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ftisa (oo)》之铭言:
: 华生在做研究的时候屌而啷当的,整天过得很休闲
: 本来是研究鸟类的,后来才转到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没有克里克强
: 得到诺贝尔奖之后就没有再做研究了,而是一直担任主管职
: 反观克里克得奖之后还继续做研究
: 华生最近几年还因为种族还是性别歧视,连荣誉职都被拔掉
: 一生好像就只有一个DNA的研究而已
: 这样华生还算是科学家吗?
: 有没有,发现DNA的华生算是科学家的八卦吗?
他是科学家没错。底下就闲谈一下颇具争议性的DNA双股螺旋结构的研究,也顺便
聊聊他的两三事。
首先来个前情提要,不喜欢枯燥的叙述的人可以直接跳过。
===以下是漫长的前情提要====以下是漫长的前情提要====以下是漫长的前情提要====
1869年,瑞典人一位科学家发现细胞核主要由含磷物质构成。
1889年,这种物质是一种强酸,我们称为核酸。德国生化学家科赛尔将核酸水解,发现
它含有三种成份:核糖、磷酸和有机碱。其中,有机碱又含有四种成份:
胸腺嘧啶(T)、胞嘧啶(C)、腺嘌呤(A)、鸟嘌呤(G)。科赛尔的学生,美国
化学家莱文,他发现核酸里的糖比普通糖少一个碳原子,就叫它核糖。之后
又发现有些核糖少一个氧原子,就命为去氧核糖。这样,核酸就有了两种:
核糖核酸(RNA)和去氧核糖核酸(DNA)。
DNA最早的操刀手是物理学家,因为在1930年中期,当时的量子力学正蓬勃发展。
一些物理学家不满只用物理现象来解释某些理论,于是LP一捏,卵蛋一夹,将那好奇
的触手伸向生物学这块少女地身上。(bd゚∀゚)
带头的人是谁呢?一位是玻尔,另一位是薛丁格,最后一位我不能说。(误)
玻尔(Niels Hendrik David Bohr (1885~1962)就是提出加入量子化条件来解释
氢原子光谱的物理大师)当时在医学家、生物学家的面前发表了一个名为《光与生命》
的演讲,他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大谈物理与生物的互补原理。
当时台下有一位叫德尔布吕克(Max Ludwig Henning Delbr'ck,1906.9.4-1981.3.9,
德裔美籍生物物理学家,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共同获奖者)的青年,听了
玻尔的演讲之后,忽然觉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原理正可以用于生物学这门新学科,
于是,他由原子物理转入生物学研究。
之后,他弄了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生物学家赫尔希等人设计了一个极妙的
噬菌体试验,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而执行遗传任务的并不是蛋白质,也因此
被大家尊称为〔分子生物学之父〕,这是后话。
既然DNA就是遗传物质,那么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怎样实现遗传呢?这个生物学
中的大难题竟然是从一个物理学家首先提出解答!
到底是谁真强者?嘿!就是赫赫有名的量子力学大师薛丁格。
他在1944年写了一本研究生物学的书《生命是什么?》。他指出遗传物质可能是由
基本粒子连接起来的非周期结晶。它就像电报中的电码,通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