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希望有一个向国际发声的网络平台
所以给了十亿资金要公视来办网络平台
文化部希望推广台语
给了公视4亿预算开立台语台
交通部希望推广旅游
所以花了1.5亿请厂商开发了一个APP
希望台湾向国际发声?
认真要推广台语?
推广旅游?
政府总会给很大的预算
最后做出没有成效的东西来
结果很重要吗
分钱比较重要吧
推广台语最成功的就三立跟民视
八点档的收视率
既可以赚钱又真的让人接触台语
公视的性质
做出来的成品不会有三立的商业性
不可能会有三立的流量
硬要成立台语台
就是政治象征意义
国际网络平台一样
都是赶鸭子上架
没有正规组织
也没有营运策略
如果只是要推广台语
公视制播的戏剧增加台语使用比例
如果是要让国际可以接收台湾新闻讯息
公视新闻增加新闻英文编辑不行吗
成立一个没有流向的平台频道
编制一个赔钱的组织
冠上一个爱台湾的名称
明知道他会赔钱也没关系
平常都没有任何的流量
期待十年一次的流行病
就会有外国人来关注了
可是这次武汉肺炎
台湾没有国际新闻平台
美国欧洲世界上提到台湾的次数就因此减少了吗
要做大外宣大内宣
或者政治平衡强调本土
符合民进党的政策或者说符合民意的走向
都没关系
但是总是要花一大堆不符合效应的预算
说这都是为台湾好
这些钱拿来补贴年金补贴健保或者直接退税
对人民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