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周芷萱:亚裔男性的“求偶困境”

楼主: chiafann (NAZZZ)   2018-10-16 15:05:19
芷若做为一个亚洲的女性主义者,想跟大家讨论一些问题
亚裔男性从身体形象到社会位置都被阴柔化、娇弱化,
除了是东方主义的遗绪之外,更是大众流行文化文本和美国社会对亚裔的刻板印象
而亚裔女人的选择自由在族群问题面前似乎被比下去了。
为什么亚裔女人“应该要爱上”亚裔男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0862040991280&id=100002025076363
 
做为一个亚洲的女性主义者,对这本书的心情其实是相当复杂的。
身为美国的亚裔男性,本书作者用了一整本书的篇幅,从身体尺寸到求偶困境,以个人生命
史的方式,探讨亚裔男性在西方世界的不利处境。全书经历他和自己的男子气概以及亚裔出
身的冲突与和解。
本书作者阿力斯对亚裔族群在美国社会“隐形”的观察相当入微。他运用了许多流行文化做
为范本,指出亚裔男性在电影、电视剧等流行文本中,经常被忽略或是以丑角看待,很难成
为故事的主体或是可被欲望的男性角色。我们所熟悉的《阴尸路》、《欲望城市》、《醉后
大丈夫》都在其列。在这些故事里,高大、壮硕、能够解决问题或是性感的男性,都不是亚
裔,而亚裔男性往往只能担任如《醉后大丈夫》中的周先生一般,布满刻板印象又滑稽的角
色。
作者在谈到亚裔男性在美国社会的隐形问题时,最重要的一个讨论项目,其实就是求偶困境
。作者花了大概有六个章节,都在求偶困境相关的身体问题上面打转。亚裔男性从身体形象
到社会位置都被阴柔化、娇弱化,除了是东方主义的遗绪之外,更是大众流行文化文本和美
国社会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即使是在NBA带来旋风的林书豪,也难逃被以“亚裔阳具尺寸较
小”刻板印象嘲弄的命运。
 
然而,作者在书中提到,亚裔女人“应该要爱上”亚裔男人,亚裔男人不被亚裔女人爱显得
更挫折,这段话指出了本书最大的问题:亚裔男人面对的族群问题应该不只是关于族群,更
是涉及性别的。
很显然的,对作者而言,女人的选择自由在族群问题面前似乎被比下去了。
为什么亚裔女人“应该要爱上”亚裔男人?
作者利用个人生命史对男子气概焦虑进行自我剖析,简直就是美国亚裔版本的CCR困境,和
我们在台湾看到的洋屌焦虑其实相去不远,读来很有共感。
事实上,求偶与阳具尺寸的困境都是来自阳刚焦虑,在本书作者身上,问题应该要从两个不
同的重要问题切入:族群与性别。不光只是族群。用性别的角度来看,作者其实是困在了阳
刚与阴柔的二元世界里,不是在亚洲文化中找到男子气概的出路,就是被西方世界的阴柔亚
裔刻板印象困住。也许他最后在族裔的路上找到了与自己和解之道,但在我看来,他需要与
之和解的,其实是性别问题。这种“我族女人须归我族”的期待,也正是阳刚气质的一部分
呢。
此外,身为对亚洲文化比较了解的台湾人,读美国亚裔怎么理解亚洲文化其实很有趣,比如
说,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男子气概是文武合一,真的是这样吗?作者点出东西方对于武力的
不同理解,身在其中的亚洲人,我们又如何理解?顺著作者重新理解亚洲文化的思路,我们
看见怎样的自己?
 
回到我开头所说,身为亚洲的女性主义者心情复杂,为何复杂呢?因为不免会有点觉得,作
者根本找错战犯了。让亚洲男人失去男子气概的并不是亚洲女人,更不是亚洲女人的择偶选
择,而是长期利用文化殖民全世界的西方人。夹在“亚洲价值观是否能够让西方中心论式微
”与“女性自主权不被族群议题绑架”之间,读这本书的心情和云霄飞车一样。一下子被作
者惹怒,心想说“ok怪亚洲女人囉?”,一下子又觉得“喔对没错你说的对,西方中心论就
是这样”。
不过,即使如此,我认为作者其实很锐利的提出了关键的问题:亚洲的男子气概内涵到底是
什么?而西方世界长年来使用武力大于一切的价值观,在当代是不是可能透过亚洲的文化反
扑,重新被反省呢?这可能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提醒与贡献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