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
“外婆”是方言、喊“姥姥”才正统? 上海人气炸
https://i.imgur.com/pueIP1Q.jpg
妈妈的母亲可被称为外婆、姥姥或是阿嬷,但最近上海人很生气的是,被大部分人接受的
“外婆”称呼,竟然被教科书说是方言,而“姥姥”才是普通话。
让大陆网友陷入“外婆”还是“姥姥”迷思的,是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
碗花》的课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姥姥”。有网友晒出女儿7年前的课本,
那时候还是“外婆”,并没有做改动。还有网友补充道,同一本教材的第6课《马鸣加的
新书包》,也全部用的“姥姥”这一表述。
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回复的文件,发现上海教委认为,“姥姥”
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不过,有网友查考《史记》、《汉书》,
当中写到母系,也是表述为“外家”。而古书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姥姥”这种表述。有
方言专家表示,“外公、外婆”学术层面上不算方言;没必要刻意改动。
《北京方言词典》对“姥姥”的名词解释:“一是儿童称老年妇女,如刘姥姥;二是反驳
词,相当于‘哼’‘胡说’,如‘给他?姥姥!’这是从满语longlongseme演变而来的,
今天京骂中的‘姥姥’即是此谓;三是用于坚决反对,有‘任何人’的意思,如‘姥姥来
了我也不给’;四是指外婆。”
大陆媒体也驳斥上海小学语文课文这种改动,认为如果从语义上分析,“外婆”可能比“
姥姥”更能清晰地表达当事人的身份。比如,内亲和外戚是不同的,内是同姓,外是不同
姓,内是父族,外是母族。“外婆”的“外”,就是准确地表明了身份。
有网友指,“外婆还是姥姥原本不是问题,但刻意把‘外婆’改成‘姥姥’,我觉得最大
的问题在于任意更改已经定稿的文字,为了符合一种政治正确。而这种修改展现的是一种
文化霸权,抹杀多元。” ?
涉事的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发表声明,指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
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而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让小学二年级学生,
认读“外”、“婆”、“姥”3个字。出版社表示,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
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今后将加强关注
。(大陆中心/综合外电报导)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22/137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