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slandape (今宵是飘逸的游戏废人)》之铭言:
: 提供一个当地人的说法,不一定完全精确。
: 大家都知道万华地区长年聚集大量街友(当然出名的还有黑道和性工作者)。
: 现在万华地区、龙山寺附近的街友其实许多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从双北的其他地方“慕
名
: 来”的。
: 因为在这里常常有围绕在龙山寺附近举办的慈善救济、提供街友食物之类。
: 于是大家互通消息,就长久下来艋舺就聚集更多街友了。
: 好,那么最初最古老的街友从哪里来呢?
: 故事要从清代说起。
: 艋舺港尚未淤塞之前,是北台湾最大最繁荣的港口,其重要性与经济价值甚至成为民间
武
: 械斗争夺的目标(顶下郊拼)。
: 由于其优秀的航运功能,自然而然聚集大量船运工作的从业人员。
: 尤其是船员、水手、码头工人,这种需要重度劳力的工作。
: 他们许多可能都没有家庭、没有教育(清代台湾是想受什么教育),他们以纯粹的劳力
工
: 换取温饱。
: 他们出海入港,赚来的钱也都花在赌场妓院里面(对,我们刚刚说到黑道和性工作者)
。
: 当他们老了,没有储蓄、没有家庭,长年累月的劳动工作伤害到老了累积成疾病,身体
出
: 问题......
: 于是他们流落在艋舺港边的街头。
: 这些曾经亲手缔造北台湾辉煌贸易的劳动者,就是后来最初的街友。
:
嘻嘻
接着到日治时期
有位台北工业学校毕业(今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在总督府上班的 职员
1919年奉命去调查万华.艋舺的乞丐游民
不查还好,一查...... 么寿,爆多的咧QQ
尤其龙山寺那~~
然后这仁兄在大正12年(1923年)
因恻隐之心下散尽个人家财及跟亲族借款
买了艋舺的地创办了间收容乞丐的机构
后续还辞掉原本的工作,专心在收容机构
当然在机构内乞丐游民有得吃,有免费医疗,有理发有洗澡
而他教导乞丐们读书认字、养猪种菜、编笠制鞋,学习过著自给自足的生活
(太平洋战争时此机构收容的人还多到2百多位)
当时的善行
也让台北街头上某时间都见不到的乞丐的
这仁兄也获得日本宫内省天皇昭见过
只是好人不长命
施干于1944年脑溢血过世QQ
当然机构没就此灭绝
他的第二任妻子-清水照子
仰慕其善行而来台的一位日本人富家女
在其去世后担起机构的经营重担......
此机构为如今的台北市私立爱爱院