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LuDaiBoom (ⓂⓛⓁⓤⒹⓐⓛⒷⓞⓞⓂ)》之铭言:
: 啊啊啊啊啊
: 小妹刚刚
: 才知道
: 大家都唸齁一
: 不是唸齁ㄙㄚ吗
: 衣服不是唸ㄙㄚ ㄎㄡ吗
: 啊啊啊啊啊
: 台语怎么那么没规则啦
: q
那是你用华语思维才会觉得台语没规则
就像我们学英文文法也觉得明明有规则却常常都有各种例外
但其实对母语使用者来说根本不用背规则
华语的“衣(ㄧ)”
在台语里面绝大部分都是“衫(sann)”
注音大概是ㄙㄥㄤ
如果用大家看得懂的是“ㄙㄚ然后带有很重的鼻音”(但不是英文sun这种发音)
然后你说的“ㄙㄚㄎㄡ” 台语是写成“衫裤”(sann-khoo3)
很明显不是单指衣服,而是衣服和裤子
雨衣的台语
1.
相对道地的是讲“雨幔”(hoo7-mua)(ㄏㄡˇ ㄇㄨㄚ)
幔就是指披在身上的衣物
2.
还有一种说法是棕蓑(tsang-sui)(ㄗㄤ ㄙㄨㄧ)
就是早期农业时代在用的蓑衣
3.
或是有人会讲“雨衫”(hoo7-sann)
就是指雨天穿的衣服 雨+衫
4.
最后“雨衣”直接唸成台语“hoo7-i”就是被华语侵略的台语
也不是说不行啦
就是要学过华语的人才听得懂(不会华语的长者就未必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