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洋人发展物理化学中国在干麻

楼主: jfsu (水精灵)   2018-10-13 00:21:45
※ 引述《Reewalker (报告馒头班长不够)》之铭言:
: 大概从明朝中期开始
: 洋人物理化学突飞猛进
: 科学大大进步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 那段期间都在做啥
吃饭、睡觉、打东东。
Wiki:
明中晚期,因皇室的禁止、官员不理会发展科技等因素,此时正逢西方科学革命
,科学长足进展,相较明朝科学发展较慢,因此开始落后于欧洲国家。
中晚明科学著作众多,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明朝(1368~1644)时的西方科学家:伽利略、克卜勒、哈维、波以耳、帕斯卡
清朝(1644~1912)时的西方科学家:牛顿(1642)、欧拉(1707)、瓦特(1736)、道耳吞(1766)
摘要清末民初:
时间║ 清朝 ║ 西方
═══╬═══════════╬═════════════
1876 贝尔获得第一个电话的专利
1895 马关条约 伦琴发现X光
1900 义和团事件 普朗克 (Max Planck)提出黑体辐射公式
1903 居礼(Pierre Curie)与居礼夫人(Marie Curie )
从事放射研究
1906 废科举 汤姆森(J.J. Thomson )对气体放电理论和
实验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1909 溥仪将年号改为宣统 马可尼发现了无线电报
1911 黄花岗事件 居礼夫人( Marie Curie )发现镭和钸
1912 中华民国建国
1913 波耳(N. Bohr)提出氢原子模型
1914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5 布拉格父子(W.H. Bragg, W.L.Bragg ) 借助
X 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1918 普郎克(Planck)对量子论做出巨大贡献
1919 五四运动
1921 爱因斯坦(A. Einstein)发现了光电效应
1922 白话文运动
1924 薛丁格方程式提出
德布罗依提出物质波的概念
包利不相容原理
1925 孙中山逝世
1927 康普顿(A.H. Compton )发现康普顿效应
1931 日军侵华
1932 海森堡(W.K. Heisenberg)创建量子力学
1934 新生活运动
1935 查德威克(J.Chadwick)发现中子
1937 对日抗战 戴维生(C.J.Davisson)发现晶体对电子的
绕射现象
1939 劳伦斯(E.O.Lawrence)开发回旋加速器
1944 冯纽曼(Von Neumann)提出电脑架构
1945 鲍立(Wolfgang Pauli)提出鲍立不相容原理
1946 国共内战开始
1947 台湾二二八事件
1949 汤川秀树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
1951 麦克米伦(E.M. McMillan ), 西博格(G.
T.Seaborg )发现超铀元素
1956 吴健雄宇称不守衡实验提出 萧克利(W.B. Shockley ), 巴丁(J. Bardeen) ,
布拉顿(W.H. Brattain )从事电晶体研究
杨振宁宇称不守衡理论建立
1958 823炮战
1960 厉比(W.F.Libby)发明了碳 14 定年法
1968 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
1973 推动十项建设
1974 霍金(S.W. Hawking)提出黑洞蒸发理论
1987 解严(报禁/党禁),
开放大陆探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