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六月,“联合国宪章”明文规定,由战败国分离出来的土地得交予联合国托管,
然后经由住民的公民投票决定前途。
后来中、美、英三国发布“波茨坦公告”再对日本劝降,
文中明载“开罗声明的条件必将实施”,而没有交代“开罗声明”指的是什么东西。
1945年八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九月签署降书。
像美国占领日本一样,中华民国受命接管台湾,但对台湾没有主权。
十月二十五日,在接管的“受降”仪式中,陈仪非法宣布台澎“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因为它于法无据,以致报纸上的“受降”消息直到“盟方代表”离开台湾之后的二十八日
才刊出来。
在国际讯息中断的情况下,台湾警备总部刻意以“开罗宣言的决定”来欺骗台湾人民
,不服的就是“汉奸”叛徒。
1949年五月,台湾戒严,全力监控中共的渗透与台独运动。
1949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
中华民国政府带着百万以上的党、政、军人逃命“流亡”到中华民国没有主权的台湾
1949年十月二十四日,引退(带总统衔退休)的蒋介石以中国国民党总裁的身分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为了加强“开罗宣言”的说服力
他谎称他在1943年“签订”了“开罗宣言”,就是“开罗宣言”骗局的开始。
1950年三月,蒋介石复行视事,回任总统。
六月,韩战爆发,美国派遣舰队巡逻台湾海峡,
中国即向联合国抗议美国侵占“中国的台湾”,
美国乃在联合国大会提出“辩论台湾问题决议案”;
十月七日,该决议案在中华民国和苏联的反对下,以42票对7票(8票弃权)通过,
使台北和北京惊慌失措,十天后由北京出面“坚决”要求联大取消该决议案;
不过,中国愿意到安理会说明立场。
二十五日,蒋介石以总统的身分再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再度说他“签订”了“开罗宣言”。
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国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阐述台湾的历史与地位的时候,
数度提到中、美、英三国所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战后的中国政府(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台湾人民被戒严令压到没有声音的情况
下,都非法地强把“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这两件战时的劝降书看作战后
“主权移转的条约批准书”来作为台湾归属中国的法源了。
1951年九月,“对日和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英、美两国顾及中国索取台澎的坚定立场
完全与“联合国宪章”抵触而拒邀中国与会。
既然台澎的地位有赖台湾人民的公民投票,因此“对日和约”只规定日本放弃台澎而没有
做进一步的处置。
1952年四月,“对日和约”生效,美国结束对日本的占领;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因为
回不了中国而继续留在台湾“流亡”,也继续在联合国组织里代表中国。
1971年十月二十五日,联合国大会以76票对35票(17票弃权)通过2758号决议案: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它的政府的代表是合法的中国代表
;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所有权利,并决定把蒋介石的代表们从联合国
组织里非法占有的位置上驱逐出去。”
从此,流亡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就不能继续在联合国组织里代表中国了。
但是,整个决议案和台湾本身无关。
1991年和1992年,中华民国全面改选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
1993年八月中国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
强调中、美、英三国所签署的“开罗宣言”和“菠茨坦公告”的效力。
1995年四月十二日,美国加州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报导台湾人沈建德发现1943年
开罗会议的“会议公报”未经签署,以及世界上根本没有“开罗宣言”。
随后,几个台湾人便持续在台湾和美国的华文媒体上揭发“开罗宣言”的荒诞与误谬。
1997年十月下旬,在台湾的国中历史教育界为《认识台湾》教科书的编辑论战告一段落
之时,负责主编的国立编译馆(馆长:赵丽云)向外交部(部长:胡志强)求证;
在挣扎了一个半月之后
外交部用这样的结论回答:“该宣言虽未具签署之形式,但无减损其法律效力。”
2000年二月,中国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
主要内容和七年前的白皮书大同小异;
同的是隐藏了1936年毛泽东关于战后中国要热心援助台湾独立的主张,
也隐藏了“联合国宪章”关于战败国分离地公民投票决定前途的规定;
诡异的是第一次没有提到“开罗宣言”的“签署”!
1992年十月底台湾海基会和中国海协会在香港讨论事务性问题时的口头表述,
说那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这就是国共大胆地编造、推销“九二共识”的原因。
在1992年真的有“共识”,中国为何不在1993年的白皮书中提出来?
推测“九二共识”就是两个中国政府想到台湾人已经无法用“开罗宣言”诈骗了。
国共联手设计‘九二共识’来欺骗台湾人
‘九二共识’就是‘开罗宣言’的替代品。
ps.“开罗宣言”一词来自1945年七月间中、美、英三国所发布的“波茨坦公告”里的
“开罗声明”(Cairo declaration),它被中华民国译作“开罗宣言”,
然后又被人转译作“Cairo Decla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