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湾“双语国家政策”与国际化移民岛之梦

楼主: falomu (法萝暮)   2018-10-16 16:44:41
台湾“双语国家政策”与国际化移民岛之梦
郑仲岚
BBC中文台湾特约记者
2小时前
台湾近日宣布将朝中英“双语国家政策”迈进,并同时考虑“新经济移民法”吸引优秀
东南亚人才。然而,这样的政策落实是否可行?又是否有政治意涵?建议出台引发各界
热议。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一位老师在十位幼稚园儿童前大声用英文询问。
10月中旬,BBC中文记者来到台北市的某间幼稚园,观看英语教学的状况。白板上列著
10张图片,有的是游泳、有的是跳舞,一位幼儿奋力举手,大声喊出“I like to swim
!”并抽走了白板上的游泳图片,教室弥漫着轻松地学习氛围。
但实际上,目前根据台湾法令,幼儿园是不得教授英文的。该园园长跟BBC中文表示:
“我们纯粹就是让幼儿可以习惯在英文的环境中,可以简单对话、并正确发音。”
突然一声令下
园长也坦言,这样的英文教学必须某种程度上“台面下进行”,教授英文的老师虽然有
十几年丰富经验,也只能领取钟点费,不能被聘为正式幼稚园老师。当初愿意受访,也
是经过很大的挣扎与思考。
不过这样的“台面下”状况,未来有可能获得解套。台湾官方最近发出愿景,将在未来
10年内落实“双语国家”目标,期盼除了中文外,英文也能成为官方法定官方语言。宣
布来得仓促,但这些过去必须低调教授英语的幼稚园老师,可望成为正式雇员。
台湾的英语能力为何?在日前所公布的英语能力指标EF EPI数据,台湾的英文能力在全
世界80个“非英文母语”国家中,位居第40名,而中国大陆则是36名。台湾正意欲与上
海、北京一起竞争,期盼挤入国际化都市之林,而这群三岁至五岁,正在牙牙学语的幼
儿,将来也将提早“国际化”,开始学习英文。
教育人才难题
根据台湾行政院提出的规划,“双语国家政策”将在2019年提出具体方案,其中过往“
小学才能教授英文”的规定,将提前到幼稚园阶段进行。
目前台湾拥有17000位英文教师,未来根据政策要再追加5000人,原先的700多位外籍教
师、将会再引进4600名外籍英文老师。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专长英文教学理论的陈浩然,对BBC中文表示,台湾在英文
教学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师资、上课时数跟教材三个面向。“贸然提升到双语国家,这口
号太大,甚至有点极端”,与其喊口号,陈浩然建议要从现有英文政策务实改革,增加
上课时数与实际使用机会。
基本上非英语系的国家,培养英语的教学人才本来就很吃力,因为这也关乎国力。外籍
英文教师引进则更难,陈浩然说:“一个外籍的英文老师到亚洲,他可以选择日本、韩
国、中国大陆等,如果要来台湾,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
如果要实施双语政策,势必会有师资衔接的空窗期,该幼稚园园长表示:“最后还是幼
教老师要负担英文教育,站在教育立场,我们当然乐意教,但我们担心的是,自己并非
英文专业,是不是能给孩子们真正完善的英语教育?”
曾留美多年的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则在14日时批评,全世界有76个国家以英语当成官方
语言,但“这些国家几乎是英国或美国殖民地,殖民政权是要便于统治,台湾千万不要
沦入那种窠臼”。
“双语国家”是国家发展层级方针用词,陈浩然说:“如果真的要这样,那官方文件是
不是要用英文?立法院要用英文质询?”,贸然提升到国家层级,陈浩然担忧恐怕只是
口号响亮。
新经济移民法的整建
双语政策并进的同时,台湾也在推行新一波的“新经济移民法”,该法预计在10月底送
往行政院审查。该法赋予在台湾的外国人士,只要5年的居留时间,收入稳定,即可申
请永久居留。其中,在台工作超过六年的蓝领外劳与中阶技术工作能力外国人,被视为
是有利族群,当中不少是东南亚来到台湾的劳工。
台湾来鸿:台湾的大学面对改革挑战
根据台湾教育部资讯,目前在台就学的东南亚学生为31531人,而劳动部资讯显示,产
业外劳逼近70万人、社福机构外劳超过25万人。一但内容成案,台湾将引领新一波移民
契机,在台湾引发正反两极评价。
赞同者认为,广纳各国人才是世界趋势,有心工作、为国服务者都有落地生根的权力。
批评者则认为政府“短线思维”,只会造成人口素质下滑、薪资结构恶化。
“新经济移民法本质是正确的,但如何让民间社会、年轻人理解目前国际趋势,是台湾
政府要思考的”。台湾暨南大学东南亚学系教授陈佩修对BBC中文表示,法律上的修订
固然是一环,但他认为东南亚各国的年轻一代,资讯吸收度完整,更与国际接轨,已经
是全世界各国都想争取的人才新区域。
台湾自古以来除了原住民族群外,多是400年来从各地移居而来的族群,还有国共内战
后的外省移民。陈佩修说,大多数台湾人对在台东南亚人仍存在“婚姻移民”等看法,
但这几年东协经济势力迅速崛起,包括中日韩、欧盟等,都在东南亚挹注资金与教育建
设抢人才,“台湾现在起步确实有点晚了”。
经济移民无论在哪国都是严肃的课题,陈佩修认为法律只是“政策正当性”,不能先等
法律通过才来布局,而是要根本性创造好的就业环境,增加诱因让东南亚人才留下,甚
至台湾年轻人才都想留下,不会外流其他国家。
是否有“脱中”疑虑?
台湾的“双语国家”与“新经济移民”政策,自然在对岸中国大陆中格外刺眼,也被部
分媒体解读为是要强化“台湾主体性”,疏离与中华文化连结。中国国台办发言人安峰
山,用坚定地口吻说:“岛内所推行的各项政策,不管搞什么花样,都改变不了台湾是
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也阻挡不了祖国统一的进程”。
教育固然脱离不了国家意识,但对于“脱中”一说,陈浩然则说:“如果说真是有政治
盘算,我想也不是个很聪明的政治盘算吧?”
他举例,台湾如果要用英文走向国际,不如师法韩国:“韩国偶像团体‘防弹少年团’
就用英文在联合国侃侃而谈演说,韩国很多年轻人英文都很好,但英文不是韩国第二官
方语,他们是怎么规划课程?安排时数?这该学习”。陈浩然认为追根究底,是台湾总
体没有国际化,但却只想靠双语政策“一步到位”,有些天真。
陈佩修对于“脱中说”则认为,世界人才相互流通是全球化趋势:“就如同中国的居住
证政策,台湾会指责、台湾有别的移民政策,中国又指责,两边互相批评,但本质上都
是为了要吸引人才留下”。
他补充,中国也有自己的人才外流问题,所以也有其人才吸引政策,包括未来可入中国
籍等:“其实区域共同体,就是人才共同体,资本的自由流通,才能创造人才互通”。
台湾在宣誓走向双语国家与接纳国际移民岛之余,友善的就业与经济政策,势必得要双
管齐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4587306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