮困苦的,特别在疫情
过后,民众的捐款的意愿减少,感觉经营更困难,政府的振兴方案是不是有点漏了社福这
块?
武汉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政府发行三倍券振兴经济,却无助社福团体。台湾首个由身
障者家长成立的社福团体心路基金会,今年首季募款与收益大减三分之一,逾千名身障者
服务恐受冲击。
心路张玲执行长表示:“感谢顶新和德文教基金会于疫情期间雪中送炭,捐款心路智能障
碍者服务,也盼更多企业及大众爱心支持,守护障碍者安心自在的生活。”透过社会大众
的“小额捐款”,让上半年低迷的捐款“动起来”,不论1000元、500元、甚至100元,“
疫起,为疫情而动”,捐款不停、齐帮心路!
公共事务部主任刘又绮说,第2季捐款情况稍微好转,但是影响还是很大,政府推出三倍
券,许多社福团体并没有因此受惠,“疫情没有结束,全球景气状态都不好,担忧长期影
响社福团体,未来外界挹注越来越少。”
除了呼吁民众捐出三倍券以外,有没有什么好建议让政府可以帮助这些社福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