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LIVE 0305 19:30 疾管署最新记者会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3-05 20:01:30
和确诊资料部分隔开张贴,因为文字比较长
以下部分系在记者会期间,同时发布
资料来源:http://at.cdc.tw/2Fd452、http://at.cdc.tw/14jaiW
企业因应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续营运指引
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编订/2020 年 3 月 5 日
壹、疫情情境
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是造成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的病
原体。大部分的人类冠状病毒以直接接触带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飞沫传染为主。人类感染冠
状病毒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发烧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另
外也有少部分会出现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肺炎等,严重的造成死亡。中国大陆武汉地
区自 2019 年底爆发 SARS-CoV-2 造成的肺炎疫情,目前已扩散至中国全境及全球多个国
家,且我国已有境外移入及本土的确定病例发生,最新疫情资讯,请随时参考卫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网站。
国内疫情现阶段属于零星社区感染,但未来如疫情风险增加,开始发生社区传播时,企业
要面对的风险及要因应的冲击则会有程度上的差异;因此,拟定本指引及精简版教战帖(
如附件),提供企业依“零星社区感染”和“发生社区传播”,进行持续营运之风险评估
和因应,俾利企业能持续业务及运作,尽量将损失减至最低。
贰、风险与冲击评估
由于 COVID-19 是全新的传染病,其可传播性,严重性和其他特征,相关研究正积极进行
中,因此尚难预估其感染规模、重症人以及死亡人数。以目前国内疫情而言,尚未社区传
播,确诊之个案均属于境外输入、家庭群聚或有接触史,或零星院内或社区感染,疫情仍
在可掌控之范围,但受中国大陆及其他国家疫情之影响,部分制造业或服务产业之经营已
陆续受冲击。
一、现阶段(零星社区感染)
可能对企业营运造成的风险及冲击状况,例如:
- 人员出勤部分:有旅游史或接触史之员工出现发烧或呼吸道症状、员工被隔离、员工家
属被隔离、同事被隔离等导致公司人力不足。
- 业务推展部分:旅游警示无法出差、飞机航运或交通运输减班或停飞影响,造成时间异
动,延迟出货造成客户罚款或另寻供应商。
- 生产营运部分:公司营运也会因交通运输减班或停止影响,导致原物料来源断货、收货
延迟,员工出勤影响交货甚至因此造成财务调度困难,影响时间可能持续 2-3 个月。
二、疫情出现持续性或广泛性社区传播阶段
可能对企业营运造成的风险及冲击状况,例如:
- 人员出勤部分:公司出现疑似案例、员工因确诊而无法上班,其他人员必须隔离或在家
自主健康管理无法正常上班出勤,甚至可能因群聚感染,使得大量同事及员工家属需被隔
离,导致公司人力受限严重不足;办公、工作地点或营运场所必须封闭无法营运。
- 业务推展部分:因飞机、船运或交通运输停飞或减班、旅游警示致无法出差或参展等情
形,公司业务被迫暂时中断;产线减产或停摆,造成罚款或引发长期转单。此外,无法还
款造成银行催缴利息。
- 生产营运部分:公司现有的存货材料不足,原料、零件断料;上下游厂商出货或交货延
迟等造成无法生产;公司基本营运的水、电、油、空调等基础设施是否稳定供应;物流受
阻影响出货或资金积压,均可能冲击公司财务导致财务周转等问题影响时间可能持续
2-3 个月或半年。
参、因应对策
企业应指定防疫负责人员并建立防疫应变单位,负责包括:掌握疫情变化、防疫宣导、防
疫物资准备、卫生管理与人员健康监测、疫病通报,以及防疫应变准备等工作。防疫措施
适用对象对象含括:企业员工(含外籍移工)、承包厂商、客户及公司驻外单位人员等。
一、现阶段(零星社区感染)建议企业之因应策略
(一)防疫建议
1.主动鼓励有发烧或急性呼吸道症状的员工在家休息
(1) 建议让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员工留在家里;直到在未服用退烧或其他减轻症状的药物
(如止咳药)前提下,体温上升、发烧症状和其他症状改善至少 24 小时后,再恢复工作

(2) 调整请假规定,不强制要求罹患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员工提供医师诊断书以确认病情或
复工(因为医疗院所可能极度忙碌,无法及时提供此类证明文件,此外,如果只是轻症,
也应该尽量避免出入医院,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3) 应保持弹性的请假政策,允许员工留在家中照顾生病家人。雇主应了解,与往常相比
,可能有更多员工需要留在家里照顾患病孩童或其他家人。
(4) 确保公司的请假规定具有弹性且符合政府法令规范,使员工了解这些规定。
2.员工有发烧或急性呼吸道症状时,个人及其工作场所卫生管理
(1) 员工在上班场所或工作期间,如果出现发烧或急性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或呼吸急促)
,应主动告知主管,公司应请员工配戴口罩,并予安置于独立空间或与其他员工保持距离
之场所,并协助员工尽速就医或建议返家。
(2) 生病员工应配戴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使用卫生纸遮住鼻子和嘴巴,使用过
的卫生纸应即丢弃至非接触式垃圾桶;如果没有卫生纸,可用手肘或肩膀遮蔽,并加强手
部卫生清洁。
3.宣导员工遵守咳嗽礼节并保持手部卫生
(1) 在公司入口或其它明显可见的地方张贴遵守咳嗽礼节及保持手部清洁海报,鼓励生病
时在家休息。
(2) 在工作场所提供肥皂、清水或酒精性干洗手液,并确保足够的供应数量。可以将干洗
手液置放在不同地点或会议室中,以鼓励员工保持手部卫生。
(3) 教导员工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清水洗手至少 20 秒钟,或使用含有酒精成份(至少
含 70% v/v 乙醇)的干洗手液清洁双手,如果手上有明显脏污,应优先使用肥皂和清水
洗涤。
4.定期清洁环境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 定期清洁工作场所中所有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例如桌面、电子设备、门把、机器/
电器按钮或开关等。使用清洁这些区域时常规使用的清洁剂,并遵循标签指示。
(2) 除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以下简称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针对
高风险场所采行之防疫措施外,现阶段建议不需要进行常规清洁以外的其他消毒措施。
(3) 可准备抛弃式纸巾,供员工在每次使用这些经常使用的物品前可以擦拭表面,例如:
门把、键盘、遥控器、办公桌等。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或气窗,使空气流通,如使用空调,至少开一扇窗户,
且留至少一个拳头宽之窗缝。
(5) 中央空调应增加室外新鲜空气比例,减少室内空气重复利用,并留意定期更换或清洁
滤网。
(二) 员工上班、出差弹性措施
1. 查看并遵守疾病管制署国际旅游疫情建议等级表,了解要前往国家的最新指引和建议

2. 雇主因应 COVID-19 之疫情,应以劳工健康安全为最优先考量,如非必要,应避免指
派劳工前往中国等疫区,可改采视讯或电传等其他方式来维持营运经营,或与劳工协商调
整工作地点及工作内容。
3. 确保员工了解,当出差或临时被指派任务期间而生病时,应通知主管,并在需要时可
拨打防疫专线 1922 寻求建议。
4. 如果在境外,患病员工应遵循公司医疗援助政策,或联系医疗保健业者、海外医疗援
助公司或我国驻外使领馆官员,以获得协助找到当地合适的医疗保健业者。
(三) 企业持续营运因应措施
1. 拟定企业持续营运计画、指定计画执行负责人并对员工进行相关教育训练(可参考“中
小企业持续营运教战手册”)。
2. 拟定决策权与关键技术与人员的替代机制。
3. 拟定异地(远距)办公、异地备援、替代供应链、原料零件分散来源等方案。
4. 拟定符合重要客户需求之方案。
5. 业务推展部分:善用数位工具透过视讯会议等方式维持客户信赖关系,或透过数位化
导入增加线上接单量能。
6. 生产营运部分:添购机器或资讯设备以应付远距上班或在家上班的需求。积极确保料
源及物流通路,以利货物运送或因应急单。受冲击之产业则可部分暂停服务,同时规划办
理员工培训或在职训练,或改善营运场所,让疫情结束后能快速恢复营运,并促使产业升
级。
7. 善用政府相关纾困措施或资源,维持基本营运,或进行营运及竞争力之提升。
(四) 其他配合政策措施
1. 对于目前健康状况良好,但经卫生单位疫情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具感染风险的员工
,在 14 天居家隔离、居家检疫中,雇主必须确保员工远离工作场所,但雇主可以采用弹
性的工作安排,例如远距办公或电话会议,使员工可以在家工作。
2. 如果员工确定感染 SARS-CoV-2,雇主应配合卫生单位疫情调查,评估其他同事在工作
场所暴露的风险,但需依规定保护个人隐私。并依据风险评估结果,依规定进行居家隔离
或自主健康管理。
3. 具感染风险对象其居家隔离、居家检疫或自主健康管理之配合事项资讯,可随时参考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布之最新资料(网址:https://www.cdc.gov.tw/),并确保该资
讯传达让员工知悉。
4. 劳工配合依卫生主管机关接受隔离或检疫,不得外出上班,雇主应给予防疫隔离假,
且不得视为旷工、强迫劳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别处理,亦不得强迫劳工补行工作、扣发全勤
奖金、解雇或予不利之处分。另隔离或检疫期间得向政府申请防疫补偿。
5. 劳工如经认定是职业上原因,致感染 SARS-CoV-2,雇主应给予公伤病假,并给付相当
于原领工资之工资补偿。若劳工因此致死亡、失能、伤害或疾病,雇主亦应依劳动基准法
规定给予职业灾害补偿。
6. 截至 2020 年 3 月 1 日为止,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布之讯息,有感染之虞的
医疗院所,其所有工作者应全程配戴口罩。现无感染之虞的各行业场所,无需强制劳工一
律戴用口罩。但如劳工自行配戴口罩,雇主不能禁止。事业单位雇主应配合中央流行疫情
指挥中心目前发布讯息,并参照职安署订定之“因应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武汉肺炎)职
场安全卫生防护措施指引”,视疫情严重等级,适时修正及调整,以确保劳工安全健康。
二、当发生持续性或广泛性社区传播,建议企业之因应策略
(一)防疫规定
1.落实个人及工作场所卫生管理
(1) 应订定并执行员工健康监测计画,并有异常追踪处理机制,例如:制定健康监测调查
表,对所有进入办公区域之员工常规量测体温、询问是否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做成纪录
。如有发烧或急性呼吸道症状,勿上班,并请尽速就医。
(2) 公司入口明显处张贴访客规定,并备妥酒精性干洗手液等供使用,订定访客进入办公
区域前之健康调查表,如有发烧或急性呼吸道症状相关风险,应婉拒进入,并协助提供相
关就医资讯。
(3) 落实生病在家休息。要求员工确实遵守咳嗽礼节并保持手部卫生,包括:经常用肥皂
和清水洗手。公司/企业应提供足够的肥皂、清水或酒精性干洗手液,卫生纸和非接触式
垃圾桶。
(4) 定期清洁办公环境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否需要进行常规清洁以外的其他消毒措施
,请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最新规定办理。
(5) 工作人员若在工作/上班期间出现发烧、呼吸道症状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主动向
主管报告,戴上口罩并予安置于独立空间或与其他员工保持距离之场所(或非人潮必经处
且空气流通之空间),并协助安排邻近医疗院所就医。
2.当公司/企业出现确诊个案,工作场所环境防疫措施
(1) 进行工作场所之环境消毒: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若外包清洁公司,负责环境清消的人员
需经过适当的训练,执行清洁消毒工作的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手套、口罩、 隔离衣
或防水围裙、视需要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以避免消毒水喷溅眼睛、口及鼻等部位。若由
企业内部人员执行环境清洁消毒,人员也需经过适当的训练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手套、口
罩、 隔离衣或防水围裙、视需要使用护目镜或面罩)执行。消毒方式可用 1:100(当天泡
制,以 1 份漂白水加 99 份的冷水) 的稀释漂白水/次氯酸钠(500 ppm),以拖把或抹布
进行桌椅等环境表面及地面擦拭,并作用 15 分钟以上,留置时间建议 1-2 分钟,再以
湿拖把或抹布擦拭清洁干净。消毒措施应每日至少清洁一次地面,并视需要增加次数。
(2) 建议与确诊个案同一办公空间或有共同活动范围的其他非属居家隔离员工未来上班则
应戴外科口罩,并加强落实洗手等个人卫生管理。保持经常洗手习惯,尤其咳嗽或打喷嚏
后及如厕后,手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尿液或粪便等体液时,更应立即洗手。另应注意
尽量不要用手直接碰触眼睛、鼻子和嘴巴。
(3) 落实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倘有发烧、呼吸道症状,应主动向单位主管或负责人员报告
,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及引导就医治疗。
(4)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布之指引及当地卫生主管机关之规定,执行防疫措施。
(二)调整办公、出勤或出差方式,减少员工间交互传染
1. 有关确诊个案接触者之定义为:自确诊员工发病日起至隔离前,在无适当防护下曾有
长时间(大于 15 分钟)面对面之接触或相处,由卫生单位依据疫情调查结果进行接触者匡
列;惟企业主可根据目前的标准,评估如公司有确诊个案时,其他员工在工作场所可能暴
露的风险,并据以订定防疫措施。
2. 弹性调配人力,建立异地办公机制,减少同时上班人数,或研议在家上班办公的可行
方案。
3. 进行空间调整,让人员座位保持适当间距,将员工间及与客户或其他合作伙伴间进行
空间区隔。
4. 参考疾管署国际旅游疫情建议等级表网站,考虑取消前往其他国家的非必要商务差旅
。因为其他国家可能实施管制,进而影响员工出差或返国行程。
5. 公司应取消或延期与工作相关的大型集/会议或活动或其他替代方案。亦请员工尽量勿
参加大型集会活动。
6. 员工请病假之人数可能增加,公司/企业可进行必要职能的人员交叉培训,以便关键成
员请假时得以维持运作。
7. 部份幼儿托育和学校可能会持续延后开学或暂停上课,员工可能请假照顾孩童,雇主
应提供可以弹性请假照顾儿童的机制。
8. 有关员工上下班差勤规定,请依劳动基准法相关规定办理。
(三)企业持续营运因应措施
企业持续营运的因应措施除以下 1-6 项与社区零星感染阶段建议之因应项目以外,因疫
情已进入社区传播阶段,因此,建议企业因应的重点可将以下 7-9 项列入。
1. 业务推展部分:善用数位工具,对外传达公司正确营运讯息,并透过视讯会议等方式
维持客户信赖关系,或确认人员不足下可能接单能量。可协调客户延长交期;或与银行协
调利息展延或宽限。
2. 生产营运部分:调配因远距上班或无法上班员工所影响之生产量。严重受冲击之产业
则可部分暂停生产或服务,同时规划办理员工线上培训,或改善营运场所、进行研发等工
作,让疫情结束能快速恢复营运,并促使产业升级。
3. 拟定企业持续营运计画、指定计画负责人并对员工进行相关教育训练(可参考“中小企
业持续营运教战手册”)。
4. 拟定决策权与关键技术与人员的替代机制。
5. 拟定异地(远距)办公、异地备援、替代供应链等方案。
6. 拟定符合重要客户需求之方案
7. 积极确保料源及物流通路,以利货物运送或因应急单。
8. 储备能量训练员工:办理员工培训或参加政府提供之相关培训课程,提升员工专业知
能,一并带动产业提升。
9. 数位化:减少产线、调整产能,运用科技发展数位化经营。
10. 善用政府纾困措施或相关资源:如协调银行贷款展延、政策性新增贷款保证或补贴。
申请政府相关研发计画补助(如 SBIR 等)。补贴航空业及机场业者相场站相关费用一年,
以减轻其经营负担、缓收国内线场站相关费用 4 个月以减轻业者现金流压力、以渡过难
关,一旦疫情结束,预估被压抑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业者即可恢复正常营运。
(四)其他配合政策措施
1. 疾病流行的程度可能因地区而异,卫生主管机关可能针对个别地区发布指引,因此需
随时注意取得所在地即时准确的疫情资讯,配合当地卫生主管机关之规定进行适当因应。
2. 建立讯息传递管道与流程,将防疫计画和最新疫情资讯传达给所有员工和业务合作伙
伴。
肆、应变组织或紧急联系网
一、成立专责单位:建议各企业成立专责单位来处理整个企业的组织应变及业务,让企业
的核心任务能持续营运并快速复原。
二、指定人员担任应变负责人:为统筹综理应变事宜,建议企业/公司指定人员担任应变
负责人,确保各项应变工作落实执行。
三、营运利害关系人:建立上下游厂商、银行、融资与贷款、报关、物流等与营运有关单
位之紧急联系窗口。
四、政府协助窗口:
1.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1922。
2. 经济部中小企业马上办服务中心:0800-056476
3.经济部工业局:联络人:刘乃元;电话:0936463669
4.劳动部:1955
5.交通部路政司:联络人:林宇平;电话:02-23492154
6.交通部观光局:联络人:刘士铭;电话:02-23491500 转 8200
伍、确认持续营运计画之可行性
一、完成持续营运计画
为使企业能尽速恢复因疫情期间中断的重要(优先项目)营运能力,建议企业应制定持续营
运计画。
二、办理演练
为使公司的持续营运计画在不同情境下能依照原先预定的计画内容有效的发挥作用,并达
到计画目标,建议能规划办理演习确认计画可行性。例如:演练如公司发现有确定个案时
,公司的消毒方式、员工健康监测、部分员工无法上班时重要任务之调整、办公室空间规
划,以了解是否可以依据所订定之计画步骤确实执行,并依据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微调计画内容。
三、检讨及更新
为利所拟订的计画能达到最大效度,企业负责人应在疫灾发生期间及疫情过后,监督并检
讨公司的企业持续营运活动,思考是否有待改进的工作或问题,以及业务环境变化时其外
部伙伴(供应商或厂商)、核心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资讯系统或财管部门等改变产生的
可能影响,定期检讨,才能掌握可以改善企业营运计画的机会。
陆、参考资讯
1. 总统府国家安全会议及行政院国土安全办公室:因应COVID-19 企业持续营运计画(精
简版教战帖)及因应COVID-19 机关持续运作计画(精简版教战帖)。
2. 经济部工业局。制造业因应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武汉肺炎)指引,109 年 2 月 3 日

3. 中小企业持续营运教战手册:APEC 中小企业工作小组,2014 年 5 月。
4. 美国 CDC:Interim Guidance for Businesses and Employers to Plan and
Respond to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February 2020。
https://reurl.cc/GVkVEZ
5.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 (Enterprise Singapore):Guide on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for 2019 novel coronavirus. https://reurl.cc/arlrGZ
6. 中华民国环境职业医学会: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因应指引-机关企业疫情因应指引。
7. 劳动部:防疫照顾 QA。
8. 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署:因应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武汉肺炎)职场安全防护措施指
引。
9. 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www.cdc.gov.tw/
10.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LINE@疾管家:https://page.line.me/vqv2007o.
11.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OVID-19 相关宣导海报:https://reurl.cc/62g20O
12.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国际旅游疫情建议等级表:http://at.cdc.tw/8t92N4
───────────────────────────────────────
“COVID-19(武汉肺炎)”因应指引:公众集会
贰、适用范围
依我国“集会游行法”第2条,“集会”系指于公共场所或公众得出入之场所举行会议、
演说或其他聚众活动;另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群众集会(mass gathering /
large event)只要聚集人数在1,000人以上,足以影响社区/地区/国家公共卫生因应量能
,无论集会活动为计划性或自发性均属之。因此,只要是多人同时聚集于同一地点参加共
同活动,均得广义解释为“集会活动”,如开学/毕业典礼、节日/祭典、运动赛事、宗教
/政治/文化/学术/艺文/旅游、法人/社团/非政府组织(NGO)性质之聚众活动等。
参、进行风险评估
一、依国内外疫情现况、集会性质与参加者特性,进行相关风险评估,必要时得邀集集会
活动主管机关及地方卫生单位等共同讨论。为利于评估,建议评估指标如下:
(一)能否事先掌握参加者资讯:如能掌握所有参加者之流行地区旅游史、确诊病例接触史
,进入活动前亦能进行症状评估及体温量测,则相对风险较低。反之,如无法掌握上述资
讯,则相对风险较高。
(二)活动空间之通风换气情况:室外活动风险较低;通风换气良好或可开窗通风的室内空
间风险其次;至于通风换气不良的密闭室内空间则风险最高。
(三)活动参加者之间的距离:活动期间彼此能保持至少1公尺距离,风险较低。原则上距
离越近,风险越高。
(四)活动期间参加者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前者风险较低,后者风险较高。
(五)活动持续时间:原则上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六)活动期间可否落实手部卫生及配戴口罩:可落实者风险较低,不能落实者风险较高。
二、倘经评估活动性质具有较高风险,建议应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办理。惟当指
挥中心宣布疫情已进入社区传播阶段,则应依指挥中心指示办理。
三、倘评估决定办理,主办者应订定防疫应变计画,内容包括应变机制规划、防疫宣导规
划、防疫设施及防护用品准备、参加者住宿规划及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计画等,并落实相关
防疫准备与措施。
四、对于有慢性肺病(含气喘)、心血管疾病、肾脏、肝脏、神经、血液或代谢疾病者(含
糖尿病)、血红素病变、免疫不全需长期治疗者、孕妇等,于国内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
情流行期间,建议避免参加集会活动。
肆、防护措施
一、集会活动前
(一)建立应变机制
持续关注国内外传染病疫情,适时将资讯提供相关人员,并应订定集会期间发现疑似严重
特殊传染性肺炎个案之相关应变机制:
1.集会活动环境规划(如现场动线规划、住宿场所规划与疑似个案暂时隔离或安置空间)。
2.医疗支援(如医疗专业人员进驻协助提供集会活动现场医疗初步评估或护理、掌握邻近
医疗资源、咨询地方卫生单位确立疑似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个案后送医院及后送流程)。
3.建立相关单位(如地方卫生单位)之联系窗口及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通报流程等,且确保
相关应变人员皆了解及熟悉应变流程。
(二)宣导生病在家休息不参加集会活动
1.透过多元管道(如邀请函、短信、活动网站或大众传播媒体等)向参加者进行下列卫教沟
通:
(1)有呼吸道症状者,应尽速就医后在家休养,避免参加集会活动。有发烧者,直至未使
用解热剂/退烧药且不再发烧24小时后,才可参加集会活动,如集会活动办理当日未达此
标准,应避免参加。
(2)维持手部清洁,保持经常洗手习惯,原则上可以使用肥皂和清水或酒精性干洗手液进
行手部清洁。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及如厕后,手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尿液或粪便等体
液时,更应立即洗手。另应注意尽量不要用手直接碰触眼口鼻。
2.生病之工作人员应在家休养,直至退烧后至少24小时才能返回上班。
(三)活动空间预先清洁消毒/规划防疫设施/隔离安置场所及备妥相关防护用品
1.先行完成集会活动场所空间及相关用具(如麦克风、桌椅等)清洁、消毒作业。
2.集会活动场所及活动过程应设置有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预先设置适当隔离或安置空间,
如为室内集会活动则需确认环境之空气流通状态。
3.依集会活动人数及办理时间,准备足够之个人清洁及防护用品包含洗手用品(如肥皂、
洗手乳或含酒精干洗手液等)、擦手纸及口罩等。
4.倘为时程1日以上,须安排住宿之活动,应预先选择合法建筑物且依法办理或设置相关
安全设备及设施,并为通风、环境卫生良好及有足够洗手设施之住宿场所,且尽量避免安
排多人集中于同一房间。每一住宿场所应安排管理人员,以掌握参加者之健康情形,及处
理紧急状况。
二、集会活动期间
(一)加强防范卫教沟通及强化个人卫生防护
1.加强防范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与维持个人卫生习惯之卫教沟通,并透过明显告示(如:
海报、LED萤幕等)宣导“COVID-19(武汉肺炎)”、“手部卫生”及“呼吸道卫生与咳嗽礼
节”等。
2.目前不建议所有参加者与工作人员全面配戴口罩,但若有工作人员可能经常直接面对面
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患者,或是其它须在人潮众多之密闭场所工作之人员,则建议配戴口
罩。
3.工作人员得于活动现场即时卫教或劝导民众配合避免疾病传播之行为。
(二)维持活动现场及住宿场所环境卫生,并供应足量的清洁防护用品
1.室内集会活动场所及参加者之住宿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整洁,并持续监控环境空
气流通与换气情形。
2.活动场所及住宿场所入口处应备妥口罩及干洗手液,并张贴告示,请有呼吸道症状之访
客配戴口罩并使用干洗手液,并与他人保持1公尺以上之距离,并尽可能安排工作人员协
助对参与者进行体温量测。
3.针对活动场所及住宿场所,人员会经常接触之表面(如地面、桌椅、电话筒等经常接触
之任何表面,以及浴厕表面如水龙头、厕所门把、马桶盖及冲水握把)应有专责人员定期
清洁,一般的环境应至少每天消毒一次,消毒可以用1:100(当天泡制,以1份漂白水加99
份的冷水)的稀释漂白水/次氯酸钠(500 ppm),以拖把或抹布作用15分钟以上再以湿拖把
或抹布擦拭清洁干净。 [※执行清洁消毒工作的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手套、口罩、
隔离衣或防水围裙、视需要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以避免消毒水喷溅眼睛、口及鼻等部位
。]
4.个人清洁及防护用品(如洗手用品、擦手纸及口罩)应足量提供人员使用,并应有专责人
员协助确认供应状态,确保供应无虞。
(三)持续关注传染病现况
于集会活动期间持续加强关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之疫情状况,适时提供资讯给所
有参与人员,并视需求发布警示。若工作人员或参加者在集会活动期间出现呼吸道症状时
,应让其戴上口罩,暂时留置默认之隔离或安置空间(或非人潮必经处且空气流通之空间)
,直至其返家或就医。另视需要协助安排邻近医疗院所就医事宜。
(四)发现疑似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通报定义者
1.立即依订定之应变机制通报卫生单位,并连系后送医院,将疑似个案送医,同时配合卫
生单位进行疫情调查与相关防治措施。
2.考量集会活动形式、参与人数与疫情状况等,必要时,可与地方卫生单位讨论后研判集
会活动是否需调整、延期或取消,以防止群聚发生或疫情扩大。
三、相关人员健康管理
(一)应订定集会全体工作人员(含流动人员)健康监测计画,并有异常追踪处理机制。
(二)落实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倘有发烧(耳温≧38℃;额温 ≧37.5 ℃)、呼吸道症状或腹
泻等,应主动向单位主管或负责人员报告,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及引导就医治疗。
(三)订有发烧及呼吸道症状的请假规则及工作人力备援规划,且所有工作人员都能知悉及
遵循办理。倘有发烧、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症状,应安排请假或限制其活动/工作,直至
未使用解热剂/退烧药且不再发烧24小时后,才可恢复其活动/工作。因确定或疑似感染严
重特殊传染性肺炎而请假在家休息者,其请假日数应从宽考量。
(四)照护暂时留置之呼吸道症状患者(如医护室或劳安室专业人员、校护等),应配戴外科
口罩,并保持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如前开患者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如高烧不退、吸呼困难
、呼吸急促、胸痛晕眩、抽搐、严重腹泻等),集会活动之主责人员应协助其尽速就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