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工业3.0跟4.0差别在哪?

楼主: JDCarry (JDC)   2018-11-20 00:16:43
关于工业4.0的议题
小的想在此依浅见说明一下
关于工业x.0
所有的工业化进程 无非跟《效率》二字有关
理论和前面几位大大相去不远
但很多人都有疑问,当人类的工作大量被机器取代时,人类不会失业吗?
我想澄清一下:并不会
原因是,自动化的关键是sensor的布建,布建的位置最清楚的,绝对不是(工程师)或(
空降的主管),绝对是现场作业的技术人员,对于建设初期,初始参数的设定、工程细节
、以及后续设备维护、参数修正也绝对是现场人员最为清楚,这一切都需要仰赖这些基层
劳工,那试问自动化会带来失业吗?
自动化一定会带来人力上的过剩,有人一定会说:那还不是要裁员!
结果不一定如此,举个例:在下的公司对于人员的训练相当重视,对于多余的人力,会给
予职务上的轮调,或是赋予专案提供基层员工参与,因为他们最懂制程,在制作专案的期
间与工程师相互讨论,让高阶了解现场作业、让现场学会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教
学相长下无形间提高了现场人员的职能让他们向上提升,试问这样人才的运用、培育会因
为自动化而造成人员失业吗?
4.0智慧化
许多人耳里这是一个虚无飘渺的词汇,但我觉得它并不这么遥远
1. 当sensor布建时,海量的数据已达人类无法判定分析时,交给电脑这是智慧化的第一
步。
2.当海量数据分析,进入一种常态分布、规律、循环的时候,就可以依照此一循环让电脑
自行判断应当的处置作为,非必要时人类已不需介入。
完成两阶段步骤即达智慧化。
应用:依个人拙见非常之多,但需要先期投入大量资金于监控设备、云端运算。
举个例子:交通运输
试想当所有的路口设置车流监测,由中央行控中心控制交通号志。前期需要人力介入,se
nsor纪录时间与车流相关数据,再纪录人为操作记录,当若干时间数据形成某种常态分布
之后,这些数据将成为一大数据,再分析此一数据,电脑将可自行依照车流、时间控制行
车号志,将号志转换效率最佳化,必要时人为介入即可。
再一例:智慧农业
一样第一步布置sensor,如:水液位、水质ph、水中含氮盐类等sensor依据sensor控制水
闸、酸碱控制、肥料投放时机,长期下来一样可以累积操作惯性,形成常态分布,让电脑
自行判断;另外还可以整合天气预报数据,预测温、溼度、降雨量、日照长短、紫外线强
度,来优化种植参数;也可以定期取样土壤分析,分析土壤中盐类变化,调整作物种植周
期,土壤改质......等等举凡不及备载
以上 浅见提供大家参考
4.0其实没有那么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