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外食小吃 医师、营养师全不吃
三立新闻网15 小时前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湾众多美食当中,又以各样夜市小吃闻名亚洲,但随着近年屡爆食安问题,许多业者为了
压低成本、或是为了延长保存期限、增加产品口感,开始使用非法原料、添加对人体有害的
化学成分,导致民众人心惶惶,而日前《微信─名医养生》,则替民众汇整了“6大经常使
用添加物的食物”,有助于民众辨别。
1.加工海鲜产品:
鱼丸、虾球、蟹肉棒等等的火锅类食材大多使用食用明胶、香精、色素、漂白剂等等添加物
,除此之外,加工的海鲜食品营养价值并不高。
2.人造奶油:
植物油经由“氢化”特殊处理后,可从液态变成固态,其外观、味道都类似天然奶油,而人
造奶油广泛应用在饼干、蛋糕、酥皮、奶精等食品上,许多医学报告中都指出,人造奶油会
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图/资料照
3.加工肉制品:
通常罐头这类加工后的肉制品,为了增添口感都会加入肥肉、淀粉,让其营养价值大大减低
,此外,火腿、香肠、腊肉在醃制的过程中,蛋白质会分解产生胺类物质,与食物本身的硝
酸盐结合后产生致癌物亚硝胺,经常吃恐易增加罹癌风险。
4.还原果汁:
市售果汁饮料大多仅含10%到20%的原汁,其余多以水、糖、人工香料、色素制作而成,营养
价值相当有限,还有可能导致肥胖。
5.蜜饯:
通常品质、卖相较差的水果,才会被拿来制成蜜饯,而大多蜜饯的制造过程,都是经过高浓
度的糖渍,使用65%以上的含糖溶液浸泡,再利用人工色素使外观看起来色彩饱和,然而经
过醃渍过程,水果中的维生素早已流失殆尽,不仅毫无营养,食用过多更导致肥胖、糖份摄
取过量。
6.便宜的浓汤:
许多餐厅常标榜“吃到饱”,并附上自助吧,看似划算,但有些餐厅为了节省成本,会使用
香料、浓缩高汤取代新鲜食材熬煮的汤品,吃多反而造成身体负担,有碍健康。
https://goo.gl/9ioP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