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了研究所,想把这个作为课堂期中报告,但资料跟民众义愤填膺的怒吼其实对不太上,
只能说台湾实在太民粹,而人民太习惯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政治人物只要不是当政者就随之起舞,质疑是应当,但如果只有质疑却没有比较,
社会议题根本不会推进,更不用说制度上会进步了。
先贴个个新闻给大家,了解一下吵这么凶是为什么
https://goo.gl/ofP7Tp
然后先把主要争点列出来
1.中油天然气第三接收站的设置是否需要,为什么环团要反对?
2.环保署副署长詹顺贵请辞是否为了此案?
3.行政院长赖清德提出“停建深澳的条件是中油天然气第三接收站通过环评
(观塘案环评)”,是否为政治利益的算计?
4.桃园市长与市府针对此事的回应,是想卸责还是认真讨论的成分居多?
一、中油天然气第三接收站的设置是否需要,为什么环团要反对?
这个“中油天然气第三接收站”,设置的原因要先讲到马政府决议停建核四,
停建核四后经济部就慌惹,开始找可以填补电力缺口的方式,
在绿能技术缓不济急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火力,但又怕空污太多,
所以选择天然气发电而屏弃煤炭,一切都是为了当时非核的主流民意,
而天然气电厂可以扩建的就是桃园“大潭电厂”,扩建就需要多天然气进口的接收站,
于是就有了这个计画,但环团始终如一地只要有破坏环境的疑虑就会反对,
这是民主机制下,非营利组织必然为其核心诉求提出抗争,
而此次的诉求就是保护桃园沿岸的“藻礁生态”。
结论:事件没有对错,只有价值选择为何而已,但这边首先可以厘清的是,
蓝营绿营都有执行这计划,台面上的政治人物就“谁提出计画”骂来骂去根本就不合理,
尤其是现在民进党执政,国民党政治人物狂骂根本荒谬。
二、环保署副署长詹顺贵请辞是否为了此案?
藻礁在环评上是否该通过其实吵了非常非常久,但一直不是主流议题
(多数民众不太关心),但原本是民间的环境律师詹顺贵,
在2016民进党上台时接任环保署副署长,却在10/3号请辞,导致此议题突然讨论度飙高,
很多新闻认为他正是因为此案环评在府方环评委员同意,
民间委员因抗议而缺席导致通过后,引咎辞职下台。
但实际上,这些“全部是推测”,我并不敢说绝对不是,
但是至少詹顺贵本人从来并没有明确指出是为此,
反而他的脸书上撰写的“辞职声明”中,只强调阶段任务完成,
以及不满意现在的环评制度。
结论:臆测他的去留原因,纵然批评居多,但部分是良性且有意义讨论,
然而剩余有极大部分是炒作,且某政党一堆政治人物臆测后转发新闻报导,
只能说台湾人没办法理性讨论事情,很大的原因是许多政治人物不分颜色的,
只想挑起民怨以求上位。
三、行政院长赖清德提出“停建深澳的条件是中油天然气第三接收站通过环评
(观塘案环评)”,是否为政治利益的算计?
深澳电厂的争议的确一直是新北选情的要角,尤其拍肚案vs党国杀手,
两边都有有力的武器可以攻击对方的情况下,
许多民众推导出“因为郑文灿选情稳,所以让他承受观塘环评案的冲击,
相较于让苏贞昌承受深澳电厂的冲击来得好”的结论并非没有道理,
但整理完新闻后,会发现做这种政治操作不合理,
原因是,“桃园市府其实对藻礁环境保护很严格”,好先打预防针,我台中人,
所以台北桃园选情与我无关,这只是期中报告颗颗,要嘘我党工就....QQ
会这样判断的原因是,如果桃园对于藻礁的保护很严格,
先引用官方数据“原本第三接受站预计填海造陆,达223公顷,但在折冲下,
限缩到十分之一的23公顷”、“藻礁污染源管制计画停工处分41次,裁罚2.35亿元”,
那就算中油第三接受站开始建,也不一定能稳定供电,更别说补深澳停建的缺口,
那将面临对选票最最最惨的“缺电”,就算过得了这次选举,下次也必然砸自己脚,
当然这样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单纯想过这次选举就好,但就算这样,
也是非常没有远见的政治操作。
结论:并不认为是政治算计,而只是单纯评估“空污”、“藻礁保育”的利弊得失,
但只要想发电,就不可能不牺牲其中一个。
四、桃园市长与市府针对此事的回应,是想卸责还是认真讨论的成分居多?
市府与市长的回应算是蛮一致的,但分两个面向,
其一为郑文灿说“马政府时期没人反对”这件事,
我认为是拉低自己格局且无助于事件讨论,毕竟这充其量只能说有心人士操作议题攻击,
但问题遇到了就要解决,不是说这是攻击就没意义。
其二为“中央大学调查以后,大潭有藻礁地形,但只有3%的活体藻礁,
希望配合国家能源政策,用十分之一的海岸地形,让国家能源可以转型。”
这部分基本上就是直接将此事的利弊提出,其后也补充将全程监督及监督的标准,
我认为这部分是认真讨论的态度,接下来就是价值抉择的问题了。
结论:桃园市长与市府的回应一部分是政治回应,但也有提出实质上的讨论供民众比较,
有利于议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