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的故事意外受欢迎
那就再多分享几种都市常见树木的特性
6.木棉树
https://reurl.cc/Rd231Z
很早就由荷兰人引入台湾 以前棉花较贵的时候 有人蒐集木棉棉絮做成枕头
早期大多种在公园或校园或靠种子飘散自己长在田野间
后来因为它的树型算笔直 又会开红花 所以少数地方把它当行道树
真正大流行的起因可能是1980民歌年代 脍炙人口的民歌"木棉道"发行后
又刚好这时国内旅游兴盛 很多地方人士都想打造民歌中的木棉道
于是各地许多道路旁开始种起木棉
至今还是很多校长 乡镇市区长挑选会开花的树过程中会想到木棉花
(近年来有些重划区 真的因为长官年龄层刚好都是民歌年代 又新种了一堆木棉...)
但木棉其实不适合种一大群或是种在路旁
红色的花看起来固然美丽 但肉质的花瓣掉落后 机车或自行车辗过可能会滑倒
结果之后会产生棉絮 (帮助传播种子的 所以又特别会飘)
如果只是一两棵 那样的棉絮量不会造成困扰
但如果整排道路两侧都是木棉 盛开飘起来时 就会造成一些困扰了
除了视线干扰外 路旁有些建筑入风口也会卡满棉絮
呼吸道敏感的人也可能会因此产生不适
尤其越热的地方 木棉越盛开 所以这状况南部又比北部严重
目前有钱的县市 会派人在果子还没爆裂开前先去打果子
没预算的县市只能放著或砍掉它
7.大叶桉
https://reurl.cc/72Ezb9
原产在澳洲的桉树类 树种大多是日本人引入
除了大叶桉 白千层也是同一年代引入的
大概民国50~60年代成为行道树和校园流行树种
但是大叶桉在台湾并不适合生长
大叶桉比较适合风不大 干燥的气候
台湾夏天有台风 也因此很多大叶桉会被吹断 树型也就乱掉了
大叶桉有很厚的树皮 在澳洲干燥的原生地
这样的树皮可以保护树干在森林大火时 内部组织不会直接被烧焦 提高生存率
但在台湾 这样的树皮很容易吸收水气 替大叶桉引来杀机
台湾原生的雀榕 借由鸟类散布种子
潮湿软厚的树皮 对雀榕种子来说 是很好的发育环境
也因此 大叶桉的树干上经常能发现雀榕寄生
其他树种 树皮如果较光滑或不容易有水份 雀榕要发芽或长大就比较困难
但大叶桉上的雀榕长得特别快 几年后长大的雀榕会开始綑住大叶桉的树干
最后把大叶桉勒死 最后原本大叶桉的位置就变成雀榕了
8.白千层
https://reurl.cc/Gka2g3
跟大叶桉大约同年代引入 也大约是同时期被大量推广作为校园 公园树和行道树
相对大叶桉来说 白千层比较适应台湾气候 树皮虽然也会不断增厚
但饱湿度比较低 雀榕的危害降低一些
所以很多地方 可以看到一群已长得十分巨大的白千层树
不过同时期种下的大叶桉 多半已经消失 或是半死不活 只有少数变成大树
当作行道树主要的问题在于树干变粗的速度快
台湾树穴大多偏小 10~30年生长空间就到极限了
不过后来也因为树型其实不是很好看 所以近年来也不怎么流行了
(花有点像白色瓶刷 有些人觉得蛮可爱的 但比较少人特别去赏白千层花)
9.苦楝
https://reurl.cc/XX2KNE
台湾原生树种 耐风耐旱 在滨海乡镇可以长到大树的主要树种
很多学校和公园的巨大苦楝树可能很早就存在当地
春天会开满淡紫色花朵 不过因为颜色和天空有点像 所以有时会被忽略
略有香气 但要靠近闻才闻得到 偏偏树冠通常离地面有一段距离 所以闻过的人很少
苦楝的流行反而是这十年的事 早期被当作杂木
只有高速公路旁为了护坡和防风 有大量种植
除了早期田边到处长 大家觉得没什么外 另一个原因出在名字
苦楝 无论国语 台语读起来 听起来不是辛苦 就是可怜
所以住宅早期怕忌讳 都不种苦楝
近年来会流行 是因为推广原生种的关系
台湾原生种能当作赏花树的行道树种不是很多 苦楝是其中一种
(另外常见的是台湾栾树)
苦楝树型其实很漂亮 加上这十年 树木名称忌讳的问题已经不是那么严重
所以开始大量种植 产生的问题是较大的树木现在反而缺货了
(因为以前树苗商普遍不觉得这树种会流行)
另外苦楝是大型乔木 很多设计师还是低估了需要的空间 种在太小的树穴中
未来树木长大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10.阿勃勒
很早就引入台湾 每隔一阵子就会流行一下
https://reurl.cc/A19vmQ
最著名的就是金黄色一串串的花朵和挂在树上的黑色棍子状果荚
阿勃勒的缺点是不耐风 所以在台湾很容易台风过后折断
原生地是大乔木 但到了台湾 在长那么大前通常都折断好几次了
(另外不当修剪 也会让它树枝更容易断)
黑色果荚掉落造成的伤害较小 (通常伤害是被其他人拿来玩 打到人造成的)
不过会压过路面会留下黑色污痕 造成一些小困扰
还是比较适合种在避风的公园空间 当行道树种
台风过后灾损和落枝处理会比较麻烦
台中以南日照和温度才能开的比较壮观 台北的花况就没那么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