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罗文嘉:民进党最大对手已非国民党,是独裁

楼主: LWong (人人期望可达到)   2019-01-31 13:53:29
“我希望所有人拿起你的武器、重拾你的装备,保护家园。这个武器不是刀和枪,是键盘
跟关怀,因为敌人(中国)不是刺向你心脏,是要霸占你的脑袋,这就是台湾很特别的一
个状况。”
我车上有一卷江蕙《初登场》,以前我不小心转到的时候,我儿子就会说“爸爸,你又来
了”,他就要转到他要听的歌、属于他现在的歌,后来有一次他跟我一起听,结果他说“
爸爸,这首风吹风吹,还满优美的”,现在他也在听呀,而且跟着唱,他说“爸爸,这首
歌好有感情”。这说明什么,若是想影响他、让他也感受到感情,你需要一点时间、空间
,你需要想办法也让他产生“这个不错”,我就跟他讲“你知道这首歌讲的是什么内容”
,那需要沟通,这种沟通对话是很重要的。
你若跟同样年纪的讲一样的事情,像是过去国民党的不正义、党产造成的(后果),我们
当然会觉得这毫无疑问是错的,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新的年轻一代选民不会如同我们、
有这么强烈的感受,那我们要怎么让他们知道?我觉得“沟通媒介”其实很重要的,这个
就是政治工作者要做的事情。
民进党秘书长罗文嘉:民进党最大的对手已经不是国民党,是独裁!
2019/01/30
https://buzzorange.com/wp-content/uploads/2019/01/0003-1024x682.jpg
“现在的政治人物严重失职,把所有对价值的主张论述机会,交给了名嘴。”
一语道破民进党执政后的困境,民进党秘书长罗文嘉曾是前总统陈水扁的文宣大将、重要
军师,但对 90 后的年轻人来说,却极其陌生,因为他已经 九年未踏进民进党中央党部
,直到 去年民进党在九合一大选中大挫败。
民进党的最大对手,从“国民党”变成“独裁”
“民进党最大对手,已经不是国民党了!”罗文嘉从败选中惊觉,当今台湾政治、政党,
竟没有站在共同目标上一致对外,让 他 一接到新任党主席卓荣泰电话,就答应搭上星际
列车、回到熟悉领域。
他说他 希望,他的孩子在未来很长的日子里,还可以呼吸自由空气、讲自己想讲的话,
可以享有前人努力累积的民主成果。 因为,当民主成为一种日常,对人民来说,谁党胜
选、谁执政,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反正只要不是共产党就好”、“所以我希望所有人
重拾你的装备,保护家园,敌人已经不是刺向你的心脏,而是要霸占你的脑袋”,上任秘
书长第一天,罗文嘉在脸书和专访中数度提及这段话。
可是,回过头来,我们真能派出一位“有远见的代言人”、代表台湾向国际社会说出立场
和主张?不是为了眼前的选举和选票,而是为下一个十年做准备?
民进党政府上任后,推出“前瞻基础建设计画”,名为“前瞻”内容却是“当下”,喊出
年金改革、转型正义等非做不可,最后演变成无数街头抗议、内耗不断,年轻世代对于政
府一桩桩美意,开始思绪混乱,结果就反映在选举选票上。2014 年,民进党拿下 13 县
市首长、还超过国民党 84 万票,2016 年蔡英文赢得总统大选、113 席立委绿营拿下
68 席“完全执政”;但才过了两年,就被蓝营全数翻盘,2018 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倒
赢民进党 121 万票。
民进党那个环节出了问题?
“前民进党穿草鞋,在街头跟社会融合,现在穿皮鞋进到庙堂,觉得自己很安全,自然会
有人帮我去讲、我不用自己讲,这是态度上的转变。”点破民进党与年轻世代的“沟通鸿
沟”,罗文嘉口中定义的政治工作者,显然有他的“理想型”。
昔日扁文宣大将,如何推倒民进党的“新世代”沟通藩篱?
时间回到 19 年前,陈水扁 2000 年当选第十任总统,罗文嘉先后出任行政院文建会副主
委、北市立委、客委会主委;更早前,陈水扁担任台北市长时,年仅 28 岁的罗文嘉,就
被派任北市新闻处长兼任发言人,成为全台最年轻政务官。
当时不少人夸罗文嘉是“创意、行销点子王”,因为他善沟通、主导议题与应对媒体,还
翻转民进党包袱,“1994 那年 民进党被冠上‘暴力党’、‘台独党’,我们用各种方式
去跟年轻人沟通,不到四年成为所有政党中,最得到年轻人支持认同的政党”; 但是,
现年已经 53 岁的他,还懂年轻世代吗?那个对政治工作者的“理想型”,如何在顾及选
票、维持党的品牌形象之余,又回应青世代焦虑?
罗文嘉没有给天花乱坠的解方,他坦言民进党“需要时间”,得先进行社会沟通、厘清问
题,再进行内部沟通,找出战略目标、制定战术,并重用新世代作为团队成员,一起搭建
沟通平台,这是他回来的重要使命,“很多人把年轻人简单化,认为年轻人喜欢新鲜、噱
头,但 年轻人只有重视更多深层、底层够厚的东西,才不会流于浅层,浅层很容易风一
吹就没了。”
作为民进党中生代后段班,罗文嘉对台湾未来的忧心很直白,因为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大
一新生,可曾是个忠党爱国的“小国民党”,但最后亲眼见到 国民党独裁的可怕,知道
台湾用尽力气才走到民主今日,所以他 这次回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他的孩子永远不必
走回头路。
“我一直是忠党爱国的好学生,那个党不是民进党,是国民党,虽然我不是党员,可是从
小受党国思想教育;后来种种政治学的基本 ABC,对照台湾当时的政治环境,我才发现‘
我们被骗了’。”
戴季全(《报橘》社长戴季全,以下简称“戴”):大概从太阳花之后,这一波年轻人包
含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会关心政治,一直到现在都还是高度关心,那时候秘书长您在念大
学或高中时,政治氛围是怎样?
罗文嘉(民主进步党秘书长,以下简称“罗”):我是在解严前、1985 年进台大,高中
以前我一直是忠党爱国的好学生,那个党不是民进党,是国民党,虽然我不是党员,可是
从小受党国思想教育,我相信,国家就等于政府、政府就等于政党、政党就等于国民党,
三位一体的观念。我启蒙得晚,不像现在很多朋友,在高中阶段或国中阶段,就已经有很
多的资讯,尤其在乡下非常封闭,资讯大概只有国家给的,是一套系统性的意识型态教育
,我很认真的相信。
我念师大附中参加的第一个社团是“三民主义研究社”,一直到我高中毕业,还是这样的
情怀,包括那时候唸的书,我喜欢念民国时代的散文、小说、民国史,我最常去的地方是
光华商场,现在光华商场拆掉了。那时光华桥下面都是旧书摊,我最喜欢去旧书摊翻一本
一本旧杂志,其中一个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一本十元,我会买一大叠,所以我对民国史
和民国的战士、或者不是正史的野史都摸得很熟。这样就看得出来,我的基本意识型态,
在那个时候是怎样的状态。
进台大,对我来讲是很大的冲击。大一我住台大男 4 舍,在现在法律学院、徐州路附近
,除了一个会计系一年级室友外,其他都是学长,我们那间男宿舍其实还满有名气,因为
有李文忠(《BO》编按:现任退辅会政务副主委,就读台大期间曾主导学生运动,因向学
校据理力争而遭校方退学)。李文忠是我们的学长,那时候在台大搞反抗运动是他、或是
他的学弟,我住进寝室之后才发觉,学长讲的东西我们听不懂,我记得他们在讲“亚细亚
的孤儿”、讲吴浊流、或讲 228 这些台湾历史,跟我以前接触到都不一样,带给我很大
的冲击,这种冲击大概折腾了上学期、到过完下学期,我都还没有完全修正过来。
我印象很深刻,政治系大一上学期快结束的那个冬天,是台湾一场选举,我忘记什么选举
,开票的那天,我跟我们班上同学小马(编:马永成,总统陈水扁任内的总统府副秘书长
)、郭淑媛、王秀卿, 我们去永和一家牛肉摊还是水饺店吃晚饭,电视在开票,大家就
说“为什么国民党要这样”,但我还是觉得应该要支持国民党,小马说:“你怎么是个小
国民党呢”,我说:“对呀,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呀”。
但是到了下学期,我开始转变,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是台大发生“李文忠事件”。
李文忠被台大退学,因为他是一个异议学生,(学校)觉得要赶快把他赶出去,然后李文
忠不愿接受这种结果,就在傅钟底下绝食抗议,以往台大校园不太有这种情况出现。
我被叫去现场听李文忠和其他学长演讲,我记得,一开始我站在很后面、不太敢靠近,但
听听一听,觉得满有道理的。那段时间是我的启蒙改变,从一个相信国民党党国教育的忠
党爱国好学生,到觉得自己不该相信这套东西,去找书看、去研究、去分析;当然也跟我
后来知识的成长有关系, 因为念政治系,会念基本的政治学,政治学会讲权力分立以及
言论自由、基本人权,种种政治学的基本 ABC,然后这些 ABC 再对照台湾当时的政治环
境,我才发现“真的,我们被骗了”,所以我是从那样的过程中觉醒,然后被启蒙,最后
参与行动。
戴:当时您的这个觉醒是“个案”?还是说有个世代上的(转变)?
罗:我觉得是通案,我只是一个其中例子,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他可能不是念政治系,
可是念外文系、或念历史系、或畜牧系,但是因为校园的环境(影响),其实同学之间会
互相影响的,当我在这种环境中被影响,后来我们影响学弟妹。我们今天去看台大的某些
反抗传统,其实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头,有人做先锋,然后撒下种子,然后种子长出来、
越来越多,一直到我离开之后。
那一年我大三升大四,台大终于开放普选,第一届的学生会普选,我是代表“非国民党”
,因为国民党一定会有它所运作的候选人出来选,我们还差距满大的得票,然后我就成为
第一届的台大学生会长,所以是这样来的。
戴:当时除了台大校园以外,整个社会的架构跟氛围是什么?
罗:那时刚好是解严前后,台湾社会开始出现“520 农民运动”,就是在我念大三或大二
那一年,还有“消费者保护运动”,所以我们看到真正的社会运动,那个时候是刚刚开始
的,尤其“520 农民运动”非常激烈。
农民从南部上来台北,抗议“国际贸易自由化”对台湾农产品的影响、产生的后遗症,那
个时候的统治者,对抗这些手无寸铁的农民,不像现在这么文明。那时候还是维持一个相
当威权的模式,所以那一年 520,那个晚上,在现在的忠孝西路,抗议的农民、参与的学
生在街头,被打得很惨。我们现在(回去)看那个时候,都还会觉得这怎么会是台湾,是
真的打、在街上追着打,整个忠孝西路,像在北京一样,头破血流式的打,非常惨。
戴:所以不管是台大校园内或整个社会,都有这样的变化,你后来就顺着这个思想上的启
蒙路径,开始从政?
罗:一开始,只关心“校园民主”、“校园的问题”,譬如说审稿制度、言论自由。
我大三的时候是“代联会”(编:学生代表联合会),那时候我是代联会学术部长,负责
安排所有台大内各种代联会举办的活动。我记得那年,我们拍了一系列直接谈“台湾当前
政治敏感问题、统独问题、国会改选问题、司法改造问题”,还有“文化教育问题”的活
动,我们想邀不同意见进到台大来,当然不会被允许,所以我去跟课外活动组主任,还有
训导长折冲,他不准,但我们要办,最后就妥协让一步,他说“好,可以,但是你必须用
座谈的方式,不能只有一方意见”,我说“没有问题”。
那一年,我们在在台大体育馆办第一次统独辩论。台大体育馆很大,我记得我邀请赵少康
跟谢长廷来辩论,整个台大体育馆挤得全都是人,看他们两个辩论。然后第二场,应该是
讲“国会改造”,陈水扁、还有好几位,就是通常会有四位,二加二不同立场的辩论,连
续办了几场。
那是那个年代的第一次学生运动,尝试跟外面的社会运动、还有更敏感的政治改革运动,
挂勾结合在一起。
戴:人都是满的吗?
罗:都是满的,而且完全是超乎想像之外的,没有现在网络可以直播,那还是录影带、
VHS 的录影带,所以绿色小组(《BO》编按:于 1986 年 10 月成立,以记录社运活动为
主的摄影团体,透过非正式管道发行录影带,散播社运讯息,是 1987 年解严前后,比较
有代表性的“小众媒体”)就是一个公司来拍,那时候党外就是卖录影带,拍了之后拿去
卖,结果那一卷卖得非常非常好,有在那个年代的人,你们一定看过那一卷(录影带),
因为那卷辩论得非常精彩。
我今天早上才在讲说,政治人物本来就应该勇于站在第一线,跟社会沟通,尤其当你在少
数的时候,你更不能放弃沟通的机会,你只有不断沟通、才能说服,才能争取支持,以前
演讲是、文字也是、党外杂志也是、街头行动也是,每一次的行动都是在不断沟通说服、
不断沟通说服,把讯息输出去。 现在的政治人物、现在的政治工作者是严重失职,因为
把这种所有对价值的主张论述的机会,交给了名嘴, 这是不一样的层次。
“现在的政治人物、现在的政治工作是严重失职,因为把这种所有对价值的主张论述的机
会,交给了名嘴,那这是不一样的层次;我觉得这是态度上的转变。”
戴:就您的观察,政治人物是因为技术上跟不上网络时代,还是有某种专业上面的、态度
上的不足?
罗:我觉得可能都有吧! 当然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可以克服、技术可以学习,最重要
是态度、心态, 以前民进党穿草鞋,现在改穿皮鞋,以前是在街头跟社会融合,现在进
到庙堂之内、在围墙内,就觉得自己很安全、很舒适,一切没有问题,或是我假手其他方
式,自然会有人帮我去讲,所以我不用自己讲,觉得自己角色改变了,我觉得是这个态度
上的转变。
我曾经在这样的权力体系里待过,我大概知道那种感觉是怎样,那就是人的盲点,因为你
每天碰到的不是人民生活中的问题,你碰到的不是各种挑战,你得到的资讯是透过公文写
上来,那些文件基本上跟你是没有情绪的,它只是告诉你什么事情发生,跟我今天碰到你
跟我讲、或我真实体会到,对内心的冲击是不同,冲击程度不同,你对这事情的判断就会
不同,所以我觉得不是技术问题,我觉得是环境带来态度、心态上的不同,加上技术也变
新了,但技术变新了,你若没有引用一批懂这些新技术的团队或年轻人,你当然就会脱节

我举个例子讲,我今天早上才跟我们部门开会,讲到民进党这几年,年轻的族群好像对这
个品牌或这个政党,感觉比较遥远。1994 年,我在台北市政府工作(《BO》编按:罗文
嘉时任台北市政府市政中心主任),在那之前,民进党被冠上“暴力党”、“台独党”,
所以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也不是太好,还有妇女(支持度)也不是太好,可是在 1994 年
我们进去(市政府工作)之后,决定把我们最弱的“修正补强”。当时我们用各种方式去
跟年轻人沟通,在不到四年的时间,民进党成为所有政党中,最得到年轻人支持认同的政
党,而这样的状况维持至少有十年。
戴:但现在有个说法,台湾最大党是“讨厌民进党”?主要原因是秘书长刚刚讲的,心态
上跟不上年轻人吗?
罗:我觉得是一种距离,因为你已经从街头、社会,进入到庙堂、在围墙内,你当然不知
道大海里头的状况,我用个比喻来讲,在围墙里面只有池塘,池塘里面只有观景鱼,你没
有到围墙外,围墙外才是大海,“大海里头的世界”你在里头怎么会知道;简单讲,你不
游到大海,你就是把所有好的鱼、大的鱼、特殊的鱼种,拱手让人,你自动放弃大海里丰
富的资源,就是这么简单。
我刚刚讲的(要让年轻人认同),第一个是态度,第二是你要重用一群跟这些族群、跟社
会紧密互动的人,来成为团队。
1994 年,我们能够被重用,其实在那个时候是很不容易的,我那时候才 27、28 岁,可
是我已经可以负责整座城市,包含城市里所有节日活动规划、所有城市行销。当我是这个
年纪,我做出来的自然就是这个年纪的感觉,你要我现在做、我做不出来了,因为我现在
50 岁,50 岁怎么跟年轻朋友在一起,我怎么会想要跟你们在一起,我也做不出你们的
东西,我也讲不出你的话,我也没办法融入到你们的生活。
有时候跟年轻朋友去唱歌,我们的存在就像很“奇怪的雕像”在那边,所以最好赶快自己
摸摸脸“你们玩吧”,我现在为人父、有两个孩子、50 几岁,我现在最懂的是“大叔的
生活世界”,当我一讲“大叔的生活世界”时,像我这样的年纪、这样生活经验的人,就
会说“对,那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要烦恼孩子,很痛苦小孩为什么不写功课”,然
后,我们操心的就是这些日常生活,除了孩子之外,我们的爸爸妈妈年纪比较大,所以像
我们这个年纪、到中年之后,是蜡烛两头烧,你有下一代要照顾,你有上一代要照顾,然
后你有家庭要顾、你有事业要顾,这时候事业也是需要投入的,所以, 我现在当然最能
够讲出、属于这个“世代团块”的问题焦虑跟心情;那么同样地,就需要一个小我 10 岁
、20 岁的年轻人,扮演跟他们相同世代沟通对话(的角色),我们必须要搭起平台,要
让更多年轻朋友进到工作领域。
戴:你说的这个年轻化,在党的目标来看,有包含吸收年轻党员吗?
罗:我觉得民进党重点不在党员,民进党有 26 万党员,但民进党选票远远高于党员数,
党员比例非常低。
所以,重点不是党员,重点是这些投票支持你、认同你这个政党的朋友,他如何透过一个
方式能参与,觉得那是“我们一起的事”,就是“我们的党”,而不是“你们民进党”跟
“我们”这是不同的,我觉得是那个平台要搭起来,这也是我必须要做的工作。
“在经过这一次大败之后,我们回到常态,顾好政党的形象品牌、做好售后服务和保固服
务,为下一次推出下年度的大展产品,做事先规划研发。我们需要时间,先进行社会沟通
,再做内部沟通、建立平台。”
戴:在这个架构下,我感觉到民进党的党政好像有点“本质上”的微妙变化。总统是当然
党主席,是为了让施政顺利,但又是党主席又是总统,国会跟行政院的权力分立的实质意
义,其实又不太大。这次卓荣泰担任民进党党主席后,您有感觉到:总统有想法或意见上
的干涉吗?
罗: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跟总统见过面,也没有通过电话,然后坦白讲,我也不是很在意
她的想法,我会站在党作为一个党的存在,一定有它的价值跟立场,来决定哪些事情要怎
么看。别人问我,你认为这次候选人要怎么样,我会谈“我认为这组候选人有什么强项、
长短处”,民进党不是独裁政党,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不是一家党,所有的总统当选人一
定有任期,所以你下来之后,会有新的一代上来,我不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党,党的
思考必须更长远。
总统过去兼任党主席,可能大部分没有去想党的角色,反而他做好自己总统的事情,等到
他卸职再来想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这样。可是,今年的状况不是这样,卓主席在蔡主席
之后,他是在党的体系下、经过普选产生的;而不管是院长、总统或部会首长, 我们的
从政同志就像是我们品牌底下的产品,任何产品有问题,我们还是要做售后服务,因为下
一次要选的时候,人家还是看这个品牌,而售后服务和保固,基本上就是党来承担的。
就像卖手机一样,产品每半年、每一年就是会换的,甚至我可能要开发新产品,所以我当
然要关注这个品牌的价值,不能只被现有产品拉着走,我觉得这是一个角色上、很重要的
再一次调整。在经过这一次大败之后,民进党回到常态,顾好政党的形象品牌、做好售后
服务和保固服务,为下一次推出下年度的大展产品,做事先规划研发。
戴:接下来,秘书长您和卓主席,对于民进党的产品有什么样的规划或计划?
罗: 坦白讲,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把问题先一一厘清,厘清之后,花时间去建立平台跟
沟通。 除了社会沟通,更重要的是内部沟通,社会沟通好、内部没沟通,可能更惨,因
为人家看到会质疑你为什么内部是这样,你们问我的问题,我们内部也要讨论,不是我说
了算,要进行内部沟通。
所以,我订的节奏就是,第一周进行社会沟通,第二周进行内部沟通,经过沟通之后,找
出我们的战略目标、制定我们的战术,然后赶快认真做。
戴:去年败选后,有些人检讨选民讨厌民进党的一个原因是“年金改革”。年改结果是多
缴少领、延后领,社会大众对年改的印象认识是,如果在十年内年金没再做一次改革或调
整,25 年后就会破产。我今年 40 岁、有两个小孩,25 年后,不就是我们正在生养小孩
的这一代 65 岁准备退休时?当我退休准备要领退休金时,我们的退休金系统就破产了。
反对年金改革,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在关心真的有在台湾生养小孩的人”。我其实想不出
来,有谁是比在台湾生养小孩的这群父母,更关心台湾未来的?因为这群人是最关心台湾
永续的一群人…
罗:没有错!你是比较年轻的爸爸妈妈,我大你大概 10 岁,但是我们基本上没有老到要
进坟墓,我们的小孩也没小到需要我们陪伴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会比任何人更在乎,所
谓永续长远的事情。
所以,你讲的没有错,但其实不只年金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来讲“少子化的问题”,这在
我们这代可能还好,因为人多、上一代也有留一些东西,但到我们下一代的时候,就会出
现问题,他们的小孩、也就是你的孙子,就会更惨,因为足够生产的人口太少,具有生产
力的人口太少了,然后,医学发达又活得很久,所以负担是不是更重。
“‘前瞻预算’基本上名字是前瞻,但内容是当下,是当下地方政府最想要做的。十年、
十五年、二十年的计画,不容易出现在我们目前多数以‘选举为考量’的政治人物的思考
范畴里。”
戴:所以这个巨大的问题,包含人口结构、少子化的问题,为什么政府不尝试回答?我举
例,当小英政府一开始提出“前瞻基础建设计画”的时候,因为它叫“前瞻”,所以大部
分年轻世代会觉得你是要做未来计画,但结果内容却是讲“轨道”,我们其实不是反对轨
道,我们只是期待别的东西,我们没办法把“轨道”跟“前瞻”做连结。
罗:这个计画通过的时候,我也还在民间,依我的政治经验判断,我想现在应证了。“前
瞻计画”的背景来源,跟每个县市的地方政府建设有密切关系,因为地方的财政不足,它
需要中央的资源,但中央的常态预算在一般的补助款里都有设定,所以最后要用“特别预
算”,那特别预算就要冠个名字,这个名字就叫“前瞻”,然后再把那些建设做分类,譬
如说交通轨道建设、绿能建设等。
那怎么应证我讲的呢?你看这次的大选完,前瞻今年的预算审的速度特别快,为什么特别
快?那时在骂前瞻预算、批判前瞻预算的国民党员,这次都百分之百、毫无保留的支持,
因为县市长改选后,都变国民党的县市长了,所以这就应证我讲的,“前瞻预算”基本上
名字是前瞻,但内容是当下,只是当下地方政府最想要做的。
这就回到第二个问题,你刚刚讲说“是不是看得够远?是不是叫前瞻?”地方政府因为选
举,他们希望快速看到成绩、快速看到成果,所以项目里头有很多硬件建设,软件的文化
基础工程是软实力,在这里不容易被看到,只有硬实力是具体看得到。当具体看得到,对
进行中的选举来说“你看你看,我做了什么事情”,就不会是太遥远、未来要注意的东西

但我们刚才讲的,年金改革的问题、少子化的问题,或是长期台湾两岸国际、地位与安全
的问题,甚至台湾能源,包括核能问题、绿能问题、再生能源等等问题,这些其实都是属
于长远规划的,它可能不是四年八年, 它可能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计画,就不容
易出现在、我们目前多数以“选举为考量”的政治人物的思考范畴里 。而这个问题,影
响最大的就是年轻世代,但是年轻世代不见得看得那么清楚,因为现在政策沟通很容易被
掩盖、很容易被其他东西转移了,那“问题的本质”后面就看不到。
更进一步,很多人把年轻人简单化,说年轻人就是喜欢新鲜、喜欢新奇、喜欢噱头,然后
以为这样就是对年轻人的重视,却忽略其实我们应该跟年轻人讲,跟他们有相关、是要有
内容的东西,你不能一直喂方便面,你应该也要告诉他,在食品里头,有很多他跟土地产
生连结,具有卫生、健康、安全又带有浓郁情感的食物,你应该跟他们也谈这些东西,不
是永远觉得年轻人就是喜欢吃科学面、就是喜欢吃美式炸鸡。
我觉得这是慢慢改变的,年轻人也只有重视更多深层、品质、底层够厚的东西,才不会流
于只是很浅层的东西,浅层跟浅薄的东西很容易风一吹来就没了。
戴:不过,从去年选举结果来看,很明显前瞻计画这样的措施,并没办法有好的反应在选
举上,因为如果“前瞻”成立,去年应该大胜不是大败,所以这个落差,民进党跟执政当
局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了吗?
罗:任何一次的投票,或者地方投票,都是最好的直接民调,就告诉你说“你以为哪些东
西有效,其实不见得有效”,因此对政治人物来说,必须很认真很残酷去面对和解读这些
数字。
社会已经非常多元了,从年龄层来讲,以前我们会用十岁做一个划分,现在可能三到五岁
就做一个划分,区域也是一个考虑,教育程度也是一个考虑,你原来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
考虑,所以考虑要素非常多元,形成一块一块的,真的叫多元,没有一块很大的东西。因
此,我们原来以为,以硬件建设为主的地方建设思维,可以满足全部,结果不是,不是说
没用,但它可能满足一小部分,可是其他的那么多份、那么多块,你却忘记去做。
我们这个世代,或是我们更老的世代、在做决策的世代,他们关心他们的世代历史,还没
解决,那是他们的历史、他们重视,从年轻以来就很重视,所以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处理,
有没有错?没错,(逻辑上是通的),可是事实是这样,这些东西对年轻一代选民来讲,
那是你们历史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是我现在每天生活的剧本,我剧本不是这样写的,那是
你爱看的戏,不过我在看的东西、不是我在听的歌,当你还在听某某的歌的时候,我现在
听的是谁谁谁的歌,其实就是这样子,你用音乐来比喻就知道。
我车上有一卷江蕙《初登场》,以前我不小心转到的时候,我儿子就会说“爸爸,你又来
了”,他就要转到他要听的歌、属于他现在的歌,后来有一次他跟我一起听,结果他说“
爸爸,这首风吹风吹,还满优美的”,现在他也在听呀,而且跟着唱,他说“爸爸,这首
歌好有感情”。这说明什么,若是想影响他、让他也感受到感情,你需要一点时间、空间
,你需要想办法也让他产生“这个不错”,我就跟他讲“你知道这首歌讲的是什么内容”
,那需要沟通,这种沟通对话是很重要的。
你若跟同样年纪的讲一样的事情,像是过去国民党的不正义、党产造成的(后果),我们
当然会觉得这毫无疑问是错的,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新的年轻一代选民不会如同我们、
有这么强烈的感受,那我们要怎么让他们知道?我觉得“沟通媒介”其实很重要的,这个
就是政治工作者要做的事情。
“我希望所有人拿起你的武器、重拾你的装备,保护家园。这个武器不是刀和枪,是键盘
跟关怀,因为敌人(中国)不是刺向你心脏,是要霸占你的脑袋,这就是台湾很特别的一
个状况。”
戴:我可不可以这样讲,现在民进党的对手,很可能不是现在的国民党,比较像是对岸,
它甚至可能也不是政权上的,而是政治体制上的“独裁与民主”?
罗:以前台湾对抗的是国民党,因为国民党独裁,所以你需要民主生活,但经过民主化、
政党轮替几次之后,其实你会发现,哪一党执政并没有影响,也没有那么惨,选举前你会
讲你不喜欢哪个党,但是日子还是一样过,那就是“民主的日常生活”的常态。
但是,台湾在接下来的选举里面,碰到的不是这个问题了,因为台湾跟其他国家不一样。
台湾在没有多少海峡距离的状况下,对面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大到连美国都怕它
了,然后这国家一天到晚说“你是我的”、“如果你不接受我跟你讲的这套、不是共识的
共识,我就不给你怎么样”、“如果你再怎么样,我的飞弹我的武力绝对不会放弃”。这
个时候我们要思考,如果台湾是正常国家,但这个国家拼命要把我们纳为它的一部分,台
湾所有内部竞争的政党,都应该一致对外,对内的时候,我们是互相公平竞争,就像一般
民主国家。
美国在这方面表现很清楚,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党竞争非常激烈,那攻防不亚于台湾的蓝
绿竞争,甚至国会冻结全部预算,你白宫、政府必须要关门,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但是
当它面对来自所谓“恐怖威胁”,或是不要讲恐怖威胁,讲它们部署在全球的国家安全战
略,你看民主党跟共和党基本上立场一致,不会有太大变化;即使选举前,共和党对哪些
东西有很多意见,要求要撤或怎样,但最后它都不会影响到国家利益。
台湾也是一样,台湾会比美国或任何国家更需要有这种(一致对外的)共识,可是问题是
“我们现在是这样吗?”有天我一个朋友说“你们民进党现在好可怜唷”,选得那么惨,
一下要对抗两个党,你不是要对抗一个党,你是要对抗两个党,然后你现在发现,进来的
已经不是飞弹,是银弹,所以我在脸书上写说:“我希望所有人拿起你的武器、重拾你的
装备,保护家园”。这个武器不是刀和枪,是键盘跟关怀,因为敌人不是刺向你心脏,是
要霸占你的脑袋,这就是台湾很特别的一个状况。
戴:银弹会有用,是我们的内政太弱。我现在去问年轻一辈:“你有没有什么偶像”、“
你想当什么企业家?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或是“你向往什么样的工作?”大部分是答不
出来的,对他们来说,只是找下一份工作,不像我们小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理想的工作,
当然有点不切实际,譬如说太空人、有些人会想当歌星、有些人会想当运动选手,但是现
在好像没有这个东西?
罗: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差别,我那个时代或是你那个时代,其实基本上,社会价值
鼓励年轻人创新创业,鼓励年轻人搞怪颠覆,基本上,那时候的“大人世界”容许甚至乐
见年轻人这样子,但我觉得现在又有一点趋于保守,年轻人稍微一出头就会有“你凭什么
”,譬如说“戴季全你凭什么怎么样”、“这个人你凭什么怎么样”,这是完全不同的一
种风气。
我 20 几岁进到台北市政府工作,很少有这种风气,但基本上还有另外一股力量,就会说
“你为什么不给他试一试呢?”“你为什么要只用年纪看待他?”后来经过一两年,他会
说“你看,他做得很好”,但我觉得现在这两个力量刚好颠倒,有一群会说:“社会应该
要鼓励年轻人创业”,可是另外一种力量又说“他凭什么?”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人生的意义不是你最后结果、有没有达成梦想,而是在追逐梦想的过程,才是人
生的意义。我经过学习阶段,大学毕业或是我退伍回来,我终于踏入社会,才要开始我真
正人生旅程的第一站,这是一个真正的做梦,如果年轻人不敢做梦,社会完蛋、人生也完
蛋,年轻人应该比任何世代都要勇敢做梦。
如果你仔细比较,我们那个年代的物质基础也没那么好,但我们的精神力量很强,不过现
在是精神力量很弱,物质基础也不怎么样,我觉得这两个因素交错,造成整个的低落。当
然,物质基础会造成这样是有原因的,这不是经济的结果,通常是长期掉下来,所以为什
么需要有远见的政治家,为什么需要有能够看得更远的、稳定的文官系统跟政府系统,他
不是在解决和面对眼前的问题,不是为了眼前的选举、抢眼前选票,他是看到政府运作,
如何为下个十年做准备。
我很希望民进党也不要掉到“因为选票输了(就只炒短线)”,内政很重要,我们负责任
、我们应该要即时做更多长远、未来十年东西的基础,那个东西虽然不是我们收成,但那
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影响 ,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其实有时候,你不是一定要透过短
线的政策,来得到人民支持,因为那个东西是镜花水月,你更重要做的是,你整体给人民
的感觉,你整体给人民的感觉,那是感性大于理性,理性让它表现在更长远的政策规划和
擘划上,感性表现在每一天每一件小事情上,我这观点跟很多人不一样,但是我是认为应
该这样。
戴:以前民进党有个东西叫《十年政纲》(编: 民进党执政后,对未来十年的政策蓝图
与行动纲领),它已经不见很多年了?
罗:《十年政纲》应该是已经进到现在的国发会系统,国发会系统把“十年政纲”转为四
年六年的国家发展计画,国家发展计画编列在每一年的年度预算中,这是政府运作的部分
。我在想,可能是这样的运作比较欠缺沟通,他们有时候会觉得社会看不到,但社会最后
对你的印象,是来自很多小事,《十年政纲》真的认真讲,老百姓其实不爱听,老百姓会
爱什么事情?很多小事情,很多新闻上的小事情,小事在经过媒体、名嘴或网红的种种讨
论后,就变成大事情,大事情就会影响到你政府的政策?因此,我才会建议政治人物,应
该试着把每项政策背后的价值,不要放弃有机会多做沟通。
戴:我感觉起来,我们认识的国民党,跟你们认识的国民党不一样,我们顶多觉得国民党
有些好笑,它其实是无害的,然后有点迟缓,是在这个比较基准下,民进党才被讨厌的。
所以,你们当时怎么看待当时的国民党?
罗:那时的国民党是恶霸,不是愚蠢、不是天真,是恶霸,它随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
爸就告诉我,你要参加这些运动,你就像一条鱼一样,要煎你、翻过来翻过去都随它,就
是这种感觉,你现在不会觉得国民党具有这种力量,可是在那个年代,国民党就是这种力
量,就是跟现在共产党很像,你这样想就对了。
戴:是不是像《小叮当》的技安那样,一直在霸凌?
罗:对,是没错,但后来是因为政党轮替,国民党失去一些东西,它才突然不知道怎么办

戴:因为有技安,所以阿福就稍微还好,但是技安不见了、不知道为什么在这过程中消失
了,所以整个故事里面,最讨厌的家伙就变成阿福,民进党大概就是这个样?
罗:所以,民进党不能当阿福,民进党是大雄、当然是大雄,所以你要想,为什么我们要
重新找回这个政党形成的背景精神,假设是大雄这个角色,但不是技安,也不要变成阿福

“‘内阁制’的好处,是避免一个人独裁决定。不过,体制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正
的重点是‘公民社会成熟与否’,如果公民社会成熟,对这些政治人物、政治部门、政党
或政治力量的节制就够。”
戴:最近,前行政院长赖清德和台北市长柯文哲,都有提到“内阁制”跟“总统制”的问
题,这是让整个行政系统的运作有点破碎的原因吗?然后内部协调沟通有点不一致,甚至
有权责不相符的问题?
罗:这牵涉到修宪的层次,但基本上,我们政府体制是维持所谓“双首长制”。
以前的“双首长”,总统负责两岸、国防、外交,角色是凝聚国内共识,他不介入内政,
内政是行政院长,所以,以前的总统要提名行政院长,还要经过国会同意,但是后来在有
一年的修宪中(编:2004 年中华民国第七次修宪),把“(立院对阁揆的)阁揆同意权
”拿掉,拿掉就差很多,它整个就不是“总统作为对外象征团结的架构”,变成颠倒过来
接近“总统制”,行政院长变成只是一个统合部会的院长而已,这个基本上,跟原来设计
就有些不同。
如果问我要不要修宪,国内当然很多讨论,到底是要朝向接近“内阁制”,还是接近“总
统制”,即时是“双首长”也有往哪一个倾斜,我当然有自己的看法,但 比较多人认为
,在一个需要多元意见的整合状态之下,是要走“内阁制”,因为“内阁制”的好处,是
避免一个人独裁决定 ;“总统制”就是选完后、你那一刻投票选给他后,他就是王了,
国会节制不了他,虽然可以透过国会的预算行使(杯葛),美国就是典型的总统制。
所以很多人认为,台湾应该走向比较偏向“内阁制”,即时是“双首长制”,只要国会具
有“阁揆同意权”,这个总统基本上就是负责两岸外交,虽然他“阁揆提名权”,但提名
后也要经过国会同意,那国会就具有一定的节制力量,而且如果这个时候,国会跟总统所
属政党不同,那显然总统就必须要提命一个、在野国会也能接受的阁揆人选。
不过, 体制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觉得真正的重点是“公民社会成熟与否”,如果
公民社会成熟,对这些政治人物、政治部门、政党或政治力量的节制就够 ,公民社会不
成熟,你今天换任何制,问题都存在,只是换个姿势出现而已。那公民社会的成熟与否,
以前大家强调所谓的第四权“媒体”,但现在媒体是在四权中弱化最快的。
作者: tantamount (ta)   2019-01-31 13:54:00
反观柯还在跪舔中共
作者: rednah (abc)   2019-01-31 13:54:00
228快到了 民进党快找人出来哭一哭 总统大选就赢了
作者: ngalay (*)   2019-01-31 13:54:00
民进党自己就是独裁
作者: Tchachavsky (柴)   2019-01-31 13:54:00
二月到了 要开始哭了自由民主 民进党做主
作者: mp4vu06 (茶老板不卖茶)   2019-01-31 13:54:00
.........
作者: squeakywheel   2019-01-31 13:55:00
dpp老爱靠假想敌吹票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3:55:00
台湾就是民主自由v.s极权独裁 两大势力在搏斗 白痴都知道站
作者: Tchachavsky (柴)   2019-01-31 13:55:00
民进党要取代KMT成为反共堡垒 民族灯塔
作者: cycling (来咬我啊笨蛋)   2019-01-31 13:55:00
这是八卦不是政黑 88
作者: catwalk456 (巴黎草莓)   2019-01-31 13:56:00
哈哈,现在快二月了,眼泪悲情是该酝酿一下了
作者: morphology (变形国策顾问1号)   2019-01-31 13:56:00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3:56:00
民进党是独裁的话 三楼你已经消失了
作者: F93935 (帥氣小書生)   2019-01-31 13:56:00
太长了 不过罗文嘉真的是扁系强将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3:57:00
还由得你在ptt碎嘴
作者: yak141 (自由式)   2019-01-31 13:57:00
民进党有民主吗?当初修劳基法那个吃像,党意大于一切
作者: machiusheng (Mike Ma)   2019-01-31 13:57:00
不舔冥禁洞 就是5毛
作者: alonzohorse (阿隆索豪斯)   2019-01-31 13:58:00
劳基法跟核电挺像独裁啊
作者: catwalk456 (巴黎草莓)   2019-01-31 13:59:00
民进党如果当初没有反国民党的话真的会搞独裁,
作者: data1728 (陈阿兔..^^)   2019-01-31 13:59:00
说劳基法修的不好的人大概他老婆都跟别人双修吧
作者: m50205811 (崴)   2019-01-31 13:59:00
民进党比国民党更像共产党
作者: deann (古美门上身)   2019-01-31 13:59:00
民进党自己不就是最大的独裁 硬砍七天假
作者: pitalvlu (pital)   2019-01-31 13:59:00
等你握方向盘不是载着幸福而是工时再来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3:59:00
你到底懂不懂民主啊 修劳基法你可以不支持 哪一点违反民主原则 不支持就是不民主这样
作者: DIDIMIN ( )   2019-01-31 14:00:00
KMT 现在就只是共产党的附随组织,整天配合演出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4:01:00
你讨厌民进党2020可以不投他 让别人执政或是当立委
作者: Anvec (乡民)   2019-01-31 14:01:00
民进党就是独裁
作者: zeldo (瓜拉度)   2019-01-31 14:02:00
是不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独裁是什么?
作者: Anvec (乡民)   2019-01-31 14:02:00
他们会发动所以党工攻击批评他们的人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4:02:00
民进党要是共产党 你他妈嘘文我保证全部关进集中营
作者: reuentahlv   2019-01-31 14:03:00
看来Dpp要流行背骨风了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4:03:00
在推文碎嘴就是你自打脸的证据
作者: pitalvlu (pital)   2019-01-31 14:03:00
不只是名嘴 底下议员立委官员 X话一个比一个多
作者: data1728 (陈阿兔..^^)   2019-01-31 14:03:00
独你妈的臭鸡掰
作者: zeldo (瓜拉度)   2019-01-31 14:04:00
一堆玻璃做的,被正常质疑就说是批斗,就说是独裁?到底?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4:04:00
发动党工骂人就是独裁喔 太温柔了吧 我要是独裁一定把你们关到漏尿
作者: rareair   2019-01-31 14:04:00
一堆嘴独裁的白痴在自打脸耶 跟红卫兵骂人绿卫兵有87趴像
作者: AMADA (C1)   2019-01-31 14:04:00
别出来丢脸
作者: darkholy (keep silent)   2019-01-31 14:04:00
民进党就是共产党的台湾分部啊,手段如出一辙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4:05:00
关到漏尿还太便宜 拔掉器官更好
作者: pitalvlu (pital)   2019-01-31 14:05:00
完全执政就是要承担人民对生活不满的投射 这很正常
作者: rareair   2019-01-31 14:05:00
看来民进党没有开坦克出来碾死蓝蛆 真是辜负了绿共这名字
作者: yangweiisi (magisopo)   2019-01-31 14:05:00
最独裁的不就是你们民主退步绿色共产党吗?
作者: zeldo (瓜拉度)   2019-01-31 14:06:00
到底是共在哪?上面那些嘴很开心要不要说一个?
作者: pitalvlu (pital)   2019-01-31 14:07:00
还在拿过去的独裁酷刑来嘴 旧脑袋逻辑跟不上时代
作者: zeldo (瓜拉度)   2019-01-31 14:07:00
如果是独裁的话还会让你在这边屁?会让KMT跟支那走狗叫嚣?
作者: rareair   2019-01-31 14:08:00
所以楼上要不要说说看民进党哪里独裁?
作者: zeldo (瓜拉度)   2019-01-31 14:08:00
顺便说说共在哪?我很想知道还是说只因为柯说过?所以就成圣旨
作者: jab (Jab 滉)   2019-01-31 14:09:00
苏贞昌还是认为胜选比党魂重要啊
作者: pitalvlu (pital)   2019-01-31 14:09:00
你就继续把重点放在独裁上面好了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4:10:00
过去?这是中共的进行式啊 你们最爱的中共
作者: catwalk456 (巴黎草莓)   2019-01-31 14:10:00
看看excia的措辞,真让他掌权还得了,你好大我好怕
作者: pitalvlu (pital)   2019-01-31 14:11:00
这要是行销公司 我真觉得要教育训练一下
作者: excia (Afei)   2019-01-31 14:12:00
当然 超想独裁关死这些投共分子
作者: rareair   2019-01-31 14:15:00
您重点是公关宣传战的话 那民进党真的做得很烂没错
作者: eterbless (守护之翼)   2019-01-31 14:25:00
小小年纪就能负责整个城市的活动 这不就现在的柯文哲
作者: lovetina (顏回模式)   2019-01-31 14:26:00
         罗文嘉....不要消费自己的小孩好吗!
作者: dostey (Dos)   2019-01-31 14:31:00
可悲是..现在台湾主力30~50岁超多是被洗成党国脑 站在统派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9-01-31 14:34:00
40 岁以上还有很多把国民党当成宗教一样在信影响力应该没有到 30 这么低
作者: grayoasis (grayoasis)   2019-01-31 14:34:00
40 岁以上还有很多把民进党当成宗教一样在信
作者: Myfun (So Good)   2019-01-31 14:35:00
民进党人还是真的比较用心经营台湾 !
作者: grayoasis (grayoasis)   2019-01-31 14:36:00
就像阿扁也只是为了建国才去捞钱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9-01-31 14:40:00
真有那么多人把民进党当成宗教在信 就不会选成这样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