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559位学界人士连署 反对“以核养绿”公投

楼主: hamasakiayu (ayumi)   2018-11-16 10:44:46
※ 引述《stratege (摸那乳到)》之铭言:
: 559位学界人士连署 反对“以核养绿”公投
: 2018/11/14 苦劳报导
: 张智琦 苦劳网记者
: 月底九合一大选合并十公投案投票,拥核团体提出第16号“以核养绿”公投,主张废除
: “2025非核家园”条款,诉求重启核四及核一、二、三厂延役,遭反核团体批评“复辟
: 核电、走回头路”。近日学术界也发起连署呼吁对16号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目前
: 已获得559位学界人士连署,名单包括前中研院院长李远哲等重量级学者。
李远哲挺或反一点意义都没有
他自己都变来变去
支持核能 李远哲:两害权其轻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90275
前中研院院长李远哲昨天指出,二氧化碳减量与非核家园理想在目前看来,是必须在其中
作一选择的,他认为选择对抗全球暖化、致力二氧化碳减量,现阶段支持核能,是“两害
权其轻”的结果,并非对核能过度乐观。
这是2008的新闻
请问现在世界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解决了?
下面一堆反核推的燃气发电
以碳排量来比较
以直接排放来看(排放二氧化碳(公克)/每度电)
燃气发电是 362-575
核能发电是 0- 0
以间接排放来看
燃气发电是 77-113
核能发电是 9- 21
大量使用燃气对碳排量有什么帮助吗?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07
: 为反对“以核养绿”公投,国内50位学者发起连署,呼吁民众对16号公投案投下“不同
: 意”票,今日学界人士召开记者会公布连署状况,数日内已获得559位学界人士参与连
: 署,名单横跨理工医和社文法领域,包括台大数学系教授林长寿、前中研院院长李远哲
: 、国内肝脏权威廖运范、台湾病理学泰斗郭承统、成大公共卫生研究所讲座教授王荣德
: 等人。
横跨社文法领域
看名单社文法还不少
结果这边写的都是理组
满聪明的
: 连署发起人、中山大学社会系助理教授邱花妹表示,台湾拥核人士长期将反核人士贴上
: “不科学”、“不懂核能”及特定党派的标签,阻止台湾人追求非核家园的愿望,但核
: 能的使用及核废处理,涉及环境、健康和世代正义问题,牵涉多种学科领域。她指出,
: 全球能源生产正在走向转型和创新,拥核阵营却想把台湾拉回上世纪核电与煤电的发展
: 旧思维,不仅回避核能的危害,更无助台湾的能源转型和空污治理,呼吁全民对“以核
: 养绿”公投投下不同意票。
一来,以核养绿公投并非反对绿能发展
只是对于将5%绿能(含水力)
在短短不到九年的时间内
仅以太阳能与风力要拉高到20%,整整四倍
这种明显躁进的东西
而所谓上世纪煤电的说法
更是不完全是事实
多数先进国家的能源政策
在二十年内
仍然有核能与燃煤的一席之地
真正在进行非核的先进国家
仅占很低的比例
至于空污
根据政府官方的统计资料
发电业所占的空污量仅到三分之一左右
而发电业中的核能
根本就没有空污问题可言(连直接碳排都算不上)
且更重要的是
多数先进国家都未雨绸缪在新一代的核能上投资
如果要说思维老旧
看到核能就反
完全不去思考核能是不是还有新科技,新可能的反核
才是最老旧的吧
: “核安的问题不能讨价还价。”台湾大学地质系教授陈文山表示,每个国家有不同的环
: 境条件,台湾因遍布活动断层,根本不适合盖核电厂。他强调,依据美国的规范,核电
: 厂不适合盖在距活动断层8公里以内的地方,但台湾的核一、二、三厂和核四厂却都紧
: 邻活动断层,并不安全;假如核电厂延役,风险将更高。陈文山也呼吁经济部,应要求
: 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台电将核电厂的核安资讯都公开给民众知情。
《核能电厂的区域地质概况》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中华民国 102 年 3 月 18 日
https://reurl.cc/1YLWQ
“核能电厂耐震安全再评估精进作业”之
扩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
原能会安全评估报告
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 核能管制处
中华民国 105 年 12 月
https://www.aec.gov.tw/webpage/UploadFiles/report_file/20163390514021696.pdf
讲断层的同时
有无同时考虑到结构的耐震系数?
陈教授没有说明
且中央地质调查所也引用陈教授的文献资料
也就是陈教授有第一手资料
与其要台电与原能会公布地质调查报告
陈教授开记者会拿文献打爆台电与原能会不会?
如果真的远超过核电结构耐震系数
此时此刻就该把所有核电厂停机
没有理由使用高风险的核电厂到2025
若没问题
还是要持续使用到2025年
我就问
用到2026会怎样?
用到2030会怎样?
事情就这么简单
: 环工学者:台湾核灾将造成“栖息地丧失”
: 中兴大学环境工程学系教授庄秉洁也表示,台湾一旦发生福岛核灾的灾害,恐将造成“
: 栖息地的丧失”。他模拟核四发生核岛福灾的结果,将造成台湾北部八百万人口的居住
: 地沦为“永久撤离区”,20年内不能住人。他直言,“我们不能忍受一次性的福岛核灾
: 的意外!”
利用MACCS程式运算
台湾撤离区就8KM
其他看当时状况做增减
另外
福岛核灾无法在台湾被复制
安全设计上台湾核电厂远比福岛电厂安全
: 针对拥核人士质疑“非核家园”将导致缺电及空污,庄秉洁则表示,过去台湾将燃煤和
: 核能当成基载电力,但只要增加天然气和再生能源的量,将天然气提升到50%的发电量
: ,燃煤转备用,就不会有能源缺乏问题,也几乎不会有空污。
燃煤电厂设计无法快速升降载
是要怎么转备用?
且燃气电厂北部过于集中大潭
去年八月十五日大潭电厂才因为送气中断而造成大停电大限电
就能源稳定的安全度而言
过于集中一地,风险是升高的
其次
燃气全台储气量仅7-14天
只要连续两个台风或风浪过大
高压海运船无法入港
台湾就断气
能源如何没有匮乏问题?
要盖第三储气站,万年藻礁先被破坏
生物栖息地还没发生核灾就先丧失
且就算盖了第三储气站
庄又要燃气比重大幅升高
配合台湾每年1-2%(10-20亿度)的复利用电涨幅
燃气又还要支援绿能不稳定快速升降
请问燃气储量是否真的足够?
再来
空污本来就先不能怪在燃煤之上
因为所占比例太低
甚至还输给大型车辆移动式排放
其次
燃气没有空污
但是对比核能而言有超高碳排
全世界有京都、哥本哈根、巴黎气候高峰会
都在想办法解决碳排问题
就连德国也要将降碳排(虽然实际上反而升高)
没有多数国家都在搞废核
台湾以两千多万人口
就跟法国六千多万人口差不多的总碳排量
台湾身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
绝不该自外于世界
减碳才是真正的世界潮流
废核不是
连IEA都多次讲到核能对于减碳的重要性
: 台大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教授郑雅文指出,除了核安疑虑,核电产业中
: 的职业伤病问题也必须被重视,如日本和台湾的核电厂长期以来透过外包制度,聘雇大
: 量临时工和派遣工清理反应炉、拿取燃料棒和处理核废料,2014年就有一名兰屿贮存场
: 的外包工罹患血癌过世,但却未通过职业病认定,郑雅文质疑,核电厂外包工不是没有
: 职业病问题,而是缺乏调查和研究,呼吁各界重视。
这很好
但既然没有通过职业病认定
就要硬说有职业病问题
这会不会未审先判?
既然缺乏调查与研究
身为台大的教授
先申请个计画研究一下
有实际例证再来说核废料厂会造成里面作业人员血癌
会不会比较公道一点?
: 邱花妹强调,核电不仅让外包工人、邻近居民承受风险,低阶核废料至今也堆放在兰屿
: ,犹如“牺牲的体系”,将恶果不负责任地丢给边缘弱势族群和后代子孙,呼吁全民为
: 了环境和世代正义,应对16号公投投下“不同意”票。
这边屁话就不用提
16号公投跟兰屿核废料一点关联都没有
兰屿已经数年没有核废料运入
而低阶核废料包含一到二成的医疗农工所产
跟以核养绿公投有什么毛关系?
错乱成这样难看
重点是
现在同批人有搞-兰屿核废迁出公投
先签名连署再说什么世代正义
反正很爱连署嘛
为啥不先签个真正对兰屿核废料有意义的公投连署?
: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1922
: 李远哲都出来反核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