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看完原文, 一个号称给企业当顾问的博士生,
提出废除基本月薪的论调水平只能说太基本, 稍嫌扁平, 不够立体
基本工资的制度本身, 应该由市场供需机制来决定, 这个见解是对的
但还必须考虑在台湾现实面里, 中低阶劳动力的薪资议价能力是很差的
其关键原因, 是因为并没有很多职缺供您选择, 市场的水塘就这么大
跳槽选项有限的状况下, 同一职缺的需求少, 但相同劳动力的供给多, 这才造成薪资低落
这就牵涉到产业结构的问题, 而这背后,
就又是国土利用, 天然资源, 人口红利, 人口分配, 甚至教育体系的问题
环环相扣, 才造成一个难解大题
很多人都单看一个面, 但深邃的问题,
就不是简单的方法(废除基本月薪, 或其他单一解方)能解决,
你必须从多层面同时改动,
整体来看, 要做的明明很多, 浮出台面的却很少, 新闻只剩选举, 是台湾可悲之处
就以上述的薪资议价能力这一点来看, 我认为政府还是有可着力空间
例如政府是否可把在少子化过程中,
多出冗余的高等教育资源, 转换为高等职业训练?
让教育训练, 成为出社会缴税后, 能够再度升级自我能力的福利项目, 取得同等学历
让不论在职或无职的社会人士, 能够以低价或是免费的方式, 取得企业认同的技能履历
如此才能提升中低阶劳动力的薪资议价能力
许多中低阶劳动人口, 并不是不想自我提升, 而是他们错过了年轻充实基础知识的岁月
其后工作时数长, 身心俱疲下很难参加培训,
这让他们永远待在同一劳动力阶层, 无法升级
若政府只是想从需求方 (薪资提供) 着手,
不论是单纯提高基本工资, 或是废除基本工资制度
其实都会更严酷地, 让市场直接淘汰低端劳动力
多出来无所事事的失业人口, 就做着有一餐没一餐的不稳定工作,
好一点借钱做小生意, 坏一点铤而走险, 那也只是徒增其他社会成本
根本问题在体质, 台湾缺乏天然资源, 粮食与能源都靠交换取得
这让外销交换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此时内需, 就只是对外交换后的剩余产值在国内进行重新分配, 因为你没有本
那么 M型话就会更严重,
连做外销交换的公司, 也都不敢贸然扩张, 一人做三人的事变成常态
这就不是单纯老板贪心, 员工被压榨这么容易的事, 是做交换的必然结果
其实国土利用得好, 发展在地自主产业, 也是一个增加内需的方法
农业科技, 产销, 不都是在漠视下, 没有人干?
自给能源如核能, 从世界领先群变成落后群, 难道不可惜?
把国土有效切割, 做分项应用, 农业粮仓, 观光, 商业, 重工业, 高科技, 住宅
真做得好, 其实行行出状元, 怎么会赚不到钱?
而这些都是大题目, 就又不是一篇文章能说清说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