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共再度“抢救”股市 或重蹈四年前覆辙

楼主: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2018-10-23 21:54:00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0/21/n10798779.htm
1.媒体来源:
大纪元
2.完整新闻标题:
中共再度“抢救”股市 或重蹈四年前覆辙
3.完整新闻内文:
近期,大陆股市跌跌不休,10月18日大盘更是失守2500点。(AFP/Getty Images
)
人气: 8499 【字号】 大 中 小
更新: 2018-10-23 11:44 AM
标签: 大陆股市, 救市, 刘士余, 中国经济
【大纪元2018年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古清儿综合报导)近期,大陆股市
跌跌不休,10月18日大盘更是失守2500点,上市公司股票质押不断爆仓,直到
发稿时才略有回升。A股被形容为加速进入冬天,令投资者心惊。
此时,中共当局也如三年多前股灾时,再推所谓“救市”方案。分析认为,这
些措施不可能长久扭转整体市场。中国经济基本面在不断转差,投资者对中共
越来越失去信心。
中共再次“抢救”股市
由于大陆股市在10月18日跌破了2500点,10月19日,中共副总理刘鹤和“一行
两会”负责人先后向市场喊话,推出“救市”方案。
中共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鼓励、支持地方政府成立基金购买部分上市公司“质押
”的股票,防止因爆仓而令股价暴跌;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会针对性放水;负责
管理保险业的银保监则表明将放宽保险资金入市投资,包括购买上市公司质押
了的股票及其它有前景的公司。主管金融的副总理刘鹤也出面喊话,试图“救
市”。
周末20日,中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
会议,直指两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之前,刘士余10月14日抛出“股市春天不远”说,但喊话没有奏效,大陆股市
一片哀鸿。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说,周末中共高层紧急开会,再加上刘鹤19日的喊话中把支
持民企说成了“政治任务”,可见中共已经认为事态危急到何种程度。
李林一认为,刘鹤露面说话明显是代表了中共最高层的意思,加上金融机构三
大负责人一齐喊话,又是通过官媒《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官媒释放,
这次中共“抢救“股市动作之高调,超过2015年“暴力救市”。
此景似曾相识。
2015年7大陆A股遭遇大幅暴跌,中共也曾采取“国家队”花万亿人民币托市及
暂停IPO业务等措施。
大陆股市一度跌破2500点
10月18日,三大股指集体下跌。大陆A股各指数跌幅均在2%以上,上证综指失守
2500点,收报2486.42点,跌幅为2.94%,续创2014年11月以来近四年新低。深
成指收报7187.49点,下跌2.41%,创业板指数下跌了2.18%。
截至21日,股指才回升至2600点以上。
18日,在岸、离岸人民币盘中双双下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4关卡,创2
017年1月4日以来新低。
财经专栏作者齐俊杰撰文形容,比惨!当下股市已成历史之最。上证指数这次
跌破2500点,市场上已有83只股票跌去了9成,1018只股票跌去了8成,2125只
股票跌去将近7成,3150只股票被腰斩。换句话说如果你是炒个股的,那么有3
成的概率损失80%,6成的概率损失70%,9成的概率损失50%。所以股民的损失可
能创了历史之最。在2008年的暴跌之中都没见过这样的统计。
分析:大陆股市再下跌 或引发金融危机
路透社报导,A股在本周进入冬天的速度正在加快。人们对质押平仓等可能导致
的连锁反应担忧,使投资者有如惊弓之鸟,恐慌气氛弥漫。
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仍有近1/4的上市公司存在高比例质押风险——
3554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质押数占持股数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高达855家

在这波股票下跌过程中,很多上市公司与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进入了质押——濒
临爆仓——补仓——再次濒临爆仓的死循环。而且,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一
季度,将是股权质押到期的高峰期。
据估计,目前大陆股市股权质押融资规模逾四万亿,平仓规模可达数千亿。
《苹果日报》的评论认为,事实上过去多年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窍门就是
放宽银根,让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透过大额借贷不断扩充规模,营造快速增长的
假象。可不断增加借款令企业债务负担大增,碰上利率上升再加上中国政府去
杠杆化以减低债务爆煲风险,资金链近一年多来越见紧绌,民营企业、中小企
业首当其冲,找不到新资金还债,便开始沽售资产或把公司股权抵押以套取现
金。近期大陆股市辗转下滑,不断破底,反映的正是这种“卖肉”自救策略。
评论指,问题是“卖肉”自救容易引发连锁效应,财团企业既争先恐后“质押
”股票,股价自然越押越低,连带其它公司股价以至整体股市不断下跌。恶性
循环下开始有公司质押的股票价值抵不上债务价值,被迫斩仓。要知道股票市
场的基础其实是信心,一旦出现斩仓及借贷者资不抵债的情况,要再质押股票
套现变得困难,并有更多投资者先行套现自保。结果少数企业的问题变成整条
资金链出事,随时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及债务违约危机。
中共为“救市” 政策朝令夕改
针对当前风险集聚的股票质押,银监会除要求银行“采取恰当方式稳妥方式”
处理外,郭树清表示,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
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
这一表态实则改变了保监会2017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
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需要满足占保险公司总
资产的30%和单一股票投资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例5%的要求。2015年股灾时,这
一比例曾因救市上调至40%和5%。
中共“救援”民企的动机遭质疑
针对上市公司存在的股权质押危机,中共地方政府、地方国资、银保监会、银
行业等也开始“救援”。但对于中共出手“救援”上市公司的动机,却遭到外
界质疑。
据报,深圳市政府斥资数百亿“输血”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随后山东
、北京、河南等地方政府纷纷开始出手。此外,地方国资也“接盘”上市公司
,化解股权质押风险。
10月13日,一名已与国资平台进行股权入资的上市公司董祕对陆媒透露,“国
资平台将接盘濒临爆仓的股份,不设置平仓线,质押率可以达到七成。中小担
给的利率标准是11%,但优质企业的利率可以降至9%,另外还可以再向政府贴息
4个点,利率降到5%。不过后续国资还有分成条件,如果股价上涨了,增值部分
国资平台还要分走三成。”
对此,李林一认为,中共部分国资直接瞄准民企第一大股东,谋求实际控制权
。趁著股市下跌,国企把优质民企逐步收入囊中,这种行为其实是进一步加剧
了“国进民退”。
路透社报道称,国资平台此次行动并不是纯粹当一个“救世主”。报告研究发
现,国资取得控制权的那些标的民营公司,普遍基本面较好、估值较低。
在安徽、河南、北京、上海、四川、湖南、福建等10多个省今年都有当地政府
资金买进上市私营企业的股权。
分析:中共“救市”只能暂缓问题
李林一说,刘鹤和“一行两会”负责人的所谓“救市”,只能暂缓一下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下行,加上中美贸易战打击经济前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只
会越来越差,民众对中共越来越失去信心。股市是经济基本面的反映。
李林一认为,2015年,中共“暴力救市”后,大陆股市一直不见起色,而且过
了4个月后,股市更是跌到更低。只要中国经济没有实质的改善,未来股市又怎
么可能真正转势呢?#
责任编辑:林锐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0/21/n10798779.htm
5.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