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投票指南

楼主: ezpeer15 (蓝山咖啡)   2018-11-22 21:26:53
发钱:
每10推100P,发到100推。
先讲结论:
“用投票指南公布的数据来评断议员的表现并不准确”
最近大家很热衷于使用投票指南来评断一个议员的表现好坏。
既然本肥宅在议会打滚了十几年,我认为我有义务告诉各位真实的情况。
尤其是使用这些数据做出错误解读的特定人士。
大家在分享这些资讯的时候大多数不带有恶意,本持着改变台湾政治
的一股热诚,希望议会能透明化,受人监督。但是某些人做了错误解读,
却可能淘汰了认真做事的议员,留下了遵循“形式主义”的议员。
错误的监督,怎么造成议员的“形式主义”?
用议员的出席率来评断议员的表现,完全是个错误,议会开会下午
两点开始,下午一点就开放签到,签完就拍拍屁股闪人,看看底下这张图,
里面确实有很棒的全勤议员。
https://imgur.com/SMyAWbn
但也有一些连议会警卫看了都摇头的全勤议员。是啦!政党甲级动员
不来罚一万的时候,某些全勤议员,才会“偶尔”出现会场乖乖坐着,
结果这些人都被他列成好宝宝名单。对议员来说,请假我领不到出席费,
还要被这些监督的人骂,那我就来签个到,当薪水小偷,还可以被列入好宝宝名单,
何乐而不为?
要监督这些议员,需要列入参考的是“在场时间”、“发言质与量”,
而非出席率这种鼓励薪水小偷的形式主义,就现阶段来说,统计在场时间还是有其
困难度要克服。
图中还有另一个参考值,“主提案”。
这个就更加吊诡了,竟然可以把这个列为不做事议员的评断依据,还说得振振有词、
沾沾自喜,议会的实际运作并非此人所想像的那样。
“我认真想了一个提案,邀请大家来附议签名,我提了好多案,所以是好棒棒议员,
至于没提主提案的人,就像痴呆国大代表一样只会画押签名。”
如果要这样评断议员的成绩,就又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里了。
首先,给各位一个观念,“主提案”并不是提案的唯一管道,议员关心某个议题时,
例如议员要提案,但手边的资源有限,助理非相关专业,蒐集资料人力有限,议员是可以
要求相关局处主动进行提案的,当由局处进行提案时,市府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进行如
:找学者开公听会、更效率的蒐集大量数据及资料整合,可以做出比议员更加“全面”的
提案。
第二,由议员主动做的提案,如果此议案会对特定区域市民有利益时,其同选区竞争
议员,你认为会轻松让此议案通过吗?这不是白白把票源给出让掉了。加上不同立场、
不同政党的敌对议员,当一个主提案人,竟然要面对这么多的阻碍,不要成为那个
“主提案人”,默默推动这个议案,不是很好吗?
若由局处提出的议案,这些敌对议员也会比较认真去审这个议案,既然要做对市民
有益的事情,何必去争这个“主提案人”的位置。
第三,以下图12173案为例
https://imgur.com/STs05ea
台北监督连线的议员很早就有在议事上合作,多个提案都有互相帮助,彼此之间各有
各自主导的提案,但是陈政忠议员是做八届的资深议员,如由陈政忠议员来做“主提案”
在推动提案上比较容易且达成共识,由陈政忠担任后续的召委也会比较顺利,那又何必
让其他三位只有三~五届且政敌可能较多的议员来担任主提案呢?
结果依投票指南的数据,主提案数:林国成0、李庆元0、黄珊珊2,这些人就变成了
打混摸鱼议员。林国成、李庆元主提案数虽0,但是4年来参加联合提案和附署提案,
都多达5、60案以上,就是议事合作的成果,难道说这不能算做了事?
第四,在议会有个大家心知肚明的现象,主提案数高的某些议员,受到外界的利益
团体压力,就提了几个案子,好对外界这些团体有个交代,说难听点,就是常帮忙关说
的议员,若依据投票指南提出的标准,这些人都成为好宝宝议员,不懂的人,就照这网站
给的数据投票。
还觉得自己在改变台湾。
结论:这个网站立意良善,发文解读这些数据的人我想你也不是坏人,
但是,请多跟参与议会的人员讨论,不要只抓住一点,一个剖面去观摩,
要深入去了解议会生态,用更好的方式去评断这些议员,继续坚持,
绝对可以改变议会,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