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zcb2008 (\可爱即是正义/™)》之铭言:
: 台湾酱油厂百百种
: 有很贵的比方什么油伯的
豆油伯就豆油伯,黑豆桑就黑豆桑
: 还是台中很难吃的
: 丰原产的酱油
: 云林黑龙、瑞春都不错
都是老厂
: 现在还有一堆号称天然酿造的
: 林北拿起来摇晃气泡也不够绵密
为何气泡密是判断方法?
胺基酸多是会造成气泡密的因素之一
但何不试试看化学酱油也是密的靠北。
至于到底要多密才是基准?多久不消泡才准?
这种判定方式根本天方夜谭,何不直接看标示还比较实在。
酱油浓度看有没有标示更清楚,目前仅能相信此法而已。
台南后壁的永兴,也都是存酿,也包你摇不出什么泡沫。
: 尝起来很多也只是死咸
酱油酿造本身就是高盐度,会很咸是正常,
到死咸是何种地步,哪就要看酿的程度。
一般家里汤品,盐度3.5%-5%已经会让你觉得到非常死咸了。更别说即便是需要低于12%的
薄盐酱油。
你尝到甜甜的酱油,哪都是后续添加大量的糖在里头,味觉上才不至于感到这么死咸。
敢卖这样的酱厂已经不多,能买到纯酿浓度又咸的就要偷笑了。
原汁稀释过后,把盐度降低再加糖,不仅数量翻倍,价格差异不大、大家也能接受就是双
赢。
要不去翻看看后面营养标示糖的部分,看看每分含量与100ml含量,换算下来一堆至少破2
0%以上,都快比原来酿造时加的糖还多了。
: 没有豆子的香气
香气还是要看很多层面的。
: 到底哪一只酱油才是酱油界
: 可以称霸的酱油王
: 分别来谈
: 豆清酱油
: 豆麦酱油
: 壶底酱油
: 全豆酱油
台湾酱油名称非常多种,规范不离哪几样,甚至制定的有点宽了。
豆清定义是什么?豆麦?壶底真的沉于壶底吗?
: 一般酱油很多都是黑豆酿造
: 青仁黑豆很少
因为青仁黑豆甚至到满州小黑豆原生种,
蛋白质含量都非常低,有些低到连豆腐都点不起来。
: 黄豆酱油也不多
金兰、龟甲万、万家乡这几家全部都是以黄豆为主题的。
: 至于那种标榜非基改没特色的
多数要标榜非基改是相对于大部分都用基改或是基改豆粕(高蛋白豆片)做成的。
为何要着重标示?因为从豆粕、豆片、到基改丸大豆、非基改丸大豆、国产丸大豆、国产
有机丸大豆、价格从每台斤各位数到三位数的都有。
多数会这么做就是消费者多半不懂,也不一定想懂,不标示特别一点很难引起注意。
: 就不用讨论了
: 如果硬要挑一只酱油的霸主
: 是谁呢?
好吃就好,即便是真霸主,也不一定很多人能接受,否则日本每年农林水产大臣奖的酱油
,在多款酱油(添加或含化学酱油)的盲测下每次都是敬陪末座了。
结论:添加的最好吃啦,屌打一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