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euga (空白的心)
2018-12-17 19:16:27不得不说 李维菁真的很漂亮...
哀可惜英年早逝
《有型的猪小姐》新书发表会 亲友书迷齐聚悼李维菁
上报
作家李维菁11月13日凌晨骤逝,享年49岁,引发各界人士与书迷哀悼。16日下午,新经典
文化出版社于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举办“李维菁,爱的回顾”追思暨《有型的猪小姐》
新书会,吸引大批亲友和书迷前来致意,同时也请来宾分享他们与李维菁的回忆。
新经典文化副总编辑梁心愉表示,其实出版社很早就知道李维菁的身体状况不好,所以他
们已经讨论好,该怎么举办一个作家不在场的新书发表会。结果,讨论完没过几天就收到
李维菁过世的消息。“一般来说,碰到这种事情,书是要延后(发行)的,因为总是不希
望去消费自己的作家。”
但是,因为李维菁生前已经跟梁心愉说过,希望《有型的猪小姐》能够在今年出版。所以
他们决定,如果可以得到家人的理解,就继续往下做。“所以很高兴,维菁的弟媳昀娴很
快给了我们很明确的回应。”
梁心瑜说,《有型的猪小姐》的封面是李维菁选的,灰色也是她喜欢的。真正困难的是书
腰该怎么处理,因为他们不想在上面用到“遗作”这样的文字,后来决定在书腰上写“写
给痴心不悔少女们的62封信”。她又说,其实李维菁的书迷很多都不是“少女”,大家应
该都理解“少女”只不过是一个代名词。
《上报》董事长王健壮是李维菁以前的长官,他在2006年回到《中国时报》做总编辑,当
时报社已经出现衰微的迹象,但是他发觉《中国时报》的编辑部卧虎藏龙,很多记者不仅
有新闻的专业、还有知识的含蕴。“用维菁这本书的书名来形容的话,这些记者都是有型
的新闻记者,维菁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健壮说:“大家都知道台湾的媒体对文化新闻一向不重视。” 他请李维菁接下文化组
的主任,由她召集一批人才,并决定从每天《中国时报》有限的版面中,用一整个版面来
刊登文化新闻。“大家可以想像,业务部跟发行部一定是反对,但我坚持。”后来,他们
两人合作,把全版文化新闻的这项创举维持了好几年。
“我跟她的关系有点像帮派的关系,我叫他小朋友,她叫我老大。”两人每天的工作,就
是从“小朋友”和“老大”这样的招呼开始,王健壮离开《中国时报》之后,李维菁还待
了一阵子。“他离开报馆可以想见是为了写作。” 王健壮举海明威为例:“海明威虽然
受惠于他当记者的生涯很多,但是海明威讲过一句话:当作家的人,如果当记者的话,等
于是自杀。”
王健壮接着又说:“她是非常优秀的记者,不是因为她离开了我才讲这样的话。”他表示
,在他们身边有很多人,都兼具了记者、作家、朋友三个角色。 “但是维菁在我心目当
中,却是极少数能够在这三种角色前面加一个‘好’这样子的形容词的一个人,我这一生
能够认识这样一位好记者、好作家、好朋友,是我的荣幸。”
作家张大春坦言,他跟李维菁认识很多年,但是对她的了解没有很深刻,所以其实没什么
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不过,他发现有一个方法,可以接近他没有机会接近的李维菁,那
就是拿毛笔抄她的书。“他的新书有一些文章,抄来别有感触。”而且张大春强调,他不
只是抄它,他还重新编辑里面的句子。
张大春又说:“我今天并不是来说 ,张大春能够谈李维菁什么,而是我看到了李维菁的
文章告诉我了什么,而且这些文章在经过编辑之后,我理出了一点点头绪,(关于)她是
一个什么样的作家。”随后,张大春开始朗读自己重新编辑过的李维菁作品。
他朗读的其中一段是这样的:“心慌的时候,我最近又想起背对着全班看着天空的小时候
那下午。那是村上春树的意思吗,他说他最喜欢的棒球位置是左外野手,我想那应该是赛
内最边缘遥远的位置,可以看整个球场与天空。是中场感言,是创作宣言,也是爱的回顾
。最远的局内人,那位置只要往外踏一步,就走到局外。但那位置有整个球场与天空。”
张大春表示,现在李维菁应该是踏到那一步了。
李尚芸是李维菁的姪女,今年只有11岁,她上台朗读《有型的猪小姐》书内的其中一篇〈
沟通〉。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这一篇时,她表示觉得这篇比较有姑姑的个人特色。
聊到李维菁爱哭一事,李尚芸说,她对很多事情都有很深的感触。 “她也常常会被生活
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感动而流泪。”在李维菁住院时,李尚芸写了一篇文章给她。“
我在文章里是写说,希望她赶快从医院回家,可以见到她的猫咪小小。”
黄宝萍是李维菁的好友,因为采访艺文新闻而结识,她表示,李维菁对他生命中所遭遇的
人事物,都是一样的态度,永远用孩子般最天真的眼光去对待一切。在专业上,她用最真
的心,找出艺术品打动她的部分,然后再把她所感受到的,用文字传递给别人。
不过,在生活上,李维菁却是一个不善沟通的人,这么会写的人怎么会不擅长沟通?“因
为他总是用孩子的心,去告诉别人,我觉得他什么好,我觉得应该要做到那样,可是别人
不一定能理解。”因此,李维菁常常遭到外人批评。“但是这些人不知道,她真的就是这
样的,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完美,不论是做为媒体或是写作者。”
黄宝萍表示,李维菁就是用一个孩子的心,拿出她最好的东西跟别人分享,不管别人能不
能够体谅,这是她很容易被别人误解的地方,以为她是一个高傲的人。但她相信李维菁那
个跟小孩子一样天真的心,是永远可以感动人的。“李维菁在我扪心中就是一个永远纯真
的小孩。”
林昀嫺是李维菁的弟媳,她表示通常她不会介绍自己是“李维菁的弟媳” ,但是她今天
很高兴能以这个角色跟大家见面。她带来一张李维菁书桌的照片,是在她过世之后第三天
拍的,《有型的猪小姐》里面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这里写成。她特别指出,在书桌的窗台
上有三盆盆栽,它们是李维菁今年的生日礼物。
林昀嫺说,今年李维菁生日之前打电话跟她说,她的生日礼物想要一些盆栽,因为她看到
书上说,病人如果常常接触欣欣向荣的植物,心情会明亮一些。于是她立刻到建国花市买
了盆栽,因为知道李维菁大概没有心情照顾它们,所以还特别找可以“靠天养”的植物。
她坦言,这些事情当下但都觉得是付出,但后来想想其实是获得。 “我非常感谢她,让
我有机会为她做一些事情。”
林昀嫺曾在李维菁的告别式上表示,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留下更多和她的合照,虽然她
们每周都会吃饭一次,持续了十二年。“但是我总记得我们餐桌上谈话的主题。” 她透
露,李维菁在餐桌上会跟林昀嫺谈木村拓哉、SMAP、村上隆,以及她喜欢的韩星李秉宪、
还有人气很高的韩剧《鬼怪》,而这些谈话后来都变成《有型的猪小姐》里的文字。
林昀嫺说,这些文字原本是刊登在杂志上,只要有杂志寄到家里,她跟女儿都会抢著看李
维菁的专栏。“有一次我就跟维菁讲这些事,她的反应竟然是很害羞,害羞的不得了,她
说那些只是小文章。”林昀嫺表示,李维菁不知道,就是这些小文章特别感动人。“就是
这些小文章,让我能在他离去之后,我们有一些怀念的凭借。”
林昀嫺在学校教的是家庭法,她常说婚姻要有物质的基础,她认为想思念也是,思念的物
质基础可以是一张照片或一段影片。“韦菁留给我们的更好,是一整本的书,里面满载着
他的话语 。 “因为有这本书,让我们对他的思念,甚至有文本、有讨论可以发挥,只要
我们继续讨论他,只要我们继续想念她,她就继续活在我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