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自由时报
2.完整新闻标题:“10年挑战”大流行 专家:小心被拿去研究脸部识别系统
3.完整新闻内文: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近期社群平台上掀起一阵“10年挑战(10-year challenge)”
的风潮,吸引了大批网友纷纷跟风分享自己前后10年的成长照,不少明星名人也纷纷共襄
盛举;不过对此流行风潮,有外国的科技业评论人质疑这个活动是被“刻意带起”,担心
网友所分享的照片遭利用,成为有关机构研究“脸部识别算法”人工智能的依靠数据。
综合外媒报导,国外科技业评论者凯莉·欧尼尔(Kate O’Neill)在推特发出一则上半
讽刺的“10年挑战”推文,表示 “10年前的我;可能会跟风在Facebook或Instagram发文
;现在的我:思考如何透过这股风潮,来研究如何训练‘脸部识别算法’辨别长相演变
与长相年龄”
欧尼尔指出,虽然有人批评她是危言耸听,但她的本意并不是想说“10年挑战”在本质上
是危险的,只是想提醒大众身处在资讯发达的现在,每个人都必须了解在网络上分享的个
人数据,它所深入的程度是带有风险的;就算有人批评“Facebook早就有所有用户的照片
,包括所有的个人大头照”,但即便如此,“10年挑战”的相关对比图仍是相当重要。
欧尼尔表示,如果想要训练一个人工智能能够透过“脸部识别算法”,来预测人随着年
龄增长的“未来模拟相貌”,研究方必须截取大量的且广泛的各式人物前后长相照,而且
必须相隔数年,像是“10年”就相当合适;而且就算该机构拥有大量相片,但它并不确定
每张照片的实际年代与日期,而且每个人的头照可能也不是真人照,所以就必须有一个活
动,并足以推动用户自己帮忙“分类”与标签,质疑是有机构想研究“脸部识别算法”
,刻意在背后对“10年挑战”推波助澜。
虽然“脸部识别算法”在世界各地都有官方监控与侵犯隐私的疑虑,不过欧尼尔也不是
全盘否定,她举例印度官方利用该技术,找回3000多个失踪孩子的正面范例;面对质疑,
Facebook官方否认这个活动别有用心,并强调“这是用户自己发起的活动,Facebook并没
有推动这股浪潮,也没有从中收集数据。”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67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