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研究指出糖分摄取过量会影响脑部,
台湾满街手摇饮,便利店一堆含糖饮料,
女性又特别爱吃甜点蛋糕,
农业刻意培育超甜水果....
难怪无脑X粉一堆。
是不是该立法处理啊?
http://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4524
吃太多糖不只会胖、血管变硬变脆,还可能导致失智症?科学家揭开糖和阿兹海默症的神祕关系。
街头巷尾比便利商店还多的手摇饮料店,白天一条条人龙不必说,即使到深夜都有人三三两两来买,正用最鲜活的一片风景昭显台湾人当下的生活方式,但且慢!甜滋滋美味的背后,人人害怕的失智怪兽恐怕正探头探脑呢!
肥胖和糖尿病的一项鲜明特征是血糖值窜升,过去的公共卫生调查也显示,糖尿病患者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比正常人更高。但是要直接认定“吃太多糖会导致阿兹海默症”还是太冒失,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最关键的一块拼图,告诉我们糖如何破坏大脑。
这个脑组织被一分一寸蚕食的过程,牵涉到葡萄糖和其代谢产物会“黏”到人体蛋白质上,这过程称为“糖化作用”,会使蛋白质变得异常,无法执行该执行的任务。
阿兹海默症的成因之一是β-类淀粉蛋白质堆积在神经细胞周围,使细胞逐渐死亡;以及细胞内产生不正常的tau(读作“涛”)蛋白促使神经纤维扭成一团乱毛线般的缠结,两种情况都会破坏神经间的连结,人的记忆、认知能力会渐渐像房屋被抽掉梁柱般垮掉,最后走入重度失智。
英国巴斯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科学家联手,发现糖化作用至少会损害一种称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的酵素。大脑有一套天然的清扫机制,不正常蛋白质在脑里越积愈多,会触发免疫反应,清除这些不正常蛋白,MIF已知会参与这类免疫反应,若功能受损,脑部的自我清理机制就会变得迟钝失灵。
研究团队透露,他们正在研发只要抽一管血,就能侦测MIF是否发生糖化现象的技术,希望可借此找出阿兹海默症的高风险群;他们也表示,这种新发现的蛋白质机制也为未来治疗或预防敲开了一扇新窗。
巴斯大学团队成员凯撒尔(Omar Kassaar)博士表示:“对于糖尿病和肥胖,糖太多对我们不好已经众所周知;但是这种与阿兹海默症的潜在关联,给了我们应该在饮食中控制糖摄取量的另一个好理由。”
这份研究报告已刊登于顶尖期刊《自然》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