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可以检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是中华民
族引以为傲的成就之一。但因为造不出可探测地震的复原版,中国大陆去年已
把张衡发明地震仪的内容从历史课本删除。
中国大陆对张衡发明地动仪一向非常重视。1951年,考古学家王振铎根据后汉
书记载的短短 196 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复制出候风地动仪。
这个“复原模型”不但纳入历史课本,成为陆民耳熟能详的民族成就之一;中
国还于 1953 年特别为其发行邮票,并把“王版地动仪”视为对外文宣利器,
曾送到多国展览。
张衡发明地动仪也一直是台湾历史教科书必载内容。目前三民版高中一年级历
史课本第一册记载,张衡“造候风地动仪,能测知地震的方向和所在,是汉代
杰出的大科学家,可惜他的制作都已失传”。
华西都市报报导,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7年级上册中,
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已被删除。
报导指出,王振铎虽然根据古籍记载复原出了地动仪的模型,但因为模型内部
结构缺乏合理性,所以其龙口中的铜丸无法吐下来,也就是“无法检测地震”。
据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这个模型也毫无动静。
随着中国对此地动仪模型的宣传愈广,外国地震学家的质疑之声也不断冒出,
甚至因此怀疑张衡以及候风地动仪也是后人杜撰,根本不是真实的历史。
报导称,更让人尴尬的是,1988年,这个地动仪访问日本,中方解说员在向观
众讲解时,还手持一根木棍捅一下,龙口中的铜丸才会掉到下面蟾蜍的口中。
不仅是外国学者批判,在大陆的地震学界也有不少质疑。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
承义当面指出王振铎模型的原理错误并说:“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
报导指出,因为王振铎所造的地动仪模型一直非议不断,2003年,中国科学院
教授冯锐重启张衡地动仪探索证明之路,他召集的研究小组改采“悬垂摆原理”
打造。2009年9月 20 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新的地动仪模型与观众见面。
据报导,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按下按钮,观察在不同波型下地动仪的不同反应。
只有横波到来它才吐丸,其他来自纵波的震动,都无法使地动仪有任何反应。
这意味着,类似关门、汽车过境、巨大的炮声等都不会干扰到地动仪。
冯锐虽然复原出更有科学逻辑、更符合史料记载的地动仪模型,但是用他的话
来说,这也仅算“我们在当前这个时代对张衡的理解”。也就是说,证明张衡
地动仪的探索复原工作还有待努力。(编辑:杨升儒 / 翟思嘉)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81009017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