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eliosy (这一栏是要做啥用的)
2018-09-11 14:53:59谁能当第一个赚钱的电动机车!光阳柯胜峯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汇流新闻网记者蓝立晴、洪雅筠、胡照鑫、李盛雯/台北报导
台湾电动机车市场在光阳和Gogoro两大业者努力下,生机勃勃,前景看好;光阳董事长柯
胜峯最近接受一连串国际媒体专访时,一改过去沈稳低调的风格,透露他的下一步是“要
让光阳成为第一个会赚钱的电动机车”,短短一句话,看似简单,背后却是翻天覆地的产
业变革。究竟背负著家族传承使命的他,要如何带领老字号的光阳,在万物互联的时代,
打造第一个会赚钱的电动机车王国?
提到电动机车,消费者心中想到的第一品牌不是光阳就是Gogoro,到底谁是真正的台湾电
动机车王?有人说要看第三家业者,三阳(SYM)。
三阳8月加入电动机车大战,现正评估是要加入Gogoro或光阳阵营,或是自己发展出另一
套模式?这使得已经开打的电动机车大战,战况更加复杂。然而,无论是能源公司或是传
统机车业者,究竟要如何靠着电动机车获利?
电动车获利模式未明!光阳怎么赚钱?
台湾电动商用车联盟理事长陈仁达接受《CNEWS汇流新闻网》专访时指出,光阳和Gogoro
这两家公司虽在策略、充换电模式上,驶向完全不同的道路,但同样的是,这两间企业都
是“投入越多赔越多”。
放眼全球,电动车的“烧钱模式”以特斯拉(Tesla)最为知名,2017年特斯拉每小时烧
掉48万美元,当特斯拉陷入Model 3生产地狱时,情况更是惨烈,直到2018年下半年
Model 3量产上轨道,情况才稍微减缓。
回到台湾,以电动机车先行者Gogoro为例,2015年时获得18亿元国发基金及国内知名企业
家包括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等人投资,去(2017)年中又完成第三
轮融资取得90亿元资金,接着陆续发行40亿元无担保公司债,看似已在电动车大战正式开
打前期就已“站稳脚步”。
但事实并不然。Gogoro虽有大笔资金涌入、电动机车销量也快速成长,但新车销售毛利却
偏低、甚至有“赔钱卖”的情况,Gogoro执行长兼创办人陆学森便曾坦言,“从来不打算
卖车赚钱”。
相对地,光阳虽然准备已久,但在上市的速度上是“后发者”,今年才大举进入电动机车
市场,要如何获利,格外受到外界关注。柯胜峯几度被问到“光阳铜板价”时,解释了他
所规划的,要让光阳靠电动车获利的蓝图,与其说他想的是赚钱,不如说先做到“不亏钱
”。
柯胜峯举出日产Leaf电动车可在2018年可以开始赚钱为例,直指这是“非常大的突破”,
同时透露若光阳在明(2019)年做到6万台“是有赚钱的”,更重要的是──能追平
Gogoro 3年的成绩。
光阳新商业模式 要让电动机车不再是一件“亏本生意”
柯胜峯在接受《CNEWS汇流新闻网》专访时提到,他要让光阳成为“电动车的Game
Changer”,在台湾电动车市场近年几乎已被创立不到十年的Gogoro占去半壁江山的此时
,拥有光辉历史却也可能是另一种包袱的老牌子光阳,却敢宣告进军全新市场而且还要做
“电动车的Game Changer”,这勇气从何而来?
当光阳的电动车铜板价方案出炉时,复杂的方案让部分消费者大呼看不懂,也有人认为,
光阳是急于想与Gogoro分一杯羹,才急着推出电动机车;与Gogoro换电全然不同的充电模
式,对于已经被Gogoro早一步教育过的消费者来说也很陌生。
但时间会证明一切,光阳的每一步策略都经过无数的思考和抉择。细看光阳的定价方案与
充电模式,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商业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在消费者能接受的范
围内,让电动车不再是一件亏本生意。
柯胜峯曾指出,“换电模式”与生俱来会产生多余的成本,消费者往往得负担1人份以上
费用,而光阳月租299骑乘1,000公里,消费者只需一颗电池在家充电,并单单负担一天骑
乘的费用即可;若消费者某月有里程需求或出国游玩没有骑车,也不会有多的追加费用。
再加上光阳采取的模式是当消费者需要更换电池时,车厂才会查看里程纪录,因此一年
1.2万公里是不用另补费用的,此种从宽计算的模式,为的就是要减轻对价格敏感的二轮
车消费者的负担。
https://cnews.com.tw/002180906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