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就是撒币
实质上所有政府预算都是撒币
只是CP值好不好
弄建设变蚊子馆
做潜艇说做不起来
弄社宅说抽不到
给退休军公教年金好棒棒
对很多人来说只有这样不是撒币
认真的说
福利困难点在于如何界定需要帮助的人
用劳保投保薪资有人底报
用税收看除了有合法化避税还有旺盛的地下经济 例如你家房东
如果用家户所得,就算只考虑一等亲
爸爸离家跟小三住,那孤儿寡母也跟着被排除,例如“是谁先爱上他的”谢盈萱
如果看家里有房无房
那种长辈留下老房子,现在月收两万多的人就会被排掉。
所以就是没有完美的线
再说一次
1.避税
2.地下经济
3.生活状况难以考察
是原因
顺便说一个八挂版常讲的
穷小孩真的可能买iPhone
我没望买房买车不能带全家出国
连国内旅游都省
但我一年存两万让孩子觉得活的有面子
当然会有这样的爸爸
所以用
要判别真的很难
但你用复杂的考核
那就有民众准备一堆证明、文件
到最后又变成民怨
至于前面几篇说要补小孩
去年就有了,一堆乡民根本不知道
用不到的人对这类福利就无感
但是业者很敏感
因为幼托补助有管控私立业者价格
所以业者一直想带风向变成图利自己的政策
想让自己可以趁机涨价
所以不设定目的的现金,真的比较不会引发
特定服务/商品 涨价
所以我不认为现金的方式有问题
至于基准线
我宁可宽一点,让需要的人都进得来
钱发的出去,也不会发大财
但是让“大佛普拉斯”的豆财可以喘口气
我也觉得有钱的混进来就认了
这要用社会压力处理
“你那么有钱还去领这个?!”
当然这些人还是会去领
只能看看会不会因为内疚捐一两千给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