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内政部大数据分析:囤房税无益解决空屋

楼主: TouchAgain (谢谢)   2020-06-03 20:31:28
看到这篇解释的真清楚阿
我想列出比较极端的情况讨论一下
内政部定义四间以上房子才叫多屋者
假设洛书讲的都正确
内政部的算法不同县市不算(未算全国归户)
而且同住一家庭者没有一起算(未算家庭归户)
那么极端的情况可能就是
有个A先生在全国6个直辖市、13个县及3个市 共22地区
每个地区都有3房 他就有22*3=66房
但A先生不会被认定为多房者 因为每县市都只有3房
再假设 该A先生有一老婆跟一小孩也用相同方法置产
老婆名下也有66房 小孩名下也有66房
那么这家人总共就有66*3=198房
但因为同家庭没有归户计算 所以3人名下的房都独立计算
最后结果就是 这一家3口共拥有198房 共住一房 空房197
但是这198房都不会被列入多屋持有者(4房以上)的房
大概4酱? 有算错的话请告诉我
※ 引述《zoeapezoo ()》之铭言:
: ※ 引述《Rin5566 (派屈克)》之铭言:
: : 内政部指出,依据财政部107年“房屋税籍所有人归户统计”推估,持有一间房子的人
: 共拥
: : 有约800万间房子,占总数的75.67%;持有四间以上房子的多屋者共拥有约47.7万间房
: 子,
: : 仅占房屋总数的4.52%。国内房屋所有权分布状况尚属均衡,并无明显分配不均的囤房
: 现象
: : 。
: :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26/412268
: 社会住宅推动联盟研究员 洛书FB
: https://i.imgur.com/BQztWon.jpg
: https://i.imgur.com/mVvTo8Z.jpg
: 【空屋】“囤房问题有限”是真的吗?回应内政部新闻稿
: https://ours.org.tw/2020/06/02/vacanthouse/
: 上周内政部大张旗鼓发布新闻稿说“囤房问题有限”,顺便酸了一下其它倡议者都是“靠
: 直觉想像引发无谓对立与社会成本”。
: 好,那我们也从资料与事实层面回应,要谈大家来谈。我也早就受够了不管是民进党还是
: 内政部还是哪个网红整天在说什么“超过一半的的空屋为一屋者持有,多屋者手中的空屋
: 仅占所有空屋的7%”这种鬼话了。
: 拿这种明显有问题的数据,不去搞得更清楚一点,还整天叭啦叭啦讲,一副“我们要用数
: 据说话,你们在说的都是无稽之谈”的嘴脸,看了真的很烦。
: 【囤房数据没有全国归户】
: 内政部光是第一段用财税数据论证“多屋者囤房现象不明显”就大错特错。他们宣称“持
: 有四间以上房子的多屋者共拥有约47.7万间房子,仅占房屋总数的4.52%”。
: 但事实上,这个数据只能看到“在同一县市”持有四间房子以上的多屋者。为什么?因为
: 他们没有使用全国归户后的资料。在内政部所使用的资料里面,是“个别县市”统计后加
: 总的结果。
: 也就是说,如果某A在台北、新竹、桃园、台南各一间房,请问你是多屋者(四屋以上)
: 还是少屋者?在内政部使用的资料里面,你是“持有一屋”被计算四次,而不是“一个(
: 四屋以上)多屋者”。
: 贴文不展开讲太多,总之用了正确的全国归户数据后,实际上多屋者持有的房子不是47.7
: 万,是176.9万,多了快130万;比例也不是占房屋总数的4.52%,而是15.1%。
: 【持有状态与空屋勾稽没有家庭归户】
: 内政部的另一个论证,是“超过一半的的空屋为一屋者持有,多屋者手中的空屋仅占所有
: 空屋的7%”,这资料是把空屋清册与房屋财产资料表进行勾稽得到的数据;而有了房屋财
: 产资料表,就又出现了归户问题。
: 结论是,内政部这次数据有进行“全国归户”,却又漏掉了“家庭归户”。没有家庭归户
: 会怎样呢?看过内政部的数据后,相信大家都疑惑过“如果空屋有超过一半都是一屋者持
: 有,那这些人都住哪里?”,家庭归户就是解答之一。
: 某A与太太和一个未成年小孩名下各持有一间房子,若没有进行家庭归户,在资料上就会
: 被计算为“三个人各持有一间房子”。如果他们一家住在其中一间房子,另外两间为闲置
: 空屋,由于那两间空屋是某A的太太与小孩分别持有,所以就会是“一房者创造的空屋”
: 了。
: 但这真的是“一房者创造的空屋”吗?不是吧。所以要进行家庭归户后,才会被计算成更
: 准确的“某A的家户持有三间房子”。
: 跟全国归户一样,家庭归户后的资料也会增加房屋的集中程度。家庭归户的公开资料更难
: 找,目前我们只能找到2007年的资料,显示了做完家庭归户后多屋者持有的房屋多出了60
: 万,不知道现在是多少呢?期待有着各种资料的行政部门,可以提供更崭新完善的数据囉
: 。
: 【母数严重低估扭曲,勾稽结论当然也错】
: 因为欠缺归户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内政部计算出的“四房以上多屋者拥房数(比例)”,
: 是大幅低估的状态。母数都错误低估了,勾稽出来的数字当然也是错的。
: 当然,因为“房屋持有(全国家庭归户)”政府并未公开,所以我们只能知道内政部的计
: 算是错的,但是对的数据则是需要内政部“提出更详细的事实基础”。
: 我们认为,“先问有没有,再问怎么办”才是政策讨论的良好态度。如果连“囤屋现象是
: 否严重?”都无法厘清,甚至根本是错误的资讯,那恐怕才会引发无谓对立与社会成本。
: 建议内政部应采“房屋持有(全国家庭归户)”与“低度使用(用电)住宅”两组资料,
: 重新勾稽计算,拿出如其新闻稿宣称“更详实的事实基础”。
: https://is.gd/8Eeguw
作者: CharleneTsai (给他200块去吃麦当劳啦)   2020-06-03 20:32:00
谁这么有钱?金庸大吗?
作者: yanluan (yan)   2020-06-03 20:33:00
说穿就是不敢用,玩文字游戏
作者: bloodsweat (血汗G层)   2020-06-03 20:38:00
先算台湾价值
作者: Ahhhhaaaa (果汁肥宅)   2020-06-03 20:42:00
对是这样
作者: y800122155 (@__@)   2020-06-03 20:42:00
哪需要那么麻烦 你有没有听过又昱公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