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我多年没收到本地博士生!”南向外籍生

楼主: skn60694 (入声)   2018-11-11 23:32:19
1.媒体来源:
联合报 记者张锦弘、吴佩旻╱即时报导
2.完整新闻标题:
“我多年没收到本地博士生!”南向外籍生成研究主力
3.完整新闻内文:
政府推动新南向教育,来自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大学生3年内激增6成4,近来虽传出康宁
大学透过冒名仲介招收斯里兰卡学生违法打工弊端,但像清大、台科大等校,透过给奖学
金、设穆斯林祈祷室、印度厨房等配套,仍吸引不少专心向学的优秀学生,甚至成为研究
主力。
教育部统计,包括东协10国、南亚6国及纽澳等新南项18国,103学年在台攻读学位或研习
的大专以上学生仅约2.5万人,106学年已增为4.1万人,3年内激增6成4,以马来西亚、印
尼、越南、泰国、印度最多,以印尼、印度增加最快。
虽然近期传出新南向学生招生弊端,但也有许多学校建立机制、避免误踩地雷,招到真的
向学、而非只想来台打工的优秀学生,成为研究主力、甚至带动新的研究方向。
台科大校长廖庆荣指出,该校外籍硕博士居全台之冠,已成教授得力助手,校方根据学生
成绩,除提供半额至全额学杂费减免,也有专为外籍生规画的清真餐厅,所有饮食均比照
伊斯兰教习俗,包括不吃猪肉、家禽须先放血等,宿舍及教室区也都设有祈祷室及专用盥
洗设备,提供友善环境,吸引更多外籍生慕名而来。
外籍生往往能带动新的研究方向,例如台科大印尼资工所博士生哈明飞,和台、印尼穆斯
林学生开发“清真‧台湾”App,收录全台300家清真餐厅、旅馆、祈祷室、商店等资讯,
促进南向观光,也获教育部创业基金补助50万元;台科大化工博士吴慧莉返回印尼教书,
以改善污水处理的研究,今年更获新加坡颁发的“亚洲百大杰出科学家奖”。
至于清大外籍生,以印度籍居多,约两百多名。教务长戴念华指出,因出路受限,国内学
生愈来愈不想念博士,外籍生刚好填补空缺,清大以化学所的印度博士生、博士后研究生
最多,已成为主力,对发表论文的质量及广度都有显著帮助;校内多年前就在校内设立专
属厨房,连附近的印度工程师都特地到此品尝怀念的家乡味。另外像宿舍及图书馆也都设
有穆斯林的祈祷室。
戴念华表示,清大对于外籍博士生提供相当优渥的奖励条件,新进外籍博士班学生一经系
所推荐,几乎全都可拿到学校免学杂费及每月一万元奖学金,再加上指导教授每月一万元
以上津贴,学生多能无后顾之忧专心向学。奖学金还不只给一年,博士生升二年级可申请
续领,以一年级成绩为评估参考,升三年级则视其学业与研究等表现,升四年级则看研究
成果。
外籍生若拿到学位留在清大做博士后研究,戴念华说,年薪只约80万台币,比起美国至少
120万台币少许多。若留台当助理教授,月薪约7万多元,若够优秀,清大可加码到10万元
以上,但港、星、欧美等国大学可能是2-4倍;即使教育部最近祭出“玉山青年学者”计
画,每年可多补助150万元,但名额太少,留才诱因仍不够。
戴念华举例,他材料系的实验室,有两个印度博士生,毕业后分别加拿大、比利时,后者
特别优秀,在清大已打通任督二脉,毕业时已发表10几篇论文,最后仍选择赴欧;另一名
越南博士生也很优秀,虽留台,但也认为留台工作限制可再松绑。
戴念华说,国内学生不愿念博士,甚至有教授私下抱怨,“已经好几年没收到本地博士生
了,都靠外籍生帮忙。”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3517
5.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