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奥地利逃避黑历史(下):“小奥地利”的

楼主: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8-12-22 19:02:32
奥地利逃避黑历史(下):“小奥地利”的矛盾优越感
http://imgur.com/UFBKRyD
图为世界上最古老也最有名气的维也纳“西班牙骑术学校”。 图/欧新社
奥地利的国族想像一路发展自此,它越是脱离过去暧昧的德意志认同,就越呈现出各种既鲜明对立、却又彼此融贯的性格:
极端的自我中心、骄傲的地方主义,同时却又带着极活跃的国际主义与普世主义精神。
换言之,只要你不干涉我,我就会当好人、担任所有人之间的友谊桥梁——但只要你干涉到我,我就算秀下限也要和你拚命。(很遗憾的是,近年来我们看到的多半是后面这部分。)
然而,奥地利人的国族认同,随后就在1986年遭遇一记沉重的打击。这一年,出身人民党、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华德汉(Kurt Waldheim)出马角逐奥地利总统。华德汉原本国际声望甚高,但在选战期间,他被爆出二战期间曾担任纳粹冲锋队(SA)的军官,并参与追捕犹太人、遣送集中营的黑历史。
http://imgur.com/FoMml9I
华德汉(Kurt Waldheim)在二战期间,曾是德国国防军的情报军官,并曾在东线战场、巴尔干半岛服务。根据1986年的调查,他很可能涉及战时清算屠杀反抗军与犹太人的“战争罪”。 图/美联社
▌转型正义:装睡的人叫不醒?
这桩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的华德汉丑闻(die Waldheim-Aff?re),直接摧毁了奥地利人战后以来的“受害者神话”,也给了已经装睡多年的奥地利人一记难堪的当头棒喝:多年来他们所自豪的国家认同,其根源正是那赤裸裸的投机心态。
华德汉本人对此则是轻描淡写的回应:不必大惊小怪,很多奥地利人都一样。而多数选民则一面将之斥为选举权谋的政治混战(尽管他们自己对犹太人的各种污蔑言词,都因此被钓了出来),一面还是认为无所谓,不管外人怎么想,“我们就是我们”(mir san mir),依然票投华德汉。最后他仍顺利当选总统。
如此的结果,立即在国际间引发众怒。以美国为首,各国将华德汉列入不受欢迎名单、拒绝往来,奥地利在一向自豪的外交领域因而严重受挫。
http://imgur.com/IC3AQ5T
图为1974年,担任联合国秘术长的华德汉,前往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拜访甫退休的前以色列总理梅尔夫人——极为讽刺是,当华德汉曾加入纳粹冲锋队、并刻意隐瞒自己见证屠杀的经历,就是由世界犹太人会议在1986年所揭露,但当时的奥地利政坛领袖们却反唇相讥:“我们奥地利人选总统,最不需要外国的犹太人插嘴指教!” 图/美联社
尽管多数人还是试图装睡,“历史清算”(Vergangenheitsaufarbeitung,或我们所称的“转型正义”)这个题材,还是从此在奥地利的社会土壤上生根发芽。越来越多人开始正视奥地利在二战扮演的真实角色、以及他们所自豪的国族认同背后的黑暗面,乃至于注意到二战前奥地利法西斯政权的罪行问题。
1991年,社民党籍的总理弗朗尼次基(Franz Vranitzky)终于打破了数十年来官方的受害者姿态,公开承认奥地利作为二战共犯的历史责任、并着手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此刻,奥地利也开始遭遇一连串国际政治的变局:1989年铁幕倒塌、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1994年奥地利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1995年加入欧盟。奥地利既面对大量难民和外来人口涌入,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坚持中立不表态、不受干涉的国际姿态。
这样的发展,让奥地利国族认同中原本处于紧张平衡的两条主轴——保守的地方主义 vs. 开放的世界主义——逐渐分裂激化。
http://imgur.com/6zwLlNK
1989年,甫经历政治变革、宣布放弃社会主义的匈牙利,先是开放了对奥地利的边界管制——政策一出后,许多东德人也大举南下,经由匈牙利跨境、投奔“奥地利的自由阵营”。此举的连锁反应,也触发了稍晚的“柏林围墙倒塌”。 图/美联社
http://imgur.com/7Set66q
在匈牙利-奥地利边界开放后,眼见国境管制已失去意义,摇摇欲坠的东德政府于是宣布“将解除国民旅行管制”,谁知消息竟刺激了两德民众推倒了柏林围墙(图)。最终,冷战与共产铁幕,也就在出乎意料中走入历史。 图/美联社
▌百年后的国族认同
一方面,奥地利加入欧盟等国际组织后、国际往来频繁,其政策自主权受制于外、社会中出现大量外来人口的情况,大大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和仇外态度。
根据1995到2004年之间的调查显示:小国奥地利的爱国沙文主义名列世界第一(大美利坚屈居第二)、民族优越感夺下欧洲榜首(击败挪威与大不列颠)、种族主义指数排名欧洲前三(44%民众都带有种族偏见,与法国、卢森堡竞争得难分难解)、民众对欧盟的反感程度位居欧盟各国中的亚军(冠军的那个正在被脱欧一事搞得焦头烂额)。
另一方面,奥地利却又开始大步迈向真正的开放社会、清理过去的历史共业——甚至还愿意向德国看齐。1993年1月23日,维也纳举办了一场“灯海”(Lichtermeer)大游行:30万人在夜幕下捧著烛光,抗议奥地利传统的种族主义和仇外情结,标志着许多奥地利人对社会转型的渴望。
2018年10月26日,奥地利人在维也纳新皇宫(Neue Burg)前的英雄广场上,欢庆建国百年。80年前,希特勒就在此处终结了奥地利第一共和,意气风发地发表了“德奥合并”的演说;80年后,奥地利第二共和则在同一地点举办新兵入伍大典,纪念奥地利历经波折所争取到的独立主权。广场上展示了各种军武,开放群众参观、亲近。老老少少围绕着装甲车、坦克、直升机,周遭还点缀著五彩缤纷的气球。
http://imgur.com/9U6sUJD 图/奥地利国防军
奥媒《标准报》(der Standard)采访了广场上的参观民众,受访者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度:
一位女士:“我认为军队适合投入救灾,至于其他方面......我以身为欧洲人自豪,我支持的是奥地利保持中立。”
另一位女士:“现在欧洲到处都是民粹主义,但我认为联邦军不一定都和民粹有关,它象征的就只是国防。”
一位阿公:“我孙子一直想要看直升机和坦克车,所以我就带他来了。”
一位年轻男生:“我就是来看飞机、坦克什么的......”
一位年轻女生:“我想从军。能这样贡献国家,我特别感兴趣,因为我是一位奥地利人,这就是我的国族认同。”
另一位头戴自制的飞机气球(上面贴著现任总理库尔茨的相片)、胸前挂著标语看板的阿公则坚决反对难民:“我们要谈家乡、谈骄傲。对奥地利感到骄傲吧!奥地利值得捍卫。不要再胡搅了!要保守边界!”
这些都是立国百年后,当今奥地利认同的一个个不同剪影。
http://imgur.com/vxckNsu 图/奥地利国防军
▌你的名字
国族认同之事,本就是这么曲折蜿蜒、跌宕戚心。在台面上高远壮阔的叙事与激情之外,实际上还是由各种复杂而现实的人性选择所积累而成:投机主义、鸵鸟心态、反抗外敌、对委屈的不平、对自主权的捍卫、乃至于对某些价值的向往......等等。翻开国族认同的历史轨迹,它通常都不会是一尘不染的,也不会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但它却又往往是国之所以能为国的共同归宿。
它的名字,从不可一世的“哈布斯堡”,到笼统暧昧的“德意志奥地利”,经过“德意志东疆”的低谷,最后谷底反弹为高傲剽悍的“奥地利”,奥地利自身的问题并没有因此终结,它的自我挣扎,依然在新的领域中持续进行着:关于欧洲认同、关于开放社会价值、关于历史清算/转型正义......。
或许唯一尘埃落定的,就是奥地利与德国,两国之间的关系。如今,德国人不会强要奥地利当德意志人,奥地利人讲德语、读德国报纸、爱谈德国政坛大小事,但也始终保持距离、维持骄傲的奥地利认同。
http://imgur.com/84BB0Fw 图为传统式的维也纳咖啡厅。 图/路透社
德奥之间再无纠葛、更无仇怨,有的就是只是那些出于彼此刻板印象的小打小闹——奥地利人讲起德语,腔调轻软黏稠,性格委婉,又好私下抱怨碎碎唸。相较起来,德国人则是性格直率,有事就单刀直入、正常能量释放;德国人的直白在奥地利人眼里显得白目,前者对吃穿生活的不讲究,看在雅好盛装待咖啡馆、吃精致糕点的后者眼里,就是土里土气的乡巴佬。
“德意志”对奥地利人而言甚至带有负面意涵,主要用来酸人死板又没幽默感。与奥地利人聊天,想一秒终结话题的方法,就是主动提起“德国”。在奥地利生活的德国人,往往感到被排挤,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参加“社会融合课”来平抚创伤。
但在德国人眼里,奥地利却是令人艳羡、好山好水好生活的文化之邦。在德国生活的奥地利人,经常被热情欢迎、买东西莫名其妙被打折优待,只是因为老板觉得“维也纳好~~~~美喔!”
如今,德奥两国之间的“纠葛”——德国人面对奥地利人时的天真一厢情愿、奥地利人面对德国人时的尴尬傲娇毒舌——只让旁人觉得莞尔逗趣。
虽然背后都是伤痕累累的历史。
http://imgur.com/I9tN5gd 图为奥地利的“奥匈帝国”粉丝团活动。 图/欧新社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534849
作者: heinse (heinse)   2018-12-22 19:04:00
联合国秘术长?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8-12-22 19:04:00
上次那篇就不错看 和华头华脑的中国台北人+柯粉有87%像
作者: KangSuat   2018-12-22 19:05:00
西班牙骑术学校 那不是世纪3的1张科技卡片?
作者: kkes0001 (kkes0308)   2018-12-22 19:05:00
这三小新闻,历史课吗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8-12-22 19:06:00
很多奥地利家庭的客厅 还挂奥皇肖像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8-12-22 19:07:00
自称“德意志奥地利”和“中国台北”相似度超过87%
作者: u9161031 (PREDATOR)   2018-12-22 19:10:00
作者: heyd (heyd)   2018-12-22 19:16:00
作者: stevenkuo (Stev)   2018-12-22 19:19:00
维也纳值得去。骨子里的帝国自豪
作者: reil (REIL)   2018-12-22 19:28:00
奥德怎么不合并?
作者: lumis888 (lumis888)   2018-12-22 19:47:00
作者: bragollach   2018-12-22 19:47:00
奥地利文化老本深厚不用拿第三帝国当荣光就够天龙了日本为了还能自助餐日帝的荣光花了不少心思擦脂抹粉毕竟日本人能自主当亚洲天龙人的时期跟日帝割不开的战后经济起飞多辉煌那也是当美帝的狗
作者: poco0960 (poco)   2018-12-22 19:51:00
德意志帝国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 bragollach   2018-12-22 19:51:00
日本影视文化假反战之名行自助餐之实的功力真的是一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