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科技新报
2.完整新闻标题:
生活需要挑战,耶鲁研究:待在舒适圈对大脑没好处
3.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mgur.com/a/sVg9xsx
在强调竞争力的职场文化中,有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环境叫做舒适圈,但也有人认为如果
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舒适圈待一辈子也没有什么不对,许多人甚至视之为幸运。但是太
过依赖舒适圈有可能会让人失去竞争力,一项耶鲁研究发现,在舒适圈太久的话,大脑的
学习区域也可能会关闭运作。
耶鲁大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 Daeyeol Lee 进行一系列猴子实验,测量猴
子在执行目标时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猴子大脑出现明确的运作模式,即如果猴子可以预
测目标的回报频率,那么与学习相关的大脑区域基本上就会关闭,额叶皮层区域的活动显
著减少,当猴子无法猜测会发生什么事时,他们的学习中心就会打开。
具体运作是这样,科学家让猴子按一些按钮,按下这些按钮会得到果汁当作奖励,有时候
这些按钮的奖励频率与果汁量是固定的,但有时候科学家会故意调换按钮的奖励频率和果
汁量,来增加环境不确定性,他们发现当模式固定时,猴子大脑中掌管学习的额叶皮质活
动大大减少,反之不确定性出现时则增加。
科学家表示,人们的大脑在生活中经常处于类似的运作状态,取决于环境的稳定性,例如
当你知道日本的火车将在预定时间的 30 秒内到达时,通常大脑不需要学习,但是如果在
纽约较为混乱的地铁中,可能有更迫切的理由去了解潜在延误的原因。
在生活的许多领域,包括专业领域,我们都希望不断改进和学习,科学家说,要做到这一
点,必须避免陷入舒适区,转向挑战不可预测,看上去难度较高的途径。 Daeyeol Lee
表示,这项研究最重要的见解是大脑的功能以及学习的本质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环境
的稳定性进行调整。当你进入一个更加新奇和不稳定的环境时,可能会增强大脑吸收更多
资讯的能力。
不过训练大脑不是非得要换工作才行,毕竟每个人对工作的定义与期待不只是训练大脑这
么单纯,科学家建议每个人都可以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建立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新鲜感。
譬如出国旅游就是一种开创大脑学习力的作法,如果没办法老是出国,也可以改变日常生
活,即使是新的午餐地点或下午活动,也可以让大脑进入学习模式,帮助掌握新技能或以
新的眼光看待旧观念。另外一种方式是开始一个新计画,可能会失败,但也可以保证学到
一些东西。或是寻找奇怪的新想法,和意见相左的人交谈,这既可以培养同理心,也是一
种学习助推器。
虽然一直在舒适圈的生活可带来稳定且宁静的感觉,但科学家已经证实这种生活不会对大
脑有什么帮助。此研究已刊登在神经元期刊 《Neuron》。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technews.tw/2019/01/28/bad-for-brain-to-stay-in-comfort-zone/
5.备注:
五楼待一辈子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