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高雄有什么是赢北部的

楼主: cgi0911 (勝者的迷思)   2018-10-11 13:49:23
(文长慎入)
高雄现在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期。这世界上有许多衰退的工业城市
,有的命运从此一蹶不振,有的在长期阵痛后浴火重生。转型是一段
辛苦而漫长的历程,工业城市的“无痛转型”基本上是神话。以美国
转型成功的“钢都”匹兹堡为例,经历过七十到九十年代漫长的低潮
期,现在匹兹堡市区的人口比起最高峰减少了一半,整个都会区也损
失了一两成。就算以经济强劲的“世界首都”纽约,战后世界第一大
港,轻工业生产中心的布鲁克林区,也在八十年代的低潮期损失了两
成左右的人口,犯罪率更是高到全世界都知道。
相对于那些因为过度依赖单一产业而陷入困境的城市们,高雄算是很
早发觉到自己的问题,并着手进行改革。身为一个高雄市民,我并不
幻想高雄能够实现“无痛转型”的神话,重要的是,这二十年来高雄
做了些什么?而这二十年一路走来,我们是不是有理由去肯定高雄人
所做的努力,并相信高雄能够谷底翻身?
高雄的经济不患寡而患不均。最重要的一个数据,营利事业总销售额
,近两年来高雄看到了强劲的成长;总额居于全国第三(仅次于台北
与新北),而成长率居于六都之冠。2016年,在其它县市仍在景
气衰退中挣扎时,高雄是六都当中唯一实现增长的;2017年,高
雄更实现了近百分之十的亮丽成长。但我们知道,两年的好表现,也
许得利于暂时的制造业景气,尚不足以自满。高雄的区域经济,有将
近四成来自制造业,其中又有近半是从炼油、炼钢等重化工业的部门
而来。这样的产业结构,除了受到国际原物料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以
外,因为产业结构很稳定,也很不容易创造出新的青年就业契机。
高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让经济结构多元化;这是一个“避险”的
概念,不要把区域经济的鸡蛋集中在一个篮子里。以制造业来说,在
尽量不重挫原有重化工业产值与就业的前提下,将其它制造业的产值
与就业人口给拉起来。所以高雄与中央政府通力合作成立桥头科学园
区,吸引了华邦电,在路竹设厂,投资三千亿,将创造两千五百个以
上的工作机会;在地的日月光,K25厂投资一百多亿,将创造近两
千个工作机会;台郡投资一百余亿,在和发设厂,将创造两千五百个
左右的工作机会。诚然,这些都不是电子科技业里面最高端最舒服的
职缺,但是高雄并不好高骜远,先透过吸引大厂的方式,把资金与就
业人口带进来,再以这些大的量能为基础,寻求往产业的更高端前进
的契机。
近两年来,国家帮了高雄不少忙。这里我特别要提到国防产业自主的
部份,国舰国造、国机国造计划,七千亿以上的资金投入,高难度的
系统整合,是高雄上从钢铁、下到资电各产业的大练兵场。台湾也只
有高雄的制造业功底深厚,能接得下这样的重责大任。高雄,要成为
巩固台湾主权的火车头,也要从国防自主里面赚到资金与技术。
而在制造业之外,高雄也很努力在提升非制造业的份额。但是要提升
零售、服务、观光等行业的产值,必须以宜居的城市环境与方便的大
众运输为基础。高雄的大众运输密度,虽然无法与台北相比,但我们
已经开始看到城市在捷运上面的投资,进入了收获的阶段。目前捷运
与轻轨沿线,已经有以下的投资案正在进行:
-义联集团义享天地案
 (http://www.eskyland.com.tw)
-兴富发与诚品合作的悦诚广场案
 (https://tinyurl.com/ybrah5wl)
-富邦预计投入近三百亿资金的龙华国小地上权案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11000720-260107)
-台铝MLD团队投资的农十六停35商场案
 (http://estate.ltn.com.tw/article/4610)
-统一集团的梦时代二期
-中信/台湾人寿的市总图二期文创商场案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19000354-260115)
-港务公司的60期重划区滨湾复合式商场案
 (https://tinyurl.com/y972lj9o)
-港务公司的邮轮旅运中心兼新总部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7-10/130901)
-蓬莱商港区解禁案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165894)
-高医冈山分院与达丽秀泰影城案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25004841-260405)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1069/3288351)
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高雄真的这么的没有希望,这些内需产业也不
会选择进军高雄。而如果没有近二十年,高雄致力于宜居城市、闲置
空间整备与大众运输建设,我们不会得到这些投资案。作为多元产业
结构的一环,零售服务与观光业,在高雄在地经济的份额与内需,也
正缓慢而坚定地在爬升中。
高雄人很明白,高薪白领的职缺不会一下子从平地冒出来。其中影响
最大的因素是高等教育,这是高雄比较吃亏的地方,也很难一朝一夕
去解决。虽然高等教育是中央职权,并非地方所能直接干涉,但至少
市政府从旁协助了高雄三科大(海科、高应、第一)的整并,也积极
给中山大学腾出仁武校区的空间。这样的努力,亦不是市府单方面的
;高科大校系整并过程中虽杂音不断,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台湾技职教
育体系的复兴。中山大学自从杨弘敦、郑英耀等号称“花妈的人妈(
?)”掌校后,也亟欲摆脱“西子湾旁的老古董”的形象,与地方密
切互动。例如,今年稍早台湾人工智能学校要在南部成立分校,而十
分令人意外的是,争取到分校合作案的,并不是电资学门一向较强的
成大,而是主动积极接触的中山。这是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我们也期
许,高雄的大专院校,能够发挥主观能动的精神,争取到每一个可能
的与城市共荣的契机。
台湾人工智能学校携手国立中山大学,盼用人工智能为产业加值
(http://technews.tw/2018/09/27/nsysu-aiacademy-ai/)
这样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见于一些市府部门,或市府衍生出来的公司
。例如今年稍早,LINE PAY选择与“黑马”高雄一卡通合作推动电子
支付,而不是家大业大市占半边天的悠游卡。比起台北霸主悠游卡,
LINE看中的是一卡通公司抢先取得电子支付执照的主动性,和内部组
织扁平、危机感强、沟通快、配合度高的公司文化。这样的胜利,在
家大业大的台北悠游卡眼中,也许只是个小小的捷报;但对处于转型
关键期的高雄来说,不啻是一个精神上的激励与“弯道超车”的本钱
,也证明了高雄在“智慧城市”的发展道路上,绝非只能乖乖挨打的
角色。
要当台湾支付宝,LINE为什么选择一卡通,不选悠游卡?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3061239)
我们不能说高雄转型成功已经完成,但是许多迹象显示,高雄绝对不
像许多毫不明白的外人讲的那样,二十年来什么都不做。许多坚忍转
型的重工业城市,都经历了二十年甚至更久的阵痛期;但是转型的过
程愈痛,就愈要咬牙扎根基。而高雄现在正逐渐进入收获的周期。与
版上的高雄朋友们,不管你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挺蓝还是挺绿,共
勉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