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万小弟 Wan Ah Boy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7-14 10:56:29
FB卦点说明:(繁体中文 20 个字)
朱姓成衣业者兼名嘴讲这件发言人名字这件事版上很多
来听点社会语言学专门的人的评论
收录如下
FB连结:https://goo.gl/pybKqK
FB内容:
台湾新上任的行政院发言人 Kolas Yotaka 出身阿美族,因为希望使用阿美语呈现她的名
字,而非汉语音译──谷辣斯·尤达卡──而遭到不知道在红什么的 #朱学恒 批评,讽
刺反正也不会有人记得她的名字,随朱姓宅神起舞的网友如群魔乱舞,让我看了更多的是
感到荒唐,而非难过。
  
非常需要厘清的概念有好几个,首先是“语言”与“文字”。
  
“#语言”和“#文字”是两个分离的概念,根据 Ethnologue(民族语言网),所举例的
7097个活着的语言中,有3188个语言没有文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身为语言的地位,因为
成为一个“语言”与否,“文字”从来不是构成要素。
  
“语言”通常指的是一种有限的符号系统,“有限”指的是文法有限、语音有限,但人类
使用这种有限的符号系统来表达无限多种可能的语意,并且语意的内涵可以超越时空,可
以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可以讨论未来,甚至可能可以谈论实际上不存在或没见过的事情
(比如谣言、传说、梦境)。
  
“文字”只是“语言”这种符号系统所“附身”的一种媒介,语言学称之为“#模态”(
modality),“语言”还有很多种模态可以附身,比如用嘴巴讲(如口语)、用手比划(
如手语)、用手摸(如盲人点字)。所以,“文字”只不过是众多种模态的其中一种管道
罢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而 Kolas Yotaka 的族语阿美语/邦查语(Amis/Pangcah)是Ethnologue 所列举中,有
发展出文字的那 3909 个语言之一,使用的文字是 Latin script(拉丁文字)。
  
我们因此来到了需要厘清的第二组概念──“文字”这种模态是怎么一回事?
  
语言学家 Philip Baker 曾试图帮助大家厘清“文字”下面两个相关的概念:#书写系统
(writing system; script)与 #正写法(orthography)。
  
“书写系统”是任何能够以文字呈现语言的工具;“正写法”指的则是特定语言习惯或提
议使用的书写系统。“正写法”通常涉及语言如何使用那个书写系统的一套惯例。
  
举例来说,这个世界上有的书写系统种类其实不多,根据某些原则可以分成五至六类,是
图像或拼音,拼音文字的话是只写子音、还是元音子音都写、或是元音变成小小的陪衬黏
在子音上……等等。
  
比较有名的书写系统像是日本人发明的假名、中国人发明的汉字、古罗马人发明的拉丁文
字、韩国人发明的谚文、印度人发明的天城文……等等。
  
我之所以加上“发明”两字,是为了强调纵使书写系统是由特定一个地方的人发明的,但
发明出来的文字并不专属于他们所有,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只要高兴都可以使用那种书
写系统来呈现自己的语言。
   
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我之所以把成衣业的英语写成 Clothing industry,是根据英语使用
“#拉丁书写系统”所订定的“英语正写法”。
  
大家现在看到我打的中文字,是根据中华民国使用“汉字书写系统”所订定的“标准汉语
正写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样也使用了“汉字书写系统”订定他们的“标准汉语正写
法”,只是我们的正写法长得不一样,但原则上我们使用了相同的书写系统。
  
同理,台湾的原住民族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不觉得他们有需要透过文字这种模态
来表达他们的语言,直到荷兰人治理台湾,传教士来台,为了传教也好,签约也好,这些
语言(比如西拉雅语),才开始选择要采用文字模态,而选用的就是欧洲人带进来的“拉
丁书写系统”,当时也就规范出一套阿美语应该如何使用拉丁书写系统的正写法,而这套
正写法会经过时间演变而改变,直到 2005 年原住民委员会召开会议确认各原住民族语的
正写法。
  
所以,Kolas Yotaka 不叫做她的英文名字,这就是她的阿美文名字,念法就是阿美语的
发音,就如同 Ma Ying-jeou 不是马英九的英文名字,只是一个以拉丁书写系统写成的中
文名字,念起来一样是ㄇㄚˇ ㄧㄥ ㄐㄧㄡˇ──题外话,下次外国人问你的中文名字
是什么,你可以写你的拉丁转写,然后念中文发音,不用自己转换成怪腔怪调的发音,也
可能不是要你写他看起来像符咒的汉字,除非他主动想知道或者你想解释字义。
  
原住民族在日本治理时期初期,户籍登记上,使用假名书写系统记载自己的名字,并且是
使用书写外来语为主的片假名,到了后期,更改为“和名”,就与原本的族语名没有关系
;战后汉人再次掌权,原住民改为“汉名”,但依然与原本的名字没有关系──就像汉人
的汉名(如蔡依林)和英语名(Jolin)一样无关──到了 1995 年,修改《姓名条例》
,原住民族才得以采用汉字书写系统来书写他们的族语名字。2000年,政府再开放原住民
族可以罗马书写系统登记族名之原文,也就是原住民族最早开始采用文字这种东西时,选
用的那套书写系统。
  
当然你可以认为,既然书写系统百百种,也没有好坏之分,为何原住民族不愿意以汉字书
写系统来表记他们的族语名字?
  
这边我们要进入第三组概念的厘清:“#正写法”(orthography)与“#读写实践”(
literacy practice)。
  
我们在讨论“正写法”时,基本上是不管人的感受的,单纯讨论如何将原料(书写系统)
变成一套设计(正写法),以及这套设计(正写法)是否能完整表达客户需要表达的概念
(语言)。
  
在正写法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汉字书写系统本身并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
logography),大部分汉字的发明,当时就不是为了表达语音而设计的,而许多汉字本身
是自带语意的,不像拉丁字母本身没有任何意思。换言之, “Kolas” 写成“谷辣斯”
的时候,不免会想到是在“辣”什么?
  
再加上,我们目前采用的汉字系统所表记的发音是国语(华语)的发音,也就是说,我们
基本上是用了设计给别的客户的设计产品,来将就地要原住民用,还改变了原住民族作为
一个客户,所要求的设计概念(原住民族语),明明Kolas的s就是念一声轻轻的s,结果
这个设计产品硬生生更改客户委托的设计概念,从s变成自带元音的ㄙ。
  
况且,台湾也从来没有像中国那样推出过《少数民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范基本原则》,
所以汉字书写系统基本上从来没有成为过原住民族语的正写法。
  
所以从“正写法”来看,在这个“设计委托案”里,汉字书写系统本身就不是什么可以交
差给客户的好设计。
  
我们再看得多一点,就会发现相关的讨论还牵涉了“读写实践”(literacy practice)
,“读写实践”这个概念则讨论了人的感受,人如何理解正写法或书写系统,也就是,推
出来的设计产品(正写法)或原料(书写系统),先不论是否能妥切表达客户要的设计概
念,客户到底喜不喜欢?感觉如何?如果客户本身有蚕豆症,就算你觉得他所希望尝到的
料理,用蚕豆入菜非常适合,那你也不能用。
  
原住民族在福尔摩沙这个岛上,从历史事实来看,的确就是被大批外来的汉人所剥夺了他
们的土地,相较之下,欧洲人的出现在他们的集体历史记忆中,并没有像汉人那样令原住
民族流离失所,况且眼睁睁的看见的,当前的政权就是一个汉人主导的政权、汉人撰写的
法律、汉人为中心的语言政策,你要他们如何想要把他们最能彰显文化身分认同的语言,
托付给这个汉人发明的书写系统?
  
“读写实践”认为语言使用者使用一种正写法或书写系统,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既然
是社会实践,就不可能脱离历史、社会与政治中的权力关系,如同一个活在科索沃的人─
─从塞尔维亚独立出来的科索沃──是要用Kosovo(塞尔维亚语)还是Kosova(阿尔巴尼
亚语)来指称自己的国家,本身就是高度政治的,你等于是在选边站,若要保持中立,你
就得写成[email protected]。
  
一个原住民族人进入这个汉人主导的政权体制中,希望大家使用她的名字,这个根据拉丁
书写系统而来的阿美语正写法写成的──“真正的名字”──本身当然是政治的,但作为
眼睛雪亮的人,我们应当要知道这个读写实践所牵涉的政治,并不是蓝绿之间的两岸政治
,而是原住民族与汉人之间的族群政治,在了解到这层严肃的族群关系后,我们才能知道
朱姓名嘴到底是在拿什么议题来成就他自身──我必须说──那令人作呕的知名度。
※ 脸书爆卦请用FB当标题,并附上20繁体中文说明卦点,违者水桶一个月。
※ 注意!滥用FB爆卦视同闹板文处理。
※ 记得要附上来源网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