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黑洞周围应有新型行星blanet 可成长至地

楼主: jackliao1990 (jack)   2020-08-07 20:51:18
1.媒体来源:
科技新报
2.记者署名:
Emma stein
3.完整新闻标题:
黑洞周围应有新型行星“blanet”,可成长至地球质量 3,000 倍
4.完整新闻内文:
黑洞似乎很可怕,周遭天体太过靠近就只有体无完肤的下场,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去年
有一组天文学家团队发现,每个超大质量黑洞周围都有个安全区,数千颗行星在其中遨游
,现在日本鹿儿岛大学天文学家 Keiichi Wada 团队为这些特殊“黑洞行星”命名了,称
为“blanet”。
我们知道黑洞的重力会捕捉恒星,比如天文学家们一直在观察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人马座 A*周围恒星的复杂轨道舞蹈。
但是 Keiichi Wada 团队提出另一种理论,当尘埃与气体在黑洞周围旋转时,只要距离够
远、未被黑洞引力吞噬,吸积盘内就有可能直接积聚出全新世界。
如果我们的地球称为行星(planet),那些在黑洞周遭吸积盘出生的行星就被特地另起新
名为 blanet──它们的诞生过程与行星非常相似,气体团块先在重力作用下坍塌形成原
恒星(Protostar),当恒星快速旋转时周遭物质形成原行星盘,盘内碎片不断相互碰撞
积聚,几百万年后就有机会看到一颗行星的诞生。
但 blanet 的最终样貌可能大不相同,比如研究团队去年的论文指出 blanet 的形成效率
可能更高,因为吸积盘转速够快,理论上 blanet 质量可以增长到比地球大 20~3,000 倍

不过这个说法有些问题,首先物质盘内碎片碰撞速度如果很高,这些尘埃团块的下场可能
是粉碎而不是黏合;其次,团块在碰撞阶段若迅速增长,似乎无法吻合正常的行星密度模
型。
考量到这一出入,团队在雪线(snowline)之外重新模拟一次,发现如果现有的行星形成
模型正确,那么黑洞吸积盘确实有正确条件可以形成 blanet。
由于超大质量黑洞的周围环境非常复杂,这些行星仍处在假设阶段,但模型表明,生命周
期较短(1 亿年)、发光度相对较低的活跃星系核周围应该会有 blanet 。对学者来说,
研究这种行星在黑洞周围的动力学稳定性应该相当有趣。
新论文已提交给《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论文预印本可至《
arXiv》网站查阅。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technews.tw/2020/08/06/earth-planet-blanet-balck-hole-snowline/
6.备注:
https://arxiv.org/pdf/2007.15198.pdf
作者: Kazetachinu (吾乃肉弟国子民)   2020-08-07 20:53:00
推文没有我早就发现 我任大家肛
作者: bronco5229 (野马)   2020-08-07 20:53:00
那是五楼的老妈
作者: Dreamlgw (嗫嚅)   2020-08-07 20:54:00
会被潮汐力简单撕碎吧如果非常非常远的话 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作者: lturtsamuel (港都都教授)   2020-08-07 21:01:00
我早就登现
作者: syk1104 (ONENO)   2020-08-07 21:06:00
我早就变现了
作者: pepro (peproisgood)   2020-08-07 21:08:00
嗯嗯跟我想的差不多
作者: nccu0911 (向日逵)   2020-08-07 21:08:00
我早就发蚬了
作者: ian41360 (荣)   2020-08-07 21:37:00
这部我看过我看过,附近星球的时间会过得比较慢
作者: sdf56489 (小鸟好肥好可爱)   2020-08-07 21:41:00
嗯嗯我也是这样想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