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中时 宋秉忠
2.完整新闻标题:
海峡中线有事 台将疲于奔命!
3.完整新闻内文:
共机3月31日越过海峡中线,大约20年前的1999年7月中旬,共机首次“故意”越过海峡中
线。
共机两次“故意”突破海峡中线都是因为政治原因:1999年是为了李登辉的两国论,现在
最大可能则是蔡总统过境美国并发表呛中言论。
所不同的是,1999年是两岸空军实力最悬殊的年代。台湾的IDF、幻象机与F-16等二代机
陆续服役成军,且配备剑二、云母等视距外中程空对空飞弹,而大陆空军新购的Su-27虽
服役但尚未形成战力,仍以歼七、歼八II等落后战机为主力,因此根本不是我方对手。实
力较量的结果是:我军保有海峡以东的空域。
但大家都忽略了,由于是李登辉主动挑衅,在美方的压力之下,我军被迫默认美军提出的
“海峡中线”,失去中线以西的空域。而海峡中线以西正是我空军健儿自1950年后以鲜血
杀出的一片天空。
时过境迁,两岸空军战力完全逆转,当我空军还在使用20年前的旧战机时,共军已经有了
超越我军二至三代的新战机。就以3月31日当天越过中线的歼11型战机为例,虽然是仿造
SU-27,但整体战力已超过SU-27,这还不包括更先进的SU-30、SU-35等战机。
因此,今后,我军若要确保海峡中线以东的制空权,难度比20年前更大,或者说是不可能
的任务。
即使共机不越过中线,改采消耗战,对于战机以外购为主的我军来说,压力更大。
根据国安单位公布的资讯:共机从1999年7月15日就开始在海峡中线以西巡弋,每天6架次
、12架次、24架次不等,从来没有停过;而且每年总架次平均在1千次以上,如1999年
1100次,2000年1200次,2001年1500次,2002年1300次,2003年1200次,2004年900次,
2005年1700次。
可想而知,我空军的战备时间、强度必定大幅增加,就算飞行员受得了,但战斗机经得起
这种耗损?特别是我们的战斗机主要靠外购,少了一架,就无法补充。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404000088-260301?chdtv
5.备注:
可怜的空军健儿 因为母猪喜欢挑衅而要累个半死 将帅无能 累死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