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hz100 2018-11-06 23:44:05※ 引述《ZMittermeyer (ZM)》之铭言:
: 趁这个机会难得,我来分享一下好了,随便加减看看吧,带着偏见不看是很可惜的
: 1. 工业4.0 与 AI 没大众想像的那么困难和虚无飘渺
: 以最简化的来说:工业 3.0 就是自动化,工业 4.0 就是把所有设备装上传感器。
: 然后联网。
: 为什么要联网,因为数据化与连上网络是管理的基础。
: 管理必须依靠数据,人的直觉非常不可靠。
: 当所有事情都数据化连上网之后,可以开展的潜力、提升的生产力就非常之大。
: AI 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可以出现比腻人类智慧、自主思考的程式,那叫“强AI”
: 只能在特定领域使用的、有功能性限制的人工智能,叫做“弱AI”
: 弱AI在几个领域早就快速发展成熟了,例如:语音辨识、人脸辨识、图像辨识
: 你其实只要把弱AI想像成高级的自动化软件程式就够了,实际上使用者也是这么理解的
: 例如iphone X之后的iphone都搭载AI芯片修图,那AI就是专门负责在拍照瞬间超快速的
: 把图修好,也不过就如此而已,你早就每天在用了
: 工业4.0配AI 怎么在工业应用呢?
: 例如以前用人工,检查产品错误的,现在可以引入图像辨识,机器抓错比人快太多了
: 以前都是靠老师傅经验,开关冷气调控温度的,现在可以用AI算规律求最佳解了
: 你替代掉的那些人力、时间,都是珍贵血汗的成本
: 提高10%的效率,就创造10%的产值,这真是太有用太实际了
: 台湾的工业基础已经很强了,例如机械已经是兆元产业,
: 加1%效率就可以拼出100亿的经济了
: 所以那些增加多少产值,我实际看了报告,我是觉得有点乐观,
: 但也不是完全没所本的
: 所以工业4.0与人工智能,以现在来说,已经逐渐不是什么困难的东西
: 2. 美国中国是“AI产业化”,台湾是“产业AI化”,这完全不一样
: 台湾的资讯基本上受美国中国影响太多,所以一般人会有错觉
: 举微软的例子你就懂了。台湾从来不是创造一个微软
: 台湾做的,就是引进微软的产品,来增加企业的效率,创造经济的价值
: AI也是如此,这就叫“产业AI化”。软件公司与顾问公司赚的是商人的钱。
: 创造一个微软,是“AI产业化”。台湾由于不懂“平台效应”与“品牌”
: 非常不擅长于这个,我想还是暂时没戏。
: 必须等待贾伯斯系的天才横空出世,也许就靠你了。
: 但是“产业AI化”,这是擅长解题的台湾工程师很擅长的事情,这不难的。
: 跟以前一样,大家拼命、拼时间、拼肝,到处土炮魔改而已,旧瓶新酒。
: 3. 台湾传产工业真的搞不起来吗?
: 所有人都服从于经济学。
: 当有一间搞起来,隔壁就会马上失去竞争优势,进而引发军备竞赛,
: 历史就是不断重复。你不投入就是死而已,这是时间问题。
: 你不搞,别的国家都在搞,不搞死路一条。台湾人从不选择坐以待毙。
: 你如果每天都看经济日报就知道,台湾早就开始自动化浪潮,而且强攻工业4.0和AI了
: 但是这根据你所处的世界、接触到的客户,认知差距会非常大
: 台湾一直都是两个世界,强的很认真,两光的很两光..........只能说自己加油
: 4. 政府的角色与功劳?
: 政府永远落后于民间,所以政府在讲工业4.0和AI,这倒不是他的空想
: 基本上持平来说,民间早有势头了。政府只是看浪潮即将发生,多多帮点忙
: 或者也没帮什么忙,刷个存在感而已。XD
: 政府可以做的永远就是解决五缺:缺水缺电缺工缺人才缺土地
: 尤其后者,帮忙把工业区整地整好,把美浓水库盖好
: 所以这件事风向很乱,很难解释
: 工业4.0和AI浪潮绝对是真的
: 但是不是政府帮忙的 XD 早就开始了
: 但可以确定的是:其迈比较懂产业,韩导就是草包,这是毋庸置疑的
: 连在中国的艺人都比他有见识,飘中国的台湾某艺人直接呛他:
: 都互联网时代了,你还在小农经济......
: 其迈之后搞不搞得好?不知道 但他真的比较进入状况
: 两位的差距太大太明显了
: 5. 自动化浪潮会剥夺工作吗?
: 当然不会,自动化浪潮不就是先进国发展的少子化对策
: 上至日本,下至德国,大家早就放弃叫年轻人生育了
: 我们直接叫程式做事,反正工业是又脏又累又辛苦的工作,根本没有年轻人要参与
: 与其一直用文宣倡议,干脆直接放弃XD
: 在这种情况下,产业不会因为少子化外移开发中国家,得以在本土保存
: 生产力得以维持,服务工业的服务业也能够维持下去
: 自动化只是取代外劳而已,根本没差....
: 6. 本人是直接预言,台湾的资讯软件业,迟早会南漂
: 这原因很简单,如果台湾是“AI产业化”的路线,
: 那台湾的软件公司就会长在台北市或宜兰市里,生活机能方便、或是好山好水地方
: 但台湾绝对搞不起“AI产业化”的,一定是“产业AI化”
: 在“产业AI化”的路线里,公司一定要依附工业区生存的,
: 台湾的工业区根本不在北部
: 我自己就很想南漂了,据点设在台北,一直搭高铁往南移动,体力都要有点不堪负荷
: (搭车时间太多发废文时间也多)
: 这不是我的空想,我每天都好想搬去台中高铁站旁边
: 当然这也许是长达10年的漫长过程
: 但实业的趋势看起来,早就是逃离台北了吧,北部的地价炒太贵了
: 这一波中美贸易战,其实台商还没有真正回流,都还在后面
: 但是找地先锋部队已经放弃新北、观望桃园、台中嫌贵、干脆看南高了
: 你是不是内行的,就知道我是不是在唬烂,我都尊重XD
这篇的观点我还满赞同的
首先发展 AI 绝对不是一个口号 ,说一说就搞得出来
必须集齐人才 、资金、市场等条件才有可能
我个人认为,台湾有着良好的半导体产业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由大公司如台积电等带领
配合工业 4.0 发展 AI,辅助原有的产业链升级
才是台湾在 AI 时代比较可能的方向
现阶段想去搞一些有的没的 AI 新创
不是没有机会,但台湾市场不够大,资金来源也不够
真的不如美国和中国的条件
Google Facebook 也是有源源不断的获利才可以让他们尝试很多有趣的 project
从中找到其他营利的方向,而或提升原先服务的品质
当然还是希望有更多能力好的创业家出来创业,毕竟不尝试就没有机会
也希望政府跟民间企业能提供新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发展
一点想法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