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八卦?

楼主: sam09 (柊鏡)   2018-10-14 23:13:26
※ 引述《imericlai ()》之铭言:
: 好像独立运动后来失败了
: 最近中共一直在新疆有动作
: 不觉得因为民族问题
: 花费很大成本在维护民族矛盾吗
: 不如成立一个联邦啊
: 新疆也是一个国
: 西藏也是一个国
: 组成联邦对中国有多难?
现在的新疆/东突厥斯坦最早的文明是吐火罗人(Tocharians),
这是古代印欧民族最东端的一支,
大约在3000年前从伊朗高原和中亚移入塔里木盆地,在当地建立一系列绿洲农业城邦,
汉代史籍中的西域国家如鄯善、焉耆、龟兹、于阗等大多都是吐火罗人,
使用吐火罗语或东伊朗语。
吐火罗人的国家规模不大,只能依附于周边的强权,
最早是匈奴,有时是汉朝,高昌国也曾统治此区一阵子,
主要的宗教则是祆教与佛教。
汉代设置的西域都护府只管辖天山南路地区,基本上只负责维持秩序、防御匈奴,
统治权仍在本地的君王手中,而且都护府的设置也因中原动荡而使统治断断续续。
天山北路的草原早先仍是游牧人的地盘,刚开始是乌孙和匈奴,接着是柔然和突厥。
突厥人最早活动于阿尔泰山北部到叶尼塞河上游的地区,臣服于柔然,
大约在6世纪时推翻柔然,建立古突厥汗国,分裂后被唐朝击败,
使唐朝重新获得西域的主导权,但安西都护府和过去的西域都护差不多,
只有名义上的控制范围更大,可以干预中亚的粟特人国家之外,
本质上仍然是羁縻统治。
伊斯兰教的势力大约在8世纪初进入中亚,虽然在怛罗斯(751)击退唐朝,
但唐朝对西域和中亚的影响力一直到安史之乱才断绝。
在突厥和唐朝都衰退的时期,回鹘人在这个时期崛起,
回鹘源出铁勒部,是古代的丁零人后裔与突厥人的混血,
回鹘汗国没过多久又被黠戛斯人推翻,他们是古代的坚昆人,
现代吉尔吉斯人的祖先。
被推翻后的回鹘人离开蒙古高原向西南移动,
一部分进入中亚,和葛罗禄人融合,于10世纪伊斯兰化后建立了喀喇汗国,
是现在哈萨克斯坦人的远祖之一。
往南的一部份支配了高昌国,全盛时期统治了整个天山南路,
与吐火罗人、古突厥人的后裔融合;
高昌回鹘之后被西辽击败,又臣服于蒙古人,被划入察合台汗国而灭亡。
察合台汗国在13世纪开始伊斯兰化,回鹘人的后代大多跟着改信,
少数没有改信的回鹘人往东迁移,这一支在当代被称为裕固族。
元代的文献中将这些回鹘后裔称为“畏兀儿”,而人数较少的蒙古人也跟着融合进去。
近代维吾尔人的血缘大致上可以追溯到这里,
除了被视为主体的回鹘人之外,也融入了其他突厥部落、吐火罗人后裔、蒙古人等等,
且回鹘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是游牧民族,流动性极强,混血情况非常频繁,
非常不适合用血缘作为判断民族的标准。
如果察合台汗国不算的话,下一个能够实质控制天山南北路的中原政权是大清。
在大清之前,由维吾尔人(当时尚未有这个称呼)为主,
从察合台汗国派生而出的叶尔羌汗国统治天山南路,后被准噶尔汗国所灭,
准噶尔人源出蒙古卫拉特部(瓦剌),信奉藏传佛教。
大清消灭准噶尔汗国后,将天山南北路纳入统治,设置伊犁将军作为管理者,
掌握当地的军事、财政大权,但一般的行政仍由本地的统治者(伯克,Bek/Beg)负责,
只有主要城市才有驻军。
对大清而言,除蒙古人与少数汉人、满人之外,
当地居民绝大多数都是穆斯林,因此统称回回,并没有确切的民族概念。
民族主义思潮大约是在19世纪后期才传入新疆,主要的来源是中亚和土耳其,
泛突厥主义最早是俄国境内的突厥民族用以对抗泛斯拉夫主义的武器,
在土耳其发扬光大,土耳其泛突厥主义者将突厥人的统一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团结土耳其、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这三支关系较近的民族,
接着是俄国治下的其他钦察人、鞑靼人、乌兹别克斯坦人等,
最后则是所有和突厥人沾得上边的民族,维吾尔人大约分在这里。
维吾尔人的民族意识大约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
民国初年的新疆统治者对这一块相当留心,汉人统治者占当地人口只有1%,
一旦出事可不是闹著玩的。
1912-1928年统治新疆的杨增新采取了温和怀柔政策,
虽然没有经济建设,但至少也没有爆发动乱。
杨增新遇刺后,继任的金树仁对穆斯林采取压制策略,
加上强推改土归流,拔除本地统治者的权力,马上就激起了暴动。
1933年的大规模暴动中,一开始只是穆斯林平民起头,但泛突厥主义者见机不可失,
也跟着投入并扩大组织,成立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但这个共和国境内一片混乱,各个首领互不统属,只撑了3个月就宣告解体。
在金树仁之后,掌握新疆的是有苏联撑腰的盛世才,
盛世才任内将“维吾尔”一词作为官方名称,但实际上并不常用。
盛世才后来背弃苏联,改投国民政府,但还是在1944年被赶下台,
而苏联在盛世才时期已经打入了不少亲共的维吾尔民族主义者,
趁著盛世才离开之际在北疆三区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完全是苏联的傀儡。
然而,苏联在1946年的谈判中同意将东突厥斯坦以自治的名义并入国民政府,
并撤走苏联顾问与亲苏的民族主义者。
留下来的东突厥斯坦共国成员部分转与中共合作,
他们手上的“民族军”不久后也成了解放军,
但耐人寻味的是,民族军的五位首领在1949前往北京时在半途坠机全灭,
军队也在往后遭到分割整编。
就算到中共建政之后,维吾尔人的暴动也没少过,
在中苏交恶期间,甚至还有解放军内的维吾尔族将领公然叛逃到苏联的纪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