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多吃碱性食物调节?专家打脸“体质酸碱性

楼主: pooznn (我~~~是来被打脸滴!!!)   2018-11-07 23:56:21
酸性体质致癌?多吃碱性食物调节?专家打脸“体质酸碱性”
2018-11-06 11:43元气网 综合报导 联合
曾风靡一时的《酸性体质奇蹟》(pH Miracle)系列丛书作者Robert O. Young 被控非法
行医及另两项重罪,去年被地方法院判刑3年,入监8个月。最近圣地牙哥陪审团判决他另
一项罪名,必须支付一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约新台币30亿元)的惩罚性赔偿。
据圣地牙哥新闻网报导,他被控在豪华牧场内针对重病或将近死亡患者收取昂贵的治疗费
用,其中一项是一瓶静脉输液中加入苏打粉收取500美元(约新台币1.5万元)。
Young最受争议的事为书中提到的“酸性体质论”,他的酸碱性理论来源于十九世纪法国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2002年起连续出版了几本书,其中最畅销的为《PH奇蹟:平衡你的饮
食,恢复你的健康》 (The pH Miracle: Balance Your Diet, Reclaim Your Health)
,当中强调所谓体内酸性是疾病的原因,而碱性食物就是答案。
体质有酸碱之分?
“人体只有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特别容易患癌”,近年来“
酸碱性体质”的各种说法被广泛传播,并成为一些保健品广告和养生类电视节目热捧的概
念。
他们指出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
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但专家表示,科学上并无酸碱性体质的说法。
人体能自己控制酸碱平衡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刘璟表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刚好保持在
7.35~7.45之间,呈弱碱性状态。血液是个复杂而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血液中含有
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这些化合物保
证了不停有物质释放入血液又排除出血液,使血液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血液的pH值始终
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波动。
“酸性体质”致癌?
研究发现,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
细胞生长快,而在肿瘤组织中血管的供应往往跟不上肿瘤细胞快速扩增的脚步,供应的氧
气和养料不足,由此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
降低。
然而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侷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肿
瘤会导致整个身体体液都变酸。
食物酸碱性不影响细胞酸碱性
常在饭桌上听到这样的对话:“少吃点肉和蛋黄,甜点也不能多吃,都是酸性食物,吃多
了身体就会变成酸性体质了”、“多吃菠菜、海带、大豆,多喝茶,这些是碱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能不能影响细胞的酸碱性?
身体的pH值为7.35~7.45,是指血液、淋巴液、脑脊液等看得见的液体和看不见的细胞内
容物。正常人体为了与大自然交融和生理功能的要求,不同的部位可以有不同的pH值。消
化液的不同pH值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完全彻底有效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有用成份。
强酸性的胃液是为了杀菌和降解食物的分子结构,肠道的碱性有助于消化吸收。
人体排出的液体中变化最大的是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的pH值在4.8~7.4之间,多数人
尿液呈弱酸性,pH约为6.5左右。之所以尿液的pH值不稳定,正说明了人体每时每刻都在
进行着体内酸碱度稳定的平衡,也就是说,如果食物中的酸多了,身体就要通过尿液排出
多余的酸性物质,于是尿液pH值就偏酸性;反之,食物中的碱多了,尿液就偏碱性了。
由此可见,无论你从食物中获得的是酸还是碱,到了胃里,在强胃酸的混合后,都变成酸
性的,到了肠子中,又遇到了碱性的胆汁、胰液、肠液的混合,又都成了碱性的。从肠子
里吸收到血液中,如果酸性分子多了,肾脏工作量加大,多排出一些酸;如果碱性分子多
了,肺就多呼吸一些,多排泄一些碱,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竭力保持体内的pH值在
7.35~7.45之间。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346367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