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卦]日本人爱造假, 玻璃心的八挂

楼主: LightWorker (六艺君子)   2020-01-02 13:45:46
自1980年代开始,日本考古学界就掀起一股旋风。
有一位叫藤村新一的考古爱好者,凭一己之力,“多次”挖掘出年代久远的旧石器。
(不是工藤新一…)
这件事情让日本举国沸腾,因为这些发现让日本的史前文化年代不断被刷新,甚至能追溯
到70万年前,比让中国人自以为豪的“北京猿人”的五十万年前还古老。
日本政府大喜之余,顺手就把这些重大发现写进教科书,让万千学子背诵。
殊不知,这其实是一场相当拙劣的造假骗局。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整个日本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似乎还很乐意配合著这出荒谬剧

如果不是日本媒体无意中揭穿了藤村新一造假秘密,他的欺瞒行为还可能继续下去。
事情是这样的…
1960年代,日本的史前文化发掘成果,停滞在3万年的旧石器晚期。
由于多年没有新发现,考古界只好在口头上争辩:
“日本是否存在旧石器早期的史前人类?”
这种看似没啥现实意义的争论,其实事关重大。
因为,这可以跟日本历史的起源挂勾,意义非比寻常。
虽然多年来都挖不到更古老的化石证据,但是考古学者们并不死心…
因为他们知道,日本土壤酸性较强,人和动物的骨头难以保存,所以化石证据偏少,并不
代表一定没有。
还可以期待石器!
只要能挖到远古地层中的“石器”,就能突破困境。
但与欧洲相比,日本旧石器考古本身起步较晚。
当时,日本学界的发掘与鉴定技术还很不成熟。
对石器的判断依据,主要看其所在地层的年代,而非对石器本身类型的研究。
这就给了造假的人,留下空隙…
当时,就职于日本东北动力公司的藤村新一,是个业余的考古爱好者。
工作之余,他不仅收集各种石器,还混迹在考古界各类活动,并加入实地挖掘。
只有高中毕业的他,既没有专业的考古知识,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
但是,这些都不要紧,他利用善于社交的优势,取得了考古学者们的信任,经常能参与发
掘。
然后他就动了歪脑筋….
1981年10月3日,藤村新一跟随队伍前往宫城县岩出山町“座散乱木遗址”进行考古挖掘

该遗址的地表层,被认为大约在4万年前。
如果在那里挖出了石器,就等同于证明了日本存在更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
大家都是内行人,无须多言。
一车子人到现场,就分散到各个角落专心进行挖掘,心里期望自己是那个能改变历史的人

跟别人一样,藤村新一蹲在地上,用手拿着铲子仔细东挖西挖。
没过多久,他就激动地大喊一声:
“出来了!。”
听到喊叫声后,大伙便赶紧围了过来。
只见藤村新一的铲子上有一个小石器。
仔细一看,这不就是大家热切期盼了十多年的石器吗?
紧接着,藤村新一又陆续在各个角落挖出了剩下的48枚石器。
它们的出现,证明4万多年前日本本州上就有人生活过。
这一发现,让整个日本考古界为之振奋,当然也让日本媒体沸腾了。
很快,官方部门就公布这一消息,并声称日本是否存在旧石器时代的争论终于有确切的定
论了。
谁没想到,令这个长达20多年争论落幕的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业余爱好者。
如此重大的发现,加上励志的故事,让藤村新一成为日本媒体争相报导的宠儿。
媒体将他捧上天,让没没无闻的小职员,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英雄。
然后,事情就像连续剧一样的展开了
1984年,他又从17万年前的地表层中发掘出了旧石器。
这一发现,让他再度成为媒体宠儿。
当然,不是没有行家提出疑惑…
因为,事情其实很蹊跷:
“这位藤村新一挖出来的石器,都埋藏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这种现象,是相当罕见的,或者可以说:
“很不正常”。
通常而言,埋藏已久的旧石器可能会因为地震、水流等自然原因,使其地层产生差异。
只有年代较近的石器才能完美地逃过一劫,同时出现在同一原生地层。
这种十多万年前的石器,居然能在多火山地震的日本地层中,均匀的排列在同一水平面上
….
“不可思议啊…”
当然,提出这种疑惑的专家,多半都被当成是酸葡萄心理…
日本媒体当然更不会去问这种专业问题,他们只是狂欢式的24小时滚动报导。
然后,这种追捧造成了一种吸毒式的循环。
日本人不断期待,自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
要满足这种民族自尊心,考古成果的剂量,必须要逐渐加大了。
到了1990年代,藤村新一索性辞掉工作,全身心投入旧石器挖掘。
1993年5月,他声称“上高森遗址”是约50万年前的遗址,是日本最古的遗址。
当然,媒体以及民众就开始期待,他能在那里证明:
“日本在北京猿人时期也存在猿人”。
然后,藤村新一也迅速有了新发现。
而且,之后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为日本创造出新的考古挖掘纪录。
1994年10月,藤村新一又发现了50万年前的6枚石器。
1995年10月,藤村新一挖掘出60万年前的石器。
1998年11月,藤村新一再次挖出60万年前以上的石器。
这简直就是连续的民乐透啊!!!
每一次的发掘成果出土,各大媒体都将藤村新一的名字,放在晚报最显眼的位置。
他被称为日本人称为:
“神之手”、“石器发掘之神”及“探索石器之名人”等等。
但是,越来越多人对他的成就产生了怀疑…
原因很简单:
“每次有刷新纪录的石器,都是他一个人单独发现的。”
完全没有别人什么事…
就算发掘现场有很多其他考古人员,但他们就是每一次都擦肩而过。
这种现象发生一两次,并不奇怪。
毕竟,就正规考古学研究而言,在发掘中一无所获是家常便饭的事。
对本来残存遗物就很稀少的旧石器考古来说,尤是如此。
但是,藤村新一每挖必有收获,这就太奇怪了。
实际上,他的发掘过程,与正常考古常识相悖的地方还不少。
比如,藤村新一发现的,大都是整件的,没有破裂。
又比如,年代久远的石器出土难免会带来厚厚的泥土…
但是,藤村新一发现的,都相对的很干净….
越想越不合理…
燃鹅,每当有少数学者提出种种质疑时,都被认为是忌妒,反倒被媒体集中猛批…
大众也认为这些学者是污蔑了“日本的英雄”。
当时进行公开批评的人,往往会受到媒体的冷嘲热讽,甚至被迫离开学术界。
这些“帮助”让藤村新一有恃无恐了….
到了1999年11月,藤村新一又做出了一个震惊全日本的发现:
“他挖掘出了70万年前的石器。”
这让全日本举国沸腾,政府立即下令,将其写进历史教科书,告诉后代子孙。
而藤村新一在日本各地发掘出来的旧石器遗址,也让所在地的政府和考古部门投入的人力
、财力来发展旅游业。
政府赚到文化成就,大众赚到民族自尊心,当地企业赚到旅游热钱。
大家各取所需,乐此不疲,谁也不想怀疑其中有什么问题。
然后,藤村新一越搞越大了。
后来,他在相距约30公里的两处“遗址”中,发现了:
“约10万年前的,能完全对接在一起的两枚石器断片。”
这似乎是在暗示:
“当时的人类就制造出复杂的石器!!!”
这或许能推翻欧美等国家的考古学者主张的:
“直立猿人智力低下的学说”。
这也隐隐约约在暗示,日本人的祖先,智力高人一等…
之后,藤村新一还公开吹嘘:
“他要发掘出100万年前的石器,并声称有可能在日本找到原始人的骨头化石。”
如果这消息属实的话,那么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就在日本的东北地区

有学者还推波助澜向媒体放话:
“这将会可能改写世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定说。”
如此天方夜谭的说法一经报导后,日本国民集体高潮了:
“日本人的祖先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猿人!”
他们似乎选择性地忘记了,这位考古神人多年来从未拿出过一份像样的论文和学术报告。
虽然藤村新一早就当上了“日本旧石器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但他仍然只是个现场发掘
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学术身分…
这在重视学术伦理规范的日本学界,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但是,日本人就是选择接纳了藤村新一这位“素人考古大师”。
每当有合理的质疑出现时,沉浸于民族自豪感的日本人,都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诽谤,必
须坚定地捍卫这位“老学者”。
当然,纸是包不住火的。
2000年10月22日,事情终于曝光了。
原因,也很简单。
当时《每日新闻》的记者因为“太崇拜”这位藤村新一了。
为了能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地报导他发掘石器的过程,记者偷偷安装了摄影机。
结果凌晨时分,监视器拍下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藤村新一独自一人,东张西望地出现在镜头里。”
“到了某个挖掘坑停下后,他轻松的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塑胶袋。”
“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6块石器埋在地下,仔细踩平地面,又悄悄离去。”
然后,隔天早上。
他如同往常般到现场,不一会儿就宣布自己挖出了所谓的旧石器。
记者团队才恍然大悟:
“原来震惊日本考古界的这些旧石器,是发现者本人自掘自埋的人工制品。”
-
尾声:
事件被日本媒体曝光后,藤村不得不承认在此次挖掘中造了假。
不过同时,他还试图欺瞒舆论,只承认其中的42余处遗址是假的,辩称其他的都是真的。
但是这一次,他没能再取得日本考古学家以及民众的信任。
日本考古学协会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藤村新一所参与的所有考古挖掘成果重新进
行验证。
2003年,日本考古学协会报告指出,藤村新一参与发掘工作的遗迹有162处有捏造行为,
其中159个遗迹被认定:
“没有学术价值”。
扣掉藤村新一自己制造出来的成果,日本旧石器时代仅能追溯至晚期,约三万年前。
这使得日本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倒退20年。
当始作俑者坦白这一切都是骗局时,整个日本考古学界都被他拖入了丑闻的深渊。
之前的崇拜有多高涨,现在的鄙视就有多强烈。
当然,日本政府第一时间把这些假货,从神圣的教科书抹除。
但是,日本人心中的那种被欺骗的恶心感,是难以抹除的。
最可笑的是,日本大众又一次验证了名著《乌合之众》的预言:
“此时,最激烈指责者,就是当初将藤村新一捧上神坛的那些人。”
铺天盖地的批判,让这个老人精神崩溃…
同年11月,藤村新一被进入了福岛县精神病院,被怀疑患有“解离性同一性障碍症”,俗
称“双重人格”。
有没有日本人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八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